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三焦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
上、中、下三焦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疏通三焦窍门,五克甘遂末用鸡蛋清调匀贴在大椎穴
三焦分证是根据湿邪重浊,有从上而下的特性,以及三焦是水湿和气的通路的功能,又通过湿热伤人的重点脏腑部位和传变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也就是湿热病的初、中、末三个阶段。现将其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述如下。
(1)上焦湿热:湿热病在上焦是湿热伤人的初期阶段,病变的部位主要在肺和皮毛。上焦证的特点是:热象多不明显,而重点在于湿,有的甚至可以先出现寒湿的症状,一般在数日后才有热象出现,而症状仍以恶寒为主。
上焦证的主要脉症是恶寒重,发热轻微,或不发热,无汗、身重痛,头蒙沉胀而痛,耳聋,神识呆滞,沉默嗜睡,少言笑,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无力。治宜温散表湿,方用藿香正气散。若热象已显的,可用宣化湿热法,方用藿朴夏苓汤。
(2) 中焦湿热:中焦湿热是由上焦转来。它是湿热病的中期阶段,症状主要在脾胃。这时的热象一般比上焦明显,特别是午后身热。身热的特点是:寒热模糊,即“身热不扬”。由于其病位在脾胃,故脾的运化水谷和胃的受纳水谷的功能特别差。又因为脾胃和湿的特殊关系(如脾恶湿而又主运化水湿),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影响,故全身困乏、沉重、小便不利等症特别明显。
中焦湿热证的主要脉症是:身热不扬,胸脘闷胀,不饥、不食,便溏不爽,尿短而黄,面目淡黄。神呆,肢冷。苔灰白带黄,脉濡。并可见咳嗽痰多、身痛、神识昏糊秘痰热内扰等症。治以清化湿热为主,方用甘露消毒丹;若因脾湿生痰,证见咳嗽痰多的,治宜清化痰湿,可用三仁汤;若为湿热郁蒸发为身痛,治宜宣化湿热,方用薏苡竹叶散;有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发为神识昏迷者,治宜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3) 下焦湿热:下焦湿热证是由中焦传来,病位在于大肠和膀胱。此时中、上焦症状已较轻,突出的反映在大小便上。其临床表现为:若湿滞膀胱,则证见小便不利、头脑胀痛昏沉、脘腹痞闷、舌苔灰白黄腻、大便不爽、脉濡。治宜淡渗利湿,方用茯苓皮汤;若湿滞大肠,证见小腹结满、大便不畅、头胀脘闷、舌苔灰黄、脉濡,治宜导浊行滞,方用宣清导浊汤(猪苓、茯苓、寒水石、晚蚕砂、皂荚子)。
资料来源:《中医基础理论问答》
人体“三焦系统”上中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①上焦病症。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见热入心包证)。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②中焦病症。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阳明燥热,则面红目赤、发热、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沉实;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中焦病证的治法,阳明燥热,则通腑泄热。方用三承气汤;太阴湿热,则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
③下焦病症。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
三焦病症标志着温病病变发展过程中3个不同阶段。其传变过程,虽然自上而下,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热心什么是三焦 三焦的作用 治疗三焦病
三焦,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有人认为“焦”应当解释为“膲”,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人认为“焦”字应当解释为火,为无形之气:有人认为“焦”字应当为“樵”,也就是人体的三个区域。“三焦”是中医学中的~个重要概念,但是对三焦的概念至今仍有许多争论。实际上,中医学中的脏腑器官并不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概念,而是指一组运动系统。所以关于三焦概念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它来指导临床实践。
为什么说三焦具有通行元气的作用?
三焦的通行元气作用最早记载于《难经》,其中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这里明确指出三焦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元气来源于肾.通过三焦进入十二经脉,最后到达五脏六腑,所以,也称三焦是元气的另一个来源。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所以三焦能够丰持元气,总管全身气机和气化。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者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者某个部位出现气虚。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所谓有名有形,是指三焦同其他内脏器官一样,有名有形,有表里关系。所谓有名无形,是指三焦无形,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没有形质,而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功能的发挥有形质作为基础,但这种形质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内脏器官,而是对一系列内脏组织和功能的概括。
三焦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人体的三个部分, 《灵枢·营卫生会》日: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意思是人体的膈上为上焦,胃部为中焦,胃以下为下焦。
《难经·三十一难》日:“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这里是将膈作为上、中两焦的分界,以胃下口作为中、下两焦的分界,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非常明确,膈上胸中为上焦,膈下脐上腹部为中焦,脐下腹部为下焦。
疏利三焦小窍门
可以用鸡蛋清调匀5克甘遂末,贴敷于大椎穴,可以疏利三焦,除湿利水。
三焦的作用
通行元气,运行水谷,运行水液
如何根据经络阴阳五行解释三焦病症的特点?
温邪一般会从人体的口鼻进入人体,因为鼻肺相通,肺会受到侵犯,然后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这时会出现脾胃经的症候;病邪通过逆转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症候。要治疗上焦病症,根据五行原理主要应该降火降燥,可以服用银翘散、桑菊茶等。
如果温邪从上焦传入中焦,脾胃就会受到侵犯。胃适宜湿润,而温邪进入胃部后,会使胃部变得十燥,于是会出现阳明经燥热的病症:脾适宜干燥,温邪进入中焦后,会导致脾脏湿润,就会出现太阴湿热等病变。所以,治疗中焦病症要以宣泄体内热气为丰,利用药物与病症五行相克的原理进行治疗。
如果温邪从中焦深入到下焦,就会损伤人体的肝肾。此时,病人会身热面赤、手心足心发热、口干舌燥、神情疲惫、听力下降等。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此时应该滋养阴气、降低阳气。
温热病证治(八):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
一、六经辨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先创用六经辨证,主要用于伤寒,亦即外感热病,但其原则和方药也用于内科杂病。
所谓六经,前人认为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但是足经受病,手经也往往会波及,所以实际是从整个经络脏腑病理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大体说来:风寒客于肌表,营卫失和,为太阳病;外邪由表入里,阳气亢盛,胃腑里实就是阳明病;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则为少阳病。三阴经病主要见于寒邪入里、正虚阳衰的情况,脾胃虚寒为太阴病;心肾阳衰为少阴病;疾病末期,阳气未复,正邪交争而出现的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证为厥阴病。总之,三阳病主热、主实,三阴病主寒、主虚。
临床上,六经病证既可单独出现,又可同时累及两经、三经。凡二经三经证候同时出现,不由传变而成的,谓之“合病”;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两经证候交并,由传变而成者,谓之“并病”;由一经转变为另一经病者,谓之“传经”。合病、并病、传经,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邪气的多少,治疗的当否。
下面,把六经病的主要证治作一简要介绍。
(一)太阳病
太阳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颈强、脉浮等证,谓之太阳病。又分为经证、腑证两类。
1.太阳经证是病邪束于肌表的阶段,又分“中风”与“伤寒”两种。
(1)太阳病“中风”:主证为发热恶风、汗出、头颈强痛、脉浮缓。即八纲中的表虚证。治疗用解肌发表之法,以桂枝汤为主方。
(2)太阳病“伤寒”:主证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脉浮紧。即八纲中的表实证。治疗用发汗解表之法,以麻黄汤为主方。
2.太阳腑证是因表邪不解,循经入腑(膀胱)所引起。又分“蓄水证”与“蓄血证”两种。
(1)蓄水证:表邪入腑,阻遏膀胱气化,致水热蓄结膀胱。主证为:烦渴饮水,小便不利,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或兼有发热恶风,脉浮数等。治疗以五苓散为主方。
(2)蓄血证:表邪随经入里,热与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主证为: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治疗以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为主方。
(二)阳明病
阳明病多是太阳病入里化热所致,亦有因误治致津伤而引起者。临床多表现为里实热证。也可分经、腑证两个类型。
1.阳明经证邪传入里,邪热炽盛,但肠中尚无燥屎阻结。主证为壮热、大渴、大汗、烦躁、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燥、脉洪大。治疗用清里热法,以白虎汤为主方。
2.阳明腑证邪热内结,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主证为:潮热、出汗、腹满而硬,大便秘结、神昏谵语,或循衣摸床、脉沉实。治疗用通腑泻热法,以大承气汤为主方。
(三)少阳病
少阳病是病邪介于太阳、阳明之间的阶段,习称半表半里证。本病可以从太阳病发展而来,也可以从本经起病。主证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脉弦。”治疗用和解表里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四)太阴病
太阴病可由三阳病失治误治传变而来,或外邪直中太阴所致。临床多表现为脾阳虚而有寒湿之证。主证为: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口不渴、舌淡苔自、脉缓。治疗用温中散寒法,以理中汤为主方。
(五)少阴病
少阴病可由他经病变失治误治传来,也可因外邪直中而成。为心肾虚衰严重阶段。其主证为:脉微细,但欲寐(似睡非睡、欲睡不得)。又分为以下二型。
1.虚寒证除主证外,尚有无热恶寒、手足逆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象沉微等证。治疗用回阳救逆法,以四逆汤为主方。
2.虚热证除主证外,兼见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小便黄、舌红绛、脉沉细数。治疗用清热、救阴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主方。
(六)厥阴病
为六经病证的后期阶段,病情较为复杂而危重。临床多呈寒热错杂的证候。
其主证为: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治疗要温清并用,如属蛔厥者,可用乌梅丸之类治疗。
二、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的又一方法,弥补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它既代表人体上、中、下三部病变的所在,也代表温病的一般发展过程(初、中、末三个阶段)。
(一)上焦证候
包括肺和心包两个部分的病证。
1.肺病发热、微恶寒、咳嗽,气喘,脉浮数(可见于温病卫分证)。
2.心包病高热夜重、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口不甚渴,舌质渐现红绛(可见于温病逆传营分之证)。
(二)中焦证候
包括胃、大肠、脾病的证候,可分为燥热和湿热两个类型。
1.胃肠燥热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红目赤、腹满硬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或热结旁流(大便燥结不通,有时泄出黄臭粪水,不见燥屎泄出),下利灼肛。苔黄干糙,甚则色黑而起芒刺,脉洪大或沉数有力(可见于气分证)。
2.中焦湿热发热不高,午后较甚,胸脘痞闷、恶心、头重身倦、渴不多饮、便溏、苔黄腻、脉缓或濡数(可见于温病的湿温证)。
(三)下焦证候
包括肝与肾两个部分的证候。如邪热耗伤肾阴可见手足心热、咽干、心烦不寐等症状。肾阴亏损导致肝阴不足,肝风内动,可见手足抽动;头晕目眩,甚则突然昏倒等症状(可见于温热病的末期)。
三、小结
1.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热性病的三种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最早,是各种辨证的先导,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还不够完全,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辨证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多种热病辨证的需要,于是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从而补充了六经辨证的不足,这样就形成了祖国医学对外感热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
2.外感热病可分为“伤寒”与“温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六经辨证主要是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病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主要是用于外感温热之邪所致的病证。
3.六经病证可以概括为三阳病(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病(即太阴、少阴、厥阴)两大类。三阳病的特点是:发病之始,其病程较短,正邪激烈抗争,症状的表现多呈亢奋性,在八纲辨证中属表实热。三阴病的特点是:正气已趋于衰微,症状的表现多呈衰退性的,在八纲辨证中属里虚寒。
临床上,六经病证既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它的一般传变规律是:阳经多从太阳经开始,然后传入阳明或少阳;如正气不足,也可传入阴经。阴经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这是顺经传。也有越经而传的,如太阳病可传入太阴病。
4.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虽然都用于温病,但前者主要是由表入里、从“横”的方面来认识疾病的,而后者是由上到下、从“纵”的方面来认识疾病的,它补充了前者的不足。临床上,多以前者为主。
三焦病证的一般传变规律是,温热病首先侵犯上焦,并由上焦传向中焦、下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