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雄教授治疗胃癌经验
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带瘤生存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曹建雄认为,中医治疗胃癌时健脾和胃贯穿始终,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身得调、神得养、病得治,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可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李东垣曰:“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信,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了人以胃气为本,胃癌的内因皆可归于“脾胃受损”。
脾损中阳不足,则腐谷运化无力;脾气亏损,则阳气不能振奋而阴寒内盛;脾阳不振,水津不化,必内停而为痰饮。胃伤而难化宿食,宿食不化则成食积,食积致胃气失于和降而表现出厌食、食后饱胀、进食后上腹部隐痛等症状。正如《医林改错》所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食积而使气机郁滞,气机郁滞日久,可由气及血,由经入络,导致气血俱病,络道不利,形成瘀血。曹建雄在用药时常常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健脾和胃,平补脾胃之气;气机不畅者加用木香、砂仁理气行滞;气血亏虚者加当归、芍药、黄芪;抑郁阳虚中腑不通者可加香附、大黄、附子等。
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云:“积聚而宿食不消者,由脏腑为寒气所乘,脾胃虚冷,故不消化,留为宿食也。”指体质阳虚则脏腑易为寒凉邪气所乘,使脾胃虚冷,宿食不化,久则成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中满者泻之于内”。曹建雄认为本病以阳虚胃缓为本,中满上逆为标,真阳不足而不能温暖中土,脾胃虚寒如釜底无薪,脾失健运水津不布而成痰,胃失和降宿食不化而作呕,肠失传导糟粕停于中腑而成积。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因此治疗宜以通为主,以温为要,温通中腑,胃的通降下行功能,使大便通畅而驱邪外出,真阳得助而强健脾胃,温化机体之寒痰,温通机体之血脉。
因此当胃癌患者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纳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溲清便溏等脾肾阳虚症状时,曹建雄常常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加用温阳之品,如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等,取其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当胃中痰浊、瘀血、肿块妨碍了胃气的顺畅通降、肠道的传输,甚至浊阴上泛而出现泛恶欲吐、纳呆、脘腹闷胀甚至腹痛腹胀、大便秘结等中腑不通症状时,用大黄、厚朴与附子、桃仁相配,达到温而能散其寒,下而能除其满,活血而能去其瘀的功效。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志过极则易耗散人体真阳,导致气血失调,肝郁则百气难解,百病乃生,久则郁生肿瘤。正如《血证论》曰:“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肝喜条达,胃喜通降,如果情志不畅,则易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使胃气不降,故而出现胃脘胀闷疼痛牵引两胁。《王旭高医案》中论及胃脘痛及噎膈“由七情而起者,每成噎膈”,说明了噎膈的发病是肝胆失于条达而郁结,肝郁横克脾胃,气结而为痛,逆升而为吐,久吐则正气亏虚,气虚力缓又会加重肝气郁滞,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链,使津液气血日竭,则纳食哽噎并且出现疼痛、呕吐症状。
因此,调畅气机使肝气冲和调达,脾胃升降有司,气血津液运行有序,脏腑功能活动正常,是胃癌治疗的根本之法。曹建雄常选用柴胡、香附、郁金、橘络、佛手、香橼等疏肝解郁。另一方面曹建雄十分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避免其过于悲观,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从而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