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5个步兵师,对越反击战中表现各不同

(1)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师

1965年,越南中央和军委根据抗美战争南方战场的形势,决定在南方解放军序列中组建主力步兵师和炮兵师,以适应较大规模的作战。9月2日于平龙省根据地首先成立了步兵第9师,下辖步兵1团、2团、3团,因为打出了战功,也分别称为平也团、同帅团和决胜团。同日,在平定省根据地成立了步兵第3师,辖步兵2团、68团、141团、142团。该师被命名为“金星师”,意思是南方的一颗金星,象征着胜利。

步兵第3师成立后,长期在西原战场作战,负责保障“胡志明小道”的翼侧安全,并牵制美军和南越军一部,威胁岘港与西贡间的交通线。该师先后参加了9号公路、广治、西原、胡志明等较大规模的战役,以及很多次中小规模作战,以“进军神速”“连续作战”“机智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而著称,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突击力强,又有“铁拳”之称,立下了许多战功。

在长期作战中,步兵第3师也受到较大损失,序列几经改编调整,最后稳定为下辖步兵2团、12团、141团和炮兵68团。该师素质好,官兵荣誉感强,作战意志坚韧,抗美战争期间有2个团、1个营、5个连和许多个人荣获越军最高荣誉“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战争结束后,全师也被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越共领导人黎笋对该师很重视,曾亲临视察。

1978年7月,该师被调到北方边境,负责防御谅山省谅山市、同登镇地区。该师官兵自高自大情绪严重,对我竭力挑衅,像什么“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的狂妄之言,就是其步兵141团喊出来的。越军全面侵柬之后,步兵第3师持“一线决战”部署,以步兵12团防守同登,步兵2团守卫谅山市区,步兵141团防御谅山东北,炮兵68团分别配属各步兵团作战。越军在谅山、同登地区控制主要制高点,构筑了大量永久、半永久和野战相结合的工事,严密组织火力配系,封锁交通要道,企图建设成为对我进攻的桥头堡。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解放军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从凭祥方向出击,同越军进行了艰苦激烈的反复争夺。我军克服困难,连续作战,于2月23日攻克同登,3月4日夺取谅山,歼灭步兵第3师大部及部分特工、民军和增援部队。越军步兵12团有“英雄团”“飞虎团”之称,在同登地区基本被我歼灭;狂妄的步兵141团部分被歼,步兵2团和炮兵68团也损失惨重。步兵第3师战史称其在北部边界作战中损失“数千人”,对于师编制8千人来说这损失可谓不小。作战后期,该师不得不进行了一个月的补充整训,并移驻谅山西南地区。

评价:越军步兵第3师战斗力较强,在中越战争中同我军反复争夺,于探某、班庄、火车站、鬼屯炮台、339高地等区域都打出了硬仗,也给我军造成较大麻烦。在越军参战的8个主力步兵师中,步兵第3师的表现堪称最好。

(2)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16A师

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16师于1951年5月1日正式组建,首任师长黎广波(后成为越北军区司令,中将军衔),政委朱辉珉(后成为总政治局主任,大将军衔),下辖步兵98团、174团、176团和师直属队,共7000余人。该师源于抗法战争之初的老部队,老战士多,素质好,少数民族比例大,又称“白颊鸟师”,这种鸟善于在丛林中穿梭飞行,以比喻部队机动善战。

步兵第316师是越军第五个主力步兵师,深受越军总部重视。在抗法战争期间,该师主要在越东北、西北地区和老挝上寮地区进行游击战和机动作战,与其他主力师和地方部队配合,先后参加了和平、西北、上寮、冬春和奠边府等较大规模战役,摧毁了一批法军据点并歼灭大量敌人。该师善于组织分队作战,并可实施一定规模的攻坚战,特别是长途奔袭能力强,能吃苦耐劳,连续作战。

抗法战争胜利后,步兵第316师驻越西北进行整训,其步兵176团调出,另调入步兵148团,并新组建了炮兵187团。该师曾由中国军事顾问指导和训练,部分单位进入我境内受昆明军区帮助整训。老挝发生内战后,应巴特寮求援,越军总部指示,步兵第316师经云南机动至老挝北部,配合巴特寮武装,在上寮、中寮地区同右翼的老挝皇家陆军作战,解放大片地区,为开辟“胡志明小道”创造了重要条件。在抗美战争中,步兵第316师主要在老挝境内作战。

1974年底,遵照越军总部指示,步兵第316师从老挝北部地区长途摩托化行军,克服困难抵达越南南方,协同其他部队参加西原战役,接连攻克邦美蜀、福安、胶寮等要点。1975年4月,该师参加规模宏大的胡志明战役,快速进军插到西贡西北,攻克一批据点,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战役全胜。

在抗法、抗美战争中,步兵第316师经受了艰苦考验,锻炼出了坚强的战斗力,既擅长山岳丛林地作战,又有水网平原地区进行运动战、攻坚战、阻击战和奔袭战的经验,其长途机动、连续作战能力尤被称道,又被誉为“决战决胜师”。在战争期间和战后,该师有2个团、7个连和6名个人荣获越军最高荣誉“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越共领导人黎笋和国防部长武元甲都曾前往该师视察。

胡志明战役结束后,步兵第316师以部分官兵为骨干,新组建了第316B师,作为补充训练单位,原师则改称第316A师。1976年底,步兵第316A师北调莱州省封土县平卢地区,归第一军区指挥,担任军区作战值班部队。其间部队进行整顿,实施成分清洗和仇华教育,以我国为假想敌展开训练。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步兵第316A师以步兵98团主力留驻莱州,师主力沿10号公路东进至黄连山省代乃地区,企图同柑塘地区的步兵345师协同,向老街、谷柳反攻。解放军昆明军区前指组织陆军第13军39师坚守代乃,挫败了步兵第316A师148团的冲击,歼敌900余人,保障了第13军主力顺利攻克柑塘,歼灭性打击了敌步兵第345师。

其后步兵第316A师沿沙巴及10号公路部署防御,企图阻止我军向纵深推进。昆明军区前指又指挥陆军第50军149师进入作战,沿10号公路猛打猛冲,经7天攻击打下代乃,歼敌2300余人,沉重打击了步兵第316A师。敌师长阮海鹏组织部队仓惶逃往黄连山垭口以西地区。留驻莱州的步兵98团主力也遭我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打击,损失较大。经过这次战争,该师认识了我军的战斗力,官兵中产生较强畏惧情绪,战后不得不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评价:越军步兵第316A师是越军首批成立的6个步兵师之一,为王牌主力,在历史上战功赫赫。中越战争期间,该师敢于在代乃向我发动加强团级反扑行动,显示了其打正规战的素质。在4号桥、新寨北山垭口战斗中,该师部队战术灵活,作风顽强,也颇有可圈点之处。但该师仍缺乏大规模攻防作战的协同能力,故在与我军对抗中处于下风。

(3)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46师

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46师前身于1976年底在北方河宣省宣光地区成立,由第一军区经济建设346团扩编而成,组建时仅辖246团,是一个架子经济建设师。1978年2月改编为步兵师,首任师长黄扁山,政委黄越龙,后又相继调入步兵677团、851团、852团,并组建了炮兵188团,别称“高北师”。该师除步兵246团是老部队,参加过抗美战争外,其他各团均是南方解放后新建的,军事素质较差。

步兵第346师改编后的主要任务是担任第一军区全训值班部队,以我国为假敌进行战备训练。该师部署在高平省边境地区,利用山岳丛林地形频繁进行各种演练,包括单兵进攻、防御,班进攻,排占领阵地,连进攻,营协同作战,团占领阵地,炮兵协同及打飞机等科目。

根据越军总部制定的作战指导思想,步兵第346师的作战方针是以防御为主,强调“一线决胜”,其正规战能力较弱,主要贯彻以分队为基本单位的游击战术。该师将防御重点放在边境周边便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和路况较好的地带,以及对构筑工事、部署兵力、隐蔽配置各种火器有利的地区。以主要交通线附近的重要制高点为依托,并兼顾城镇乡村周边,建立防线,部署兵力和火器,形成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作战目的是以分散游击进行周旋,消耗和疲劳敌方,阻滞其前进,为二线主力部队驰援争取时间、创造条件。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前,步兵第346师及指挥地方部队、特工共15000人左右,以省会高平市为核心向周边展开部署。其中以步兵246团、677团分别防守北部边境要点朔江、茶灵;以步兵851团为师预备队,配置在高平东北方向;以步兵852团配置在高平以西,为二线部队;以炮兵188团配置于茶灵地区,用火力支援步兵作战;另以地方部队防御地形较险峻的高平西北、东侧边境地区;师部在河安县南俊乡那怀山区开设;高平市由少量部队、特工与民军防卫。

在这次为时28天的战争中,步兵第346师遭到解放军广州军区先后投入11个步兵师及炮兵、装甲兵共15万人的猛烈围攻,力量悬殊,陷入苦战。在师长黄扁山指挥下,该师及地方部队、特工在民军配合下,采取分兵把口,节节抵抗的战术,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边跑边藏,化整为零,变军为民,伺机袭扰,竭力同我军周旋。然而劣势太大,无法抵挡,最后丢失高平及周边要点,全师遭到歼灭性打击,各部队都被打散。

步兵第346师所属的几个团中,步兵246团历史最久,战斗力较强,被我军基本歼灭,团长、副政委被击毙,1营教导员被俘虏,全团仅剩280余人;步兵677团被我军基本歼灭,全团1962人仅剩180余人;步兵851团遭到重创,损失727人,其中8营被我军全歼,营长被击毙;炮兵188团也损失较大,1个连被全歼,一名大尉副团长被击毙;步兵852团距离主战场较远,与我军小有接触,损失较轻;该师师部被我军捣毁,师长黄扁山躲入高平以东的大山中,直到我军回撤时才被越军特工救出。

尽管步兵第346师没能守住高平,自身也损失惨重,但该师部队作战意志顽强,给我军推进造成较大麻烦,而且其被打散后小股人员遍布于高平地区,频繁袭扰我军,相当难缠。广州军区原本拟用步兵7个师,在强大炮兵支援下歼灭该敌,因遇到困难,又陆续增加到11个师,作战时间亦大大拖长,直到撤军回国也未能将敌人全部清剿干净。

评价:步兵第346师并不是越军的一流部队,但在1979年战争中给我军造成的麻烦最大。后来越军吹嘘的所谓北部边界战争“四次大捷”,全部发生在高平战区。战后越方授予在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越军最高荣誉“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步兵第346师隶属的步兵246团3营、步兵677团6营、步兵851团10连均获此殊荣。

(4)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45师

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45师于1977年4月在西北边境黄连山省柑塘地区组建,是以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所辖地方部队121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命名为“高山师”,又称“柑塘师”。该师初建时为架子生产师,隶属越军总经济建设局,主要任务是修筑柑塘至老街的公路和屯垦戍边,同时担负柑塘磷矿区的保卫任务。

1978年9月,为适应北方反华备战的需要,第345师改编为步兵师,归越北第二军区管辖。全师进行扩编,补充了步兵118团、124团,新建了炮兵190团,基本补齐了建制,作为军区作战值班师,担负老街方向浅近纵深的防御任务。时任师长麻永兰,政委阮德风。

步兵第345师的基础底子薄,骨干少,新兵多,素质差,训练水平和战斗力都较弱。1979年战前,该师前推到红河两岸浅近纵深地区,构筑工事,组织防御,熟悉战场,并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在部署上,该师将步兵121团、炮兵190团配置在红河以西的谷珊以北及维金、谷萨地区;师前指设在大寨西侧;步兵118团、124团配置在红河以东的铺楼、郭参地区,重点防御7号公路沿线,并有第二军区炮兵168团进行火力支援。步兵第345师及协同作战的地方部队总兵力在15000人左右。

在作战方法上,该师沿主要交通线机动增援一线地方部队,依托既设工事和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步步为营,如阵地被突破,则化整为零,三五成群,游击周旋。越军沿交通线控制主要山地制高点,均构筑有单人掩体、暗堡、掩蔽部与堑壕、交通壕相结合的野战工事,配备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冲锋枪、迫击炮、40火箭筒等火器,严密组织火力配系。各制高点既能独立战斗,又能对主要道路、山脊形成交叉火力互相进行支援。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解放军昆明军区前指指挥陆军第13军、第14军共12万部队分别于红河两岸宽大正面发动猛烈进攻。越军沿边境布防的地方部队抵抗较为顽强,但寡不敌众,防线纷纷被突破。在一线后方布防的步兵第345师却表现不佳,除红河西岸步兵121团及配属作战的步兵118团3营作战较积极外,其他各团均一触即溃,闻风而逃,不成建制。师长麻永兰丧失斗志,率领师前指和部分兵力仓皇逃过外波河,以致所部失去有效组织指挥,到处逃散,甚至沿路抢劫,群众怨声载道。

在此次作战中,步兵第345师损失惨重,其中步兵121团大部被歼,团长、副团长均丢弃部队逃跑;步兵118团3营遭到重创,营长被击毙,其余2个营均溃逃;步兵124团有2个营受到较大损失;炮兵190团伤亡超过40%,有1个营丢弃全部火炮车辆逃跑,全团丧失战斗力。战后,上级对该师进行了严厉整顿,将师长麻永兰以下一批军官撤职审查,补充了部分参加过抗美战争的军官和骨干,并对官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作风纪律教育,以纠正错误倾向,增强信心,提高士气等等。

评价:步兵第345师系由生产部队改编而成,战斗力差本属自然。但该师士气低落,作风纪律涣散,从师长往下普遍有“三怕”(怕苦、怕累、怕敌人),发展到一战即溃,全师被打散,在逃跑途中违纪现象严重,闹出了大笑话,这在1979年越军参战的8个步兵师中属于独一份了。

(5)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27师

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27师于1971年(又说1976年7月)在广宁省东潮地区组建,别称“求江师”。该师初建时为架子生产师,隶属越军总部工程局,下辖生产42、120、155、540团,先后在广宁省和昆嵩地区担负修筑公路任务。1975年,该师改属总经济建设局,在东潮、汪秘地区修路、挖煤。1978年,该师又转隶给第三军区,在南定地区进行军事训练和组织生产。

1979年初,为适应北方反华备战的需要,第327师奉命改编为步兵师,调防至谅山省禄平地区,归第一军区管辖,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全师进行扩编,所属42、155、540团改编为步兵团,120团改编为炮兵团,总兵力约6000余人。时任师长陈英范,副师长阮文宣等。该师底子薄,官兵素质和军事基础较差。战备期间主要进行了防御戒备训练、机动作战演习、无线电通信训练、炮手协同训练,以及熟悉工事、伪装阵地、防敌袭击等科目的培训和演练。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解放军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向谅山省北部边境重镇同登发起猛攻,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战,并伺机向省会谅山市发展进攻。奉越军总部和第一军区命令,步兵第327师出动沿4号公路北上增援谅山。至2月25日,同登已失守,步兵第327师先头步兵42团进至谅山以北的扣马山南、北侧一带,42团团部带1营守卫坤来西南长形高地、279高地、拜怎一线,3营守卫303高地、扣马山、536高地、关湖、楠流、水溪一线;步兵540团推进到奇穷河北岸的圻罗、由菲一带,协防谅山市区;步兵155团北上前出至龙都一带;炮兵120团布防在那杜、伯蒙附近。

凭借谅山地区山地纵横、草深林密、道路稀少的有利地形,步兵327师各部控制要点修筑了大量工事和设置了各种障碍,阵地上均构筑有可容纳10-30人的短洞、A字型工事、大型掩蔽部、火力发射点和数道堑壕,并与交通壕相连接,严密组织火力配系,构成了能打能藏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通过设在扣马山主峰上的前沿观察所和炮兵观察所,可为炮兵提供相关射击数据。在各阵地前沿便于人马通行的地段,还设置了防步兵、防坦克雷场和多种障碍物。各阵地既能独立战斗,又能互相以火力支援,封锁交通要道,形成了谅山外围的防御屏障。

2月27日,解放军陆军第55军及配属部队向谅山市发起进攻,至3月4日全部攻占谅山外围要点及市区,并协同攻克禄平的陆军第43军形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态势。作战期间,步兵第327师并不和解放军正面硬拼,接触战之后便相机撤退,其主力整体损失不重,但各团均遭受一定程度打击。其中步兵42团损失一部,3营营长被击毙(存疑),收罗伤兵104人;步兵155团损失较大,伤亡111人,失踪553人,逃兵129人;步兵540团部分被歼,收罗伤兵70余人;炮兵120团受到重创,失踪504人,逃兵51人。战后该师士气较低落,官兵惧怕再与中国军队打仗。

评价:步兵第327师为生产部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差,作战表现也不尽力,因此未对我军构成较大威胁。该师组织不够有力,官兵畏苦畏难情绪重,各团失踪和逃亡人员较多,重新凝聚战斗力较困难,因此在越军向谅山反扑过程中被放到二线进行整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