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的3重境界,你全都领悟了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佛家禅宗提出的人生3重境界,也是佛家在参禅的时候,必然经历的三个过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字面意思,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这不是废话吗?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刚来到世间,对世间万物最初步的感受,就如一个懵懂可爱的小孩,他们的眼睛里没有杂质,他们的心灵没有受到社会的玷污,看见的一切,都是最初的本真状态。
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从未经受过什么大风大浪,他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眼睛看到的任何事物。
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后住在一个破烂的屋子里,当别人看到他的住所时,第一印象除了破烂,没有其他,这就是这间屋子本身的特质——陋!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字面意思,看到山,觉得山不是山,看到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人生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产生的变化。
当这个小孩成长,学会了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就不再停留在第一印象上面了。这时候,我们会有好奇心,对一件事物进行剖析,或者怀疑,而当我们揭开它的面纱时,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它。
公孙龙说白马非马,白居易说花非花、雾非雾,刘禹锡写出《陋室铭》,证明了陋室其实不陋。这是因为,当你怀疑过后、思考过后,才能通过陋室的外在,走进陋室之中,看到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面上陋室之陋,并不代表它真的陋。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你经历了稚童时期的童真,经历了壮年时期的怀疑,你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摸爬滚打大半辈子,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你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肤浅认识,也不再怀疑眼前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已经看穿世事。
你会发现,当年你所怀疑的一切,你努力要撕开面纱探寻的真相,其本身就是一种蒙蔽,你认为的真相,往往并不是真相,只是被世俗的眼光包装过后的,虚假的真相。
刘禹锡的陋室不陋,是因为鸿儒在这里谈笑,使之在感受上不陋,而陋室,本身还是那个陋室,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人,也还是那个人。
陶渊明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明明“草盛豆苗稀”,为什么还要种豆南山下?因为此时的陶渊明,看透了世俗的无奈和艰辛,所以他隐居起来,不强求自己,也不强求豆苗,才回归了人生的本真。
既然人生要从看山是山,最终回到看山还是山,中间那一段看山不是山的经历,是不是就多余了,浪费了呢?我们再讲个佛家的故事。
奉先深禅师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师曰:“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初不撞入网罗好!”师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说两个和尚在河边,见到有人撒网捕鱼,其中有些鱼又从网中跳出。一个和尚说:“那鱼真棒,被网住了还能逃出来!”另一个和尚说:“那还不如当初就不要进入网中?”第一个和尚说:“你还没悟出其中真理”。
为什么呢?
进入过网再跳出来的鱼,和没有进过网的鱼是不一样的,因为进去的鱼,能不能跳出来,这是一个未知数,鱼从没有进过网,到进网,再到逃出,这就是从没有到有的过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没有经历过,是没有进入过网中的鱼;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一种经历,是进网到出网这一段过程;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经历之后,逃出渔网之后的另一种鱼生境界。
经历过与没有经历过,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说这个问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只能把自己理解说出来,有许多可笑之处,请指正。

(0)

相关推荐

  • 佛家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 ...

  •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

  •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

    图片发自简书App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其实,大道至简,不仅 ...

  • 做人的境界: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佛家的净(太精辟了!)

    作者:国学生活·樱桃 以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 南怀瑾先生曾说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 儒释道三大智慧,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更是指引我们处世修行路上的明灯. ...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

  •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层,只...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层,只有芮小丹达到第5层   很久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看<天道>这部电视剧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发现,<天道>之所以能被大 ...

  • 中华“六才子书”,人生的六重境界!

    金圣叹认为:<庄子>. <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依次称为世间六才子书,分别进行了评点.--端木持易注 " ...

  • 从伍尔芙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看人生的3重境界与3个课题

    前言: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他的名作<人间词话>中提及人生有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层,只有芮小丹达到第5层

    曾经我一度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喜欢看<天道>这部电视剧?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渐渐发现<天道>之所以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喜欢,是因为这里面所包含的处世哲学如此深刻,深刻到似乎每 ...

  • 苏轼的临终绝笔,一改豪放、婉约之风,诗中暗含人生的3重境界

    相信大家对于苏轼都很熟悉,在大家的印象中,苏东坡是一个格外有趣的豪放派.他可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甚至超过李白.杜甫.陶渊明. 据说在一次严肃的公务员考试中,苏轼写了一篇霸气的文章,叫<刑赏 ...

  • 苏轼的临终绝笔《庐山烟雨》/《观潮》,一改豪放、婉约之风,诗中暗含人生的3重境界

    相信大家对于苏轼都很熟悉,在大家的印象中,苏东坡是一个格外有趣的豪放派.他可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甚至超过李白.杜甫.陶渊明. 据说在一次严肃的公务员考试中,苏轼写了一篇霸气的文章,叫<刑赏 ...

  • 苏轼临终顿悟留下1千古奇诗,道破人生3重境界,多数人只到第2层|诗词|苏轼词传|李清照|苏过

    所谓"奇诗",必定有不同于其他诗的特别之处. 有的诗特别在结构形式方面,比如回文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而有的诗则特别在内涵意蕴方 ...

  • 看懂这4重境界,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摘要]:正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他不一定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捞到一官半职,但 ...

  • 冯友兰:看懂这4重境界,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冯友兰:看懂这4重境界,放大你的人生格局 2017-10-09  YTT利润管理专家的博客 王国维曾有治学三境界,三种境界代表三种成就.而我们这平凡而真实的一生,大约也有四种境界,四种境界亦是四种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