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有一种过人谋略,改变思想,人生才会真正发生变化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言简意赅,读懂的人,一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境界;二可以活学活用,运用到为人处世。

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真正在生活中实践老子这句话,运用这个方法,就会成为一种过人的谋略,和成事的技巧。

想要夺取一样东西,就先给与一样东西。

以前读过一个故事:

西方有位老人,家门口有一块绿色草地,每天傍晚都会有孩子来踢足球,非常吵闹。老人想让他们离开,于是想出一个好办法。

第一天,给踢球的孩子,每人发1美金,孩子踢完球,就可以去买饮料喝;第二天,孩子来踢球,老人又给每个孩子发1美金。连续发7天,老人就不发了。

孩子习惯老人每次都给1美金,第8天,没拿到钱,孩子以为老人忘记。

第9天,孩子又来踢球,还是没拿到钱,开始感到失望。

第10天,孩子又来踢球,老人还是没发钱,孩子就死了这条心,再也不来这里踢球。

西方的这位老人,没学过《道德经》,但也是一位大智者,这个案例,刚好印证老子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工作、生活中,有些时候直接拒绝,可能会引起矛盾冲突,学会用技巧,那么就能自然而然,把事情解决。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随时随地,都可以用。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运用这条技巧。

我养有一只狗,后来又捡回一只流浪狗,一起养。流浪狗可能在外面饿怕了,留下后遗症,吃东西总是不知道饱。

为控制它的饮食,戒掉它的心理后遗症,我想出一招:前面半个月,每天都是肉骨头搭配狗粮,狗子吃得香喷喷,很开心;后面半个月开始,我只喂它狗粮,把肉去掉。

果然,狗子的食欲就下降了,饭量大减。

用这个方法,轻轻松松地治愈狗子的“贪吃贪喝”应激心理,现在饮食已经恢复正常。

很多事情,我们不要强硬去做,多使用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地把事情做好,而且是皆大欢喜。

是它自己不愿意吃的,不是我强制不给它吃。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运用诀窍,是先给对方好东西。

人的心理是:只能进,不能退,好上加好。

人的心理,通常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

打个比方,有个人第一年赚10万,第二年赚100万,第三年赚50万。那么,在第三年的时候,这个人就会感到很低落、不幸福,因为收入跳水,下降一半。

其实,理性的想法是,这三年来,他总共赚160万,总得来说,他还是赚钱。只要不亏,赚得少点,也是赚。

所以,这是人心理上的盲点。很难建立一种全局思维,所以变得感性,只能接受越来越好,忍受不了一高一低的波动。

人的一生,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高低起伏,顺逆交替,学了《道德经》,我们就应该扭转自己的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和理念。

人的思想变了,人生才会真正发生变化。

《道德经》的内容是以教条的形式呈现的,作者自信有余,但反省不足,这一点就不如孔子做得好。孔子博学多才却始终敏而好学,五十多岁了还韦编三绝读《易经》。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为儒家的发展注入了孜孜求索的精神,而老子强调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对后天的反思和学习重视不够。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一个学派、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历史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学说,与其说它是统治精英的偏爱,不如说它才是社会发展更需要的学说。

《道德经》字里行间,留给人自主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空间非常小。对比之下,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开启的思辨传统,非常强调开放的对话、探究和争辩,不仅激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也为后世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