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五 孙辈与孤寂
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五
孙辈与孤寂
唐建新
我利用午饭后的时间,到曾经代课三个月的公社小学去参观。
在原有校址基础上扩大规模,已经办起了独门独院的初中,以及小学和幼儿园。
说明来意,门卫让我们一行数人走进了初中,还非常客气地请到了校长办公室喝水。再与主任校长的闲聊中了解到,十来个村小都已经蒸发了,人口大量外流,村小都没有人读书了。有钱的人都把小孩送到好的地方去读,包括随身带着读书,送到县城读书,或者送到区上读书。衙门里的的等级制度,严重渗透到了老百姓的骨髓里。
现在全乡八九千人,只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小学每个年级一个班,初中也基本上是每个年级一个班。因为质量相对较高,附近乡的乃至外区的也有人来这所初中补习,所以初三一个年级是两个班。
在小学教书,教师住房没有问题,教室剩余太多。工资两三千,中学高级三千多一点,也似乎比较满足了。只是感到教学研究研究不起来,一所学校就那么少的人,同科教师更加少。
学生读书不交学费不交书费,只交一点作业本费十多元,吃饭的一学期交400多500多元(后者大约是吃两顿)。
到小学参观,以及找不到一点点旧学校的木板墙壁的教室痕迹,只有一两棵大树在那里默默地看着我们这些来来往往的过客。
幼儿园快放学了,我们走出小学幼儿园大院子时,外面台阶上密密匝匝坐满了前来接孙孙的农村妇女其中有我认识的七八里地的人,看他们一个个笑逐颜开的样子,为自己还能够尽的这一份责任,为给外出打工的儿女们一份安心,在这里无怨无悔地等待着孙辈们放学出来。
在村里的两天时间里,看到了几条农村普通的大狗,这是当年非常容易见到的。没有想到的是,还见到了三四条天宠物狗,小小的,棕红色的,灰白色的,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宝贝狗。
衣食无忧,有点余钱剩米之后,才有可能去喂养宠物狗。当一家一户的儿女都纷纷外出之后,老人们的孤寂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想象的。没有人可以说话,要去人多的地方,则需要花钱去街上或者村子里打麻将。
我住的江帆家,就是一个读初二的外孙和六七十岁的江帆,早上七点二十之前外孙就得去上学,下午五点半才回家,这十多个小时就只有江帆一人在家,爱人荷花也去成都帮助女儿带小孩,无人可以讲话。
于是,不喂猪不喂鸡,只喂了几只兔子做宠物,白天在一起聊聊天,以解除孤寂。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