我打算与新教育​这样“纠缠”——对李镇西老师“闪电讲话”的学习与思考​

我打算与新教育这样“纠缠”

——对李镇西老师“闪电讲话”的学习与思考

(2021020)

1月18日上午,李镇西老师在爱研会微信群里发表了“闪电讲话”(文字)——姑且化用爱研会第九届年会(昆明)上的“闪电演讲”一词。
李老师讲话的内容并不多,但传递的信息非常足,也非常重要,对爱研会的创建初衷、管理要求、运作期待、发展方向,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等都有明确的表达。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创建初衷:没有任何功利,专注教师成长。
(2)管理要求:严格管理,让爱研会更规范,更有凝聚力。
(3)个体期待:
①每个人必须主动成长;
②每位爱研会会员都必须以新教育理念统帅自己的行动,至少选择“新教育十大行动”中的一项进行实践。所有爱研会的人,都要明确(申报):你怎么做新教育?
(4)情感态度:
①对自己的要求——增加参与度;
②对情感的表达——“我把你们都当做我的学生,我非常非常爱你们!”
(5)发展规划:
①准备在全国物色100个新教育榜样教师,条件是在做新教育的过程中,能做,善写,会说;
②组成讲师团,全国各地演讲新教育,然后为他们出书。
从讲话内容不难看出,对于爱研会,李老师充满了感情,也充满了期待;对爱研会的未来发展,李老师已经构建起了初步模型。
弓已拉开,就要射出有力的一箭!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将如何借此东风,扬帆起航?
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全面学习,重点突破。
  所谓“全面学习”,是全方位学习和领悟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新教育两大整合课程

一是新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珍惜人的生命,还要珍惜动物植物的生命;
第二是热爱生活——生命是在生活中展开,教育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多才多艺,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陶冶情操,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第三是成就人生,也就是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最高端的自我实现。

二是新公民教育课程。

新公民教育以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的现实教育,突破和超越传统的德育教材和政治教材,充分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充分突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充分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和参与意识,并以强烈的时代感、高度的前瞻性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中国公民教育探索一条新路。

(2)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教师该如何行走?应该按照朱永新老师所提倡的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来行走。
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所谓“状态”应该指啥呢?个人以为,一个是身体状态,另一个更重要的是精神状态。
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学校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是践行新教育“十大行动”。
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应该是什么样的“科研范式”?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倡导的是行动的研究,倡导的是校本的研究。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关注师生的生存状态。
(3)新教育的五大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4)新教育九大教育定律

教育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

教育定律之二——说你行你就行。
教育定律之三——体罚近乎无能。
教育定律之四——读书改变人生。
教育定律之五——课堂属于学生。
教育定律之六——性格主宰命运。
教育定律之七——特色就是卓越。
教育定律之八——理想创造辉煌。
教育定律之九——爱心产生奇迹。
(5)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

二是师生共写随笔。
三是聆听窗外的声音: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
四是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是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六是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教师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
七是缔造完美教室:其旨在于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人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八是推进每月一事。
九是研发卓越课程。
十是家校合作共建。
先介绍这五部分吧。
是不是非常系统,非常前沿?
其实,这只是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内容——新教育可谓博大精深呀!
所以说新教育实践,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铺开,应该寻求“重点突破”。
所谓“重点突破”,是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内容先做起来,在做中学,在做中悟。
我准备选择“十大行动”中的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构筑理想课堂”。
我现在已经离开课堂一线,如何践行这一“行动”呢?
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备课。按照新教育理念每周备好一节课,在公众号上贴出,与老师们交流。
二是听课。创造机会深入课堂,以新教育理念进行评析,促进老师们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是上课。创造机会走进课堂,将自己的备课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
四是分享。到兄弟学校交流的时候,多分享自己的“理想课堂”,在新教育理想课堂推广方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二项是“家校合作共建”。
本项内容的落实措施如下:
一是利用“咨询家庭”的资源,通过家访、书信等形式输出新教育家校合作理念,促进家校沟通与融合。
二是利用课题研究的便利,将新教育家校合作理念融入课题研究之中。我现在正在进行“家庭品格教育”课题研究,在后半程课题研究过程中要融入新教育“家校合作”理念(具体方案正在拟定之中)。
在1月17日贴出的文章(链接:《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距离只有“五个一”》)中,我在总结听蒋自立老师报告的收获时曾提到“纠缠”一词。现在,我打算与新教育这样“纠缠”,不知是否恰当,请老师们指正!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