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尽泄天机的武术典籍

“吾人体腔之中有横隔膜一分体腔为胸腹两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然横隔膜为肌肉质,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如横隔膜收缩,则减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积增大。此时肺脏藉自己之弹力向下膨胀,肺内之容量必大,则吸入之气体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气之摄入量及碳气之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于是促进血液之循环,而得良好之营养。    因横隔膜之下降以压腹腔之内脏,内脏既受压迫则必压迫腹壁,腰腹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紧张而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之位置。此时,内脏之压力遂向下面沉于小腹。在小腹上,此种压力所及之点,实合于重心之垂直线上,身体因之而安定平衡也无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则所谓气沉丹田者,实为横隔膜之收缩作用,使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也。又腹内之压力既增,则内脏中之血液必从腹内向四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且腹腔内脏因互相挤压位置安定,当进退旋转之际,庶不至受若何震荡,则心神安定。至于腰腹肌肉用力而发达亦理之当然。气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则横隔膜之收缩厥功甚伟。”读到此处,世上那些所谓的关于气沉丹田的理论,是真是伪,读者自然就明白了--原来气沉丹田是有生理指标的。
  还有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后发先至”的问题。韩师亦说得相当明白:
  “反射作用。有时感觉器官所受之刺激,虽可藉知觉神经而传于脊髓,但并不报告于大脑,脊髓乃直接激动运动神经而达于肌肉,使其收缩,是谓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并不报告于脑髓,且此种动作又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实较随意作用更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运动于生命之存在甚关重要,须臾缺乏即有性命之忧。反射作用实为应付或避免极危迫事件之一种最敏捷运动也。如闪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觉眼睑自闭,针刺指端,未觉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击中后发先至之手法即为反射作用。所谓“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击中敌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实未到我身时,我无意中即行退避。避敌之实而蹈敌之虚,发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话到此处,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后发先至”的问题已不必再论。
    似此等之论述,我想古今所有在人世留有文字的武术大家,没有一个人能与韩师的论述相比美。真可谓天机泄尽。
    再次是韩师的语言优美。我认为在所有武术典籍中这是最为优美的文字。这倒不是本人有意推崇,而是文中有韩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据保定韩师的门人所传,凡是受过韩师教授的人,无有对韩师之人品多有赞誉。韩师不仅是当时的武术大家,而且亦为诲人不倦的名师。笔者每于夜深人静之时,手捧一卷老人家的著作,细细品读,就好像与一位智者在灯下谈心,他的理论如春雨点点滴滴向心田渗透。读其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韩师悲天悯人的博大襟怀,时至今日,他独到的见解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辉。

附:原文《技击术与生理学之关系》

原著  韩超群 编者 阎君
    言传拳勇,史详技击,国术之由来久矣。国术者,强健身心之捷径也,为我先哲特创刀枪之技能、方法途径,别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技击之神通,远非他邦所能企及。总理(编者注:即孙中山先生)曰:“无论个人、团体或国家,有自卫能力,方能生存。”是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吾国称雄于环宇五千年,降及近世以国民忽视体育,缺乏训练遂失其竞争之自卫,国势日微,国境日蹙。乃有志之士奋臂疾呼,努力国术救国运动,上下响应,举国景(编者注:景为影的假借字从)。行见民族体魄日趋康健,自卫能力益有进境,国势转弱为强,可而立待也。
    近以国术之提倡日亟,而国术科学文化之声浪日高,一般人以为使此术在国民体育上,占有坚固不拔之地位,应使受科学之考验,庶于推广乃能增大其效率。夫国术本身并无缺点,然传授不得其法,则弊害立见。
    一.关于姿势方面
    甲:头项。拳谱云:头要顶,项要钩,乃使头项正直之要诀也。练拳之时,头部不宜前倾,亦不许后仰,唯恐其前倾,故使项用力,若有向后钩住之意,非真向后钩也。唯恐其后仰,故头有向前顶住之意,非真向前顶也。盖以头部为全身之首脑,颅骨之中有脑髓存在。脑髓者,精神最高之府也,故头项之姿势如何,其影响于脑髓者甚大,彼摇头晃脑之弊端,皆由头不知顶,项不知钩所养成也。又颜面上部,两眼在焉,眼之视线要平,须看前手,上视与下视难见呆笨不灵,精神死板。如头正项直,两眼自能平视矣。按生理学言,头之所以前倾,因颈前部之肌肉过用力收缩所致。头之所以后仰,因颈后部之肌肉过用力所致。夫头颅骨本与第一颈椎相关(为一种杵臼关节)以其易为俯仰之运动,在练拳之时,因局部用力,头部不偏重前倾者(前倾者较多),必偏重于后仰。然欲使其既不前倾又不后仰,为平衡地置于颈椎之上,要非使颈前肌与颈后肌一齐收缩为相反的作用不可。此所谓肌肉之拮抗作用,即头顶项钩之意,极合于物理学上第一种杠杆作用之原理也。
    然拳术上有所谓“左顾右盼”者,即头项之运动可以左右回转。考头部回转之原因,乃基于胸锁乳肌之伸缩作用。及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的枢轴关节,原夫第一颈椎仅有脊髓弧,并无椎体,令首便于低昂。而第二颈椎上方有一齿状突起嵌入第一颈椎,令首便于左右。胸锁乳突肌跨于颈前及侧面,起自胸骨与锁骨,止于颞骨及枕骨,当一侧作用时,能使头部回转。故左侧者收缩,则头左转,视线随而左,是为左顾。如右侧者收缩,则头右回,视线亦随之右,是为右盼。夫攻人之术,妙在指左打右,声前击后,务使虚实进退变化莫测。以此制敌,必操胜算。是以头颈回转之运用实刻不容缓也。
    吾人内耳之三半规管,专司保护头部之位置,维持身体之均衡。因三半规管内之淋巴液当头部运动时,亦随之流动,而刺激管内感觉细胞。该细胞受刺激亦随流动之方向产生相同之感觉。故身体各种不当之姿势,必影响于头部。头部受此影响必反影响于身体。故人对于头部岂可不加意乎?
    乙:躯干。“身法不可前栽后仰,左歪右斜”。此身体端正之姿势也。然练拳者每犯腆胸、凸腹、伛背、拱腰诸弊。凡物体之重心低降,且其垂直线在支持面之中心者,恒较安定。吾人平时全体之重心实在胸部,重心既高,稍受外力之撞击,极易跌蹶。练拳时架式一站,躯干端正,重心自能降低,身体无论进退转动必安稳自若。彼腆胸抽腹者,每使臀部掀起,胸廓前移,是以重心提高,气浮于上。如与敌角,跌蹶必然。至于凸其腹而伛其背者,皆足使体腔内脏或受重力之压迫,或变自然之位置,习之既久则遗害无穷。不可不慎也。
    然欲达身体姿势端正之目的,须赖躯干上下前后左右之肌肉收缩,互相牵制以保持平匀,更须赖肌感与触神经纠正之。久之自能养成良好之习惯。夫躯干为全身之基础,腰腹为发力之枢纽,躯干端正,腰腹乃能充实,再使意力由脊背达于肩而下止于胯,由肩胯运至四肢,而达梢节,此所谓“拳打通臂之力”,又谓“肩摧肘,肘摧手,胯摧膝,膝摧足”者是也。拳术动作之目的,在谋全体肌肉一致之发达,故每动作,全体肌肉即同时为协和之伸缩,四肢百骸即同时为联络之运动,彼不正当及矫枉过正之姿势皆由专注意局部用力之所致也。
    丙:腿足。腿与足为支持体重,并为移动位置之工具。故其姿势之确否大有考究之必要。形意拳中之步法,前脚之足尖向前,而后足跟应与前足尖在一直线上,更使后足尖向外,务与前足所引之直线成45--60度,则支持面成三角形。然后,屈膝关节,使成所谓鸡腿之形势。如此则重心必低,且由重心所引之垂直线落于支持面之中央,其为安定平衡,不易跌蹶也明矣。且此种步法因与自然之步相合,钻进反转极为灵便,拳术中名之为“行步”不亦宜乎?须注意之事即“合膝”、“裹胯”二则。在大腿上之缝匠肌,由大腿前之上外方跨于下内方,起自腓骨而附于胫骨之内侧结节。其收缩时可以内旋下腿,拳术中之所谓“合膝”即为两缝匠肌之作用。两膝若有相合之意胯亦自能裹住,足亦自能扣住。所谓“足扣”即两足内缘里扣之意,脚心有上提之势,庶乎趾能抓地,足乃穹窿,令足仍保持其弹力,俾为捷迅之动作,不易震动受伤,且进退亦显轻妙也。
    二.关于呼吸方面
    甲:舌顶上颚。人之舌下有两奇穴,曰金津、玉液。是为分泌唾液之穴窍。人果能舌顶上颚,唾腺受舌之牵制,唾液分泌量必然增加。唾液乃人体之精微物质,为历代修道之人所重视,丹家名下咽唾液为“金液还丹”。人身得此“金液”之浇灌,行功日久,则衰返壮,老返童矣。且因舌之向上方运动,使喉门盖(即会厌软骨)开张,空气则自由出入于声门,呼吸气顺,胸内必感清快,无闷闭之虞矣。
    乙:垂胸扣肩。练拳之时,若过分用力,两肩必然高耸,胸廊上提,则气力浮而重心高,有碍于身体之安定矣。欲去此弊,务使胸廓下垂,两肩下扣。然肩之扣也,不宜向前,前扣久则成伛偻之姿势;亦不宜过用力向下,过用力向下则压迫胸廓,令人呼吸不畅。二者均使肋骨活动失灵,胸围缩小,阻碍胸部之发达,且肺脏亦受其压迫,气之不舒,莫此为甚。吾人于此应知所警惕,是胸之下垂,肩之下扣,要取乎自然而已。
    丙:气沉丹田。吾人体腔之中有横隔膜一分体腔为胸腹两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然横隔膜为肌肉质,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如横隔膜收缩,则减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积增大。此时肺脏藉自己之弹力向下膨胀,肺内之容量必大,则吸入之气体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气之摄入量及碳气之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于是促进血液之循环,而得良好之营养。
    因横隔膜之下降以压腹腔之内脏,内脏既受压迫则必压迫腹壁,腰腹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紧张而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之位置。此时,内脏之压力遂向下面沉于小腹。在小腹上,此种压力所及之点,实合于重心之垂直线上,身体因之而安定平衡也无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则所谓气沉丹田者,实为横隔膜之收缩作用,使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也。又腹内之压力既增,则内脏中之血液必从腹内向四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且腹腔内脏因互相挤压位置安定,当进退旋转之际,庶不至受若何震荡,则心神安定。至于腰腹肌肉用力而发达亦理之当然。气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则横隔膜之收缩厥功甚伟。至于技击中之腹打(以腹打人)乃藉横隔膜收缩时所生腹脏压力之应用耳。
    三.关于神经方面
    甲:随意作用。凡分布于感觉器官之神经末梢受有刺激,于是感觉神经先将此种刺激传之于脊髓上,于是脑爰生知觉。脑髓乃发命令,传于脊髓,从运动神经面及于肌肉,使之收缩。此种运动乃受脑之命令而起者,谓之随意作用。在技击术中所谓“心意”即指脑髓所发之命令而言。吾人对于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及皮肤之所触,欲为相当之动作,加之适当之处理时,必须使脑髓所发命令,迅速传达,而肌肉之收缩乃能灵敏。所谓意动即一动浑身俱动,意止即一静浑身俱静者是也。然各种动作,如有适宜,有藉肌肉或关节之感觉传之大脑,而大脑即命令运动神经以纠正之。习拳时步法、手法及姿势,有赖于肌感觉及运动神经之纠正者甚多,拳术中所谓运气,其实是运力,所谓运力毋宁谓为运意。而所谓运意即藉运动神经,以传达大脑之命令使肌肉以为运动耳。
    乙:反射作用。有时感觉器官所受之刺激,虽可藉知觉神经而传于脊髓,但并不报告于大脑,脊髓乃直接激动运动神经而达于肌肉,使其收缩,是谓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并不报告于脑髓,且此种动作又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实较随意作用更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运动于生命之存在甚关重要,须臾缺乏即有性命之忧。反射作用实为应付或避免极危迫事件之一种最敏捷运动也。如闪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觉眼睑自闭,针刺指端,未觉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击中后发先至之手法即为反射作用。所谓“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击中敌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实未到我身时,我无意中即行退避。避敌之实而蹈敌之虚,发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
    然技击术中,各种激神的作用(即反射作用)皆由渐习而成。凡随意之运动都能为反射作用,即纯粹之有意运动若反复久习之,即无庸意志之管辖。故初学时,关于各种姿势及动作,因出于勉强总觉艰苦,所费之精神既多,故脑力愈用而愈灵。不稍间断,努力锻炼,积久自化难为易,肌肉愈用而愈活,兴趣必日渐浓厚,终成反射作用,是为习惯成自然,而无所用其精神,脑力可赖以休养。拳谱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云:“拳打激神,遍身是法。”斯之谓欤。
    观于以上所论数端,则技击一道,实有生理学之根据。诚足以使姿势正确、体格健全、气力充实而心机灵敏。得自卫之能力,乃有奋斗之勇气;养浩然正气,乃有大无畏之精神。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制敌,何敌不摧?强种救国,实出于此。然所以能达到奥妙无穷之境地,而得最大之收获者,决非偶然。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人应知所适从而加勉矣。

(0)

相关推荐

  • 运动健身上官:吐纳可以调理气血

    吐纳修炼要点 吐纳,吐故纳新之意,是一种锻炼肺的方法:中医认为肺主气,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气足了又可化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气血津液,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 ...

  • 太极拳的核心基础—意气

          说起太极拳的内修,不能不谈到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生命活力体的导引源--经络和内气.医学中经络学说的发现和应用,主要依赖于武功修行者的练功感悟,他们察觉气机推动血液流动时所产生的精神愉悦 ...

  • 一部泄尽天机的武术典籍

    言传拳勇,史详技击,国术之由来久矣.国术者,强健身心之捷径也,为我先哲特创刀枪之技能.方法途径,别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技击之神通,远非他邦所能企及. 总理(编者注:即孙中山先生)曰 ...

  • 流传千年! 神算诸葛亮马前定乾坤,翻天手印诀法泄天机!

    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展示的则是诸葛亮演算马前十四课所用的翻天手印诀法.话不多说,马上进入今天的主题. 诸葛亮推演马前课所用之法世称"小六壬",为古代汉族常用的玄学占卜法之一(经常在电 ...

  • 段仕伟风水师《泄天机-步龙认格歌》

    步龙认格歌 观山定把龙为本,吉凶方有准.世人论砂不论龙,正坐渺茫中. 大抵真龙必有格,穴后好寻索.便来穴后现真形,应似谷中声. 穴后星辰如不出,脉上要寻觅.只从脉上认峦头,莫向两傍求. 两傍见格纵好看 ...

  • 仙翁泄天机:真正的高人,在为人处世中,会有以下这三个特点

    仙翁泄天机:真正的高人,在为人处世中,会有以下这三个特点 一.他能够一眼看穿对方的段位 当你和一个真正的高人沟通的时候,他一眼就能看穿你.因为人与人之间认知段位的悬殊,就像隐藏在内心的海拔,难以逾越. ...

  • 八字十神泄天机

    [一,八字十神要意] 1.官杀. 官杀星所代表的是职务.地位与权力:还代表官匪.官司.疾病.桃色事件.七杀还有其它的含义,如可表示有心计.严格.多能.脾气不好等.大干七杀在特定时候可表示名声,地支七杀 ...

  • 面相泄天机

    ​面相泄天机 童男童女诀 凡男女未破身者,皆眼头嫩青,眼睛澄澈.女不露齿,男眉毛紧贴皮肉.若初破身则眉头变红黄,久则黄黑:女子语前须露齿,男子眉毛竖起不贴皮也. 面相断父母存亡和睦否 凡看面相定父母存 ...

  • 鸳鸯女谮语泄天机,绛珠仙泪尽抛全生(吴氏石头记97-98回)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后二十八回 作者:吴梅村 (今日两章,若17000字) 第九十七回:鸳鸯女谮语泄天机,绛珠仙泪尽抛全生 [批语:此回只叫人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情愿没有此回,批书人也少些眼泪.] ...

  • 泄天机放水法

    定方位 宅墓前干流水,谓之元辰水,最关祸福,或陡泻.或直出.或流入凶位,灾祸立见.术家有法折之,宅水先于中堂前檐滴水处,用十字木星局,见卦例部,加坐向.墓水于茔前取第二级下,作兜金,即半月池,于中用十 ...

  • 堪舆文化定穴真诀:廖公泄天机中的定穴法,风水定穴法点穴论

    在堪舆地理中俗话说:上山容易,点地难!点地容易,证穴难!古代先贤经典着作中的证穴方法大致有几点:朝山证穴.水势证穴.明堂证穴.十道天心证穴.龙虎证穴.鬼乐证穴.分合证穴----等等.但这些证穴法只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