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中的“开合之道”,不只是谋篇布局,还深藏许多画理

【摘要】:山水画所谓的“开合之道”,许多人都理解错了,古往今来真没几个人能彻底搞明白,除了历代极为山水画大家之外,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文对此问题作一简单探讨,欢迎诸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画道;山水画;开合之道;谋篇布局;

专栏
走进黄宾虹山水世界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59
37人已购
查看

黄宾虹《结屋秋烟》

一、什么是“开合之道”?

所谓的“开合之道”,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山水画的布局中的一开一合。其实,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开合之道”,远不只这层意思。它包含了作画的内在底层思维,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画道”

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真正明白“开合之道”的山水画家,就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根本不存在绞尽脑汁来构思谋篇布局,也不存在费尽心思来思考林木树石之间的穿插搭配。而是在作画的过程中,充分听从内心情绪的当下感受,任由手中之笔在宣纸上腾挪翻滚,笔笔相生、笔笔相破。完全忘记了是人在作画,还是画在作人,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心手已经合一了,不分彼此。

在这样的创作状态下,可以这么说是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开合之道”的,其创作是极其放松自然的,犹如一呼一吸,没有丝毫的勉强。也不会为了物象外形的而耿耿于怀,而是效忠于内心情感的当下体验,一气呵成。

专栏
山水画笔墨进阶实战课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168
3人已购
查看

黄宾虹《黄山连理松》

二、山水画创作为何要强调“开合之道”,而不是“谋篇布局”?

大家都知道,山水画中的线条,其实就是自己内在心灵之轨迹,是画家内心情感和人生理念迹化之体现。山水画本身就是文人士大夫修心进道之载体,讲究的是写心和畅神。

山水画家们“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骨子里满是的是中华民族独有儒道血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山水画则是他们工作之余的一种精神修炼,他们最终说要达到如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山水画中的“开合之道”, 其实就是他们的身心“进修之道”,这是非常符合儒道思想理念的。

“开合”,其实就是儒道“阴阳之道”中“阴阳”。

开,就是阳,是起笔、是掠笔、是趯笔、说策笔、是疾笔、是刚健有力的笔墨线条、是看得见的墨痕等。

合,就是阴,是收笔、是驻笔、是顿笔、是挫笔、是涩笔、是细小飘逸的笔墨线条、是看不见的空白等。

黄宾虹(百年巨匠)《溪岸对闲图》

当代很多学习山水画的人士,并没有真正理解山水画的“开合之道”。他们创作的时候,费尽心思考虑画面的丘壑布局,也就是所谓的谋篇布局。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安排主山、如何搭配林木和人物点景等,以为这样就符合所谓的“开合之道”了。殊不知,这样浅层次的“位置经营”,往往会拘于物象的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内心情感的挥写,达不到真正畅神和写心的目的,这是有违山水画学之道的。

这种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谋篇布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合之道”了。这种丘壑布局看似高大雄伟、浑厚华滋,实则空洞无物,没内涵,没有精彩之笔,也没有自然天成之妙境。因此,非常不耐看。有的人故意把丘壑布局出层峦叠嶂的、烟云缭绕的效果,以为就满足“开合之道”了,但是,仔细一看,其笔墨线条或油滑甜腻,轻浮无力,或圭角丛生,死画满纸,毫无内在精气神。其实他们都是没有深入的去思考和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合之道”,只是停留在字面的表层意思,这样的学习是无法进入山水画之妙境的。

黄宾虹《落日五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山水画的创作是写心和畅神的,是画家内心情感和人生理念的折射。所谓的“开合之道”,不仅仅是谋篇布局,更多的是一种“画道”、“画理”。其创作状态是自然放松的,讲究的是笔笔相生,笔笔相破,不为物象所拘,只效忠于内心情感的当下感受和体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