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先生有关名著阅读的留言
康康先生有关名著阅读的留言
渐新堂
康康先生是很早来到改革开放热土的上海人,在当时的两所省重点中学质疑的学校做语文教研组长。90年代曾经做大学生电视辩论赛的教练,语文之外还喜欢拉拉小提琴,对学校的一些邪门歪道的做派也深恶痛绝,常常进行直言不讳地批评。
我两周前承担与统编本教材使用者们有关名著导读的专项分享,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讨论,便在公众号上进行预热讨论。没有想到康康先生接连几天连篇累牍地帮助我深入思考,也进行了自己名著阅读的有力有效回顾反思,其文势文气文脉仍然不减当年。其深邃的思考、磅礴的语势、自然的点染,非常值得文脉分享。今天在这里贴出来,让朋友们一睹一位老语文人的风采。
留言是随着我每天的议题即兴而写的,我的议题分别是孩子为什么要多文学名著、阅读名著之后还需要再读语文教科书吗、名著导读是否可以不断加码等等。
附 康康先生的几则不短的留言
太有道理了。 儿童时代必须阅读(含聆听~用耳朵"读”)童话名著。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中国民间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孩子们拥有一颗纯真爱美的心,拥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拥有好恶感和是非判断。这些童话名著为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发散思维(把不可能的想象为可能)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石。 少年时代就该多接触探险故事和科幻小说。凡尔纳的系列小说,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让少年没有涉世就已经拥有相关的"间接人生经验”,变得有求知欲和进取心。《八十天环游地球》至今让我神往,《血字的研究》让我拥有判断、推理能力并且崇拜英雄人物、拥有正义感。 青年(如今十三四岁就进入青年期了)看不看《牛虻》看不看《简爱》,是衡量他们是否走向成熟、是否拥有独立思想、是否有丰富情感和远大志向抱负的标准。约瑟和简爱那样曲折丰富情感经历是青少年面临复杂人生的必备课程。更不要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司汤达尔的《红与黑》、雨果的《笑面人》、托尔斯泰的《复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了。名著,是我面对人生磨难的精神支柱;名著中的鲜活人物形象,时时在伴随着我,不离不弃,知心知肺。 最放不下的名著,就是道尽人生苦短浸透世态炎凉的《红楼梦》。
教材里的名篇只是极为有限的短篇及长篇的节选,是最低限度的有指导下的阅读,它是为阅读名著打些阅读方法学上的基础。诚如基础不等于建在它上面的建筑,诚如例子(那怕是范例)不等于一切,诚如"点"不等于"面",教材里的名篇阅读也替代不了更大范围更多选择的文学名篇的阅读。老师课堂上的名篇“助读",有利于学生的名篇阅读分析能力。学生能举一反三,扩大名著阅读范围,这才功德圆满。
多年来,本人一直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名著,并要求他们每天写阅读扎记,记录阅读的收获(而不是照抄名著内容)。开学后先统一收缴扎记,教师用几乎一个月时间认真批阅(有评语)并打分。好的扎记还在班级里传阅。 学生用照抄书评的方式是过不了我这一关的。我这是自找苦吃,但客观上有利于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有几本名著"垫底”的学生,气质和文字功夫就是与他人大不一样。
是有极个别教师在高中阶段尝试用名著阅读来替代教科书,如复旦附中的某高年资教师。但即使在高中阶段,这种做法还有几个绕不过的"坎儿“。其一,文学名著原非为语文教学而写,有很多内容不可能拿来进行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训练;不考虑双基就不是"语文"教学了,成了文学欣赏课了。其二,文学名著的个性化内容很难让思维层次不一个性迥异的学生们在同一学段内适应。教师硬让学生用统一的文学名著作为"语文读本",除了用离径叛道来形容教师,那只能说他或她是违反教学规律了。其三,文学名著无所谓浅和深,即很难把握拿它当教材后的程度区分。无程度区分的文学名著与教材不可或缺的程度层次划分两者不可相容。其四,把文学名著真接拿来当“课"上与正常的文学名著阅读的心态截然不同,后者才自然,前者显然既非正常的阅读心态更非名著作者的本意。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理性的大阅读概念就是以课堂教科书的教学为前提和基础,以文学名著阅读和其它类文字阅读为补充和延伸。本人特别强调的是:经有关部门审定的语文教课书里包含的名著片段,是精心选择的、有全盘考虑的。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