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双11直播间1.3亿人在线:如何真正实现财富“自由”?
最近,办公室好几个同事每天都顶着黑眼圈来上班,问她们为啥,说是熬夜抢双十一预售。我是个慢性子,从来抢不到东西,所以压根不知道双十一已经在预售。还打开日历确认了好几遍,现在是十月。
确实是十月,但李佳琦的双十一预告居然已经上了好几次热搜,阅读量都是上亿起。
甚至已经有网购小能手总结好了最值得购买攻略。
李佳琦直播间一晚上观看人数更是直接破亿!
可见,双十一作为大型消费节,已经拥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人们早就忘了它原本只是个“光棍节”。
最开始,大家确实是冲着半价去的,一心想占便宜,哪怕是小便宜。但近几年的双十一,预售越来越早、规则越来越复杂、抢购越来越难。结果,头发熬没了,眼圈熬黑了,钱包熬瘪了,却发现没省几块钱。
网友开玩笑说:感觉自己遭遇了马爸爸的精准打击,一队从618出发,一队从双十一出发,一年打击两次,每次持续半年。
红红火火的消费节背后,是人们难以脱身的消费主义陷阱。
被创造的欲望
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物品是人们劳动的直接成果,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基本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一个东西,承载的仅仅是它本身的使用价值。
但近些年,我们走哪儿都逃不开广告。
手机玩着玩着,就莫名其妙点击跳转到某宝;
看电视剧,买个会员,但还得看会员专属广告;
坐公交地铁,抬头就看见海报里有人拿着好东西,仿佛在说:不买不是人。
为了让你下单买东西,广告不只介绍产品,还努力展现一种更好、更有希望的生活,激发你想变更好的欲望。
很多人听不得李佳琦直播,并不是因为他嗓门大,而是他的文案有很生动的生活场景感:“涂上它,让男人欲罢不能,让女生嫉妒“、“这支颜色是super model的好看”,让人听了就想买。
于是,我们对口红的期待,不仅仅停留在颜色质地,开始跟“更好的生活”挂钩。
这不一定是我们真实想要的,但广告不断重复出现,逐渐侵蚀人的潜意识,把“伪欲望”固化成真实具体的欲望。
想拥有超模的气场,我必须拥有这支口红。
想要像一个商务精英,我必须买一块名牌手表。
更可怕的是,广告只是引导购买,并不强制购买,所以这种被制造出来的欲望和需求,完全藏在自主消费之中,非常难察觉。
你以为你是自愿购买,但实际上,是你脑子里的潜意识在引导你。
买的不是商品, 是意义
当一件商品上附着更多意义的时候,我们会期待通过买东西买到什么呢?
1、“我和xx是平等的“
以前的社会,交通不发达,人们很难使用到其他地方的东西,或者由于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能不能得到某样东西,取决于他拥有的权力或阶层。
然而,现代社会,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消费,只要花钱,你就能吃到马云吃的饭,坐到王健林坐的车,有一种“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
所以,有些人会跟自己喜欢的明星用同款,仿佛用了同款,就能跟偶像一样美、一样帅。商家还会利用这种心理来营销,不断巩固和加强这种幻觉:“你买到的不是商品,而是美。”
2、“我融入了某个团体或阶层”
选择一样商品,也可能是因为它对应着某一个团体或阶层,想要融入这个阶层,就去认同他们的价值观。
同学们都用上iPhone12了,如果我没有,就很丢脸。
外出旅游人家都去芬兰看极光,如果我只去了泰国看表演,那可能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毕竟旅游也是有鄙视链的。
这种情况下,消费水平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硬通货币。人们花钱,是为了维持已有的体面,或者实现阶级跨越,甚至不惜为此到处借钱。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贷款租房、混富太太圈让儿子上国际幼儿园,就是希望实现阶级跨越。
但这种靠钱堆起来的表面关系往往非常脆弱,一旦你的消费跟不上,很轻易就被甩出来。
3、“我拥有成功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当然不会直接告诉你它是陷阱,反而会穿上各种迷人外衣,直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其中最常见也最有效果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叫“爱自己”。
女人爱自己,就要买口红、买高跟鞋、买包......
男人犒劳自己,就要买球鞋、买表、买车......
这个口号响彻每一个节日,伴随着各种剁手的喊叫,比小偷还迅速地掏空人们的钱包。
再加上现在的饥饿营销,商家推出所谓的纪念款、限量款,上市之前先疯狂预热,开卖之后人们抢得头破血流,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意义之上再加叠加意义,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早就看不见了。
慢慢地,人们就形成一种价值观:“只要有钱,我就能足够成功、足够爱自己”,幸福直接变成商场橱窗里的展示品,永远有新款,永远需要买回来,也永远无法满足。
如何摆脱消费主义的裹挟?
消费社会中,商品之间是存在暗示意义链的,比如:
买了苹果手机,就想再跟一台苹果电脑,外出办公就想去配得上电子产品的高档咖啡馆。
买了豪车,就需要一个车库,自然就想要一个带车库的别墅。
这是一个无限的消费意义暗示链,再加上被伪装的“自愿”,人们一旦进入这个环链,就很容易被持续裹挟。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裹挟呢?
1、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
物欲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需要寻找到自己和物质之间的平衡。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低层,就是满足温饱等基本生存条件,人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考虑到精神层面。
但如果对物质的欲望过于膨胀,就很容易让你忽略真实的基本需求,转而追求额外不需要的东西,还极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
大学生为买电子产品,陷入网贷危机,这类骗局能得逞,都是看准了人膨胀的欲望。
所以,站在一个商品面前的时候,先想想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别被销售人员花里花哨的话术迷惑,
买手机,是想要一个通讯工具,还是想要iPhone充面子。
买汽车,是需要代步,还是想要想要炫耀。
然后想想,这多出来的意义,你是否能买得起。
2、明白你买的东西不是你
张德芬老师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曾说:“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人们觉得有钱了,自己就成功了,但其实,你拥有的东西根本代表不了你。你的名字只是代号,工作、身份也都只是要充当的角色。
拼团名媛花几千块装成月薪百万,扮演有钱人并没有真的让她们有钱,反而是消费主义榨干了她们最后的钱。
妥协于消费主义,用商品装点和凸显自己的人,就像是贴满了价格标签的展示台,甚至会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
所以,时刻谨记,你就是独立完整的你,任何物质都代表不了你,别为了追求所谓的标签,而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3、关注精神世界,别把幸福感堆积在物质上
几十年前,物质比较匮乏,但一家几代人住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也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反而还比现在的人少了很多焦虑。
现在全社会要啥有啥,东西坏了就换,旧了就扔。但用物质堆砌出来的幸福感,短暂易逝,而且耐受值不断增高。一开始花几千就高兴了,到最后可能花几万块都只是开心一下。最终,银行卡都空了,心里还是非常空虚。
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却被很多人忽略。实际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用物质解决。
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梦想,不少人都卡在这里,却觉得是钱的问题。
爹妈总骂我是嫌我没出息,老婆跟我闹矛盾是因为自己赚钱不够,孩子不尊重我是因为嫌我地位低......
好像只要自己挣了钱,就能解决一切。但其实大家更需要的是情感陪伴,因为物质会衰败、金钱会消失,但藏在自己身体里、思想里的东西,却会永远都会伴在你左右。
最后想说,我们买东西,其实也是在处理我们和物品之间的权力争夺,要时刻记住,消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努力了半天,却被物质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那才是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
参考资料:
1、消费主义-百度百科词条
2、《消费社会》让·鲍德里亚
3、《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