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曼德勒华人小哥哥哭诉,希望能够前往抗疫第一线

“我们在家已经隔离了好久好久,突然看到祖(籍)国的人过来,我很感动。如果有需要,请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只要是在曼德勒境内,或者是让我去仰光都可以。”

您听到的这个录音,是曼德勒一位华人。在看到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缅甸的新闻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了仰光云南会馆青年组的郭兆永先生,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一线志愿者。他说,他自己有车,愿意自费为缅甸的抗疫工作助力。

听着这位小哥哥的哭腔,小编忍不住流泪。疫情之下,有一触即发的崩溃,有无处安放的恐慌,有没日没夜的担忧,有苦口婆心的劝解,有猝不及防的感动,更有心向暖阳的希望。

仰光云南会馆副会长郭树萍与中国专家组、志愿者合影

而像瓦城这位小哥哥一样的志愿者,此刻正坚守在抗疫第一线,成为中缅医疗组专家们无障碍沟通的重要助手。

小编了解到,为了有效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缅甸之前,卫生与体育部联合仰光云南会馆,开启了志愿者招募活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招募令一经发布,立即在朋友圈广泛传播,没过多久,就有近20名志愿者打来电话,截至发稿前,仍有不少人在咨询志愿者的事情,希望能够前往缅甸抗疫第一线,为国家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奔赴一线的专家组以及志愿者

奔赴一线的专家组以及志愿者

在仰光云南会馆张迎春会长、郭树萍副会长、黃培靜副会长、王家寿秘书长的指导下,仰光云南会馆青年组组长闫生海、成员郭兆永医生带队,将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汇聚到一起,配合医疗专家组有序分配开展工作,青年组王伟健则做好网络统计和协调工作。截至发稿前,累计有42名志愿者走到抗疫第一线,志愿者中,有医生、有护士、有药剂师、有舞蹈老师、有普普通通的司机大哥···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志愿者

4月9日,这些志愿者跟随中国医疗组前往抗疫一线,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工作繁杂,志愿者们的防护服里都是汗水。由于需要高强度的翻译,到晚上的时候,部分翻译志愿者已经说不出话了。而一些志愿者来不及吃饭,匆忙吃几口面就投入工作当中···

忙碌中的专家组以及志愿者

忙碌中的专家组以及志愿者

忙碌中的专家组以及志愿者

虽然他们一天下来满负荷工作,但为了工作更加完善,所以即使工作到很晚,他们还是拖着疲倦的身体举行视频会议。本以为大家都是一脸倦容,但没想到,视频会议中,他们满脸笑容,为自己能够参与到抗疫工作中而兴奋不已。他们积极分享经验,总结教训,为第二天的工作建言献策···

志愿者们在抗议一线努力,而仰光云南会馆也在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小编了解到,为了不给缅甸方面增加负担,仰光云南会馆细心地为一线志愿者提供了润喉糖,以及一些点心。早晨团队出发前,副会长郭树萍亲自到前线指导及给大家打气,还给每位志愿者发了亲手包的粽子,对每位志愿者表示感激。同时,张迎春会长还表示,无论是食宿还是交通,只要志愿者有需求,仰光云南会馆会全力支持。

仰光云南会馆为志愿者提供的餐食

仰光云南会馆为志愿者提供的餐食

仰光云南会馆为志愿者提供的餐食

在这次抗疫的赛场上,缅甸华人华侨奔波的身影在各个角落散发着光芒。大家从陌生人组成一个“敢死队”,深入到战役第一线,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每一个口罩背后,都是一颗颗无私奉献,不惧危险的心。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能让病魔不再肆意地露出他的獠牙。这些“最美逆行者”,正是当今时代的“新英雄”。

“时间”从未如此刻骨铭心。在诸多不确定中,在患者的每次呼吸之间,在中缅专家医疗组每次谈话中,那些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那些言必信、行必果,治愈着患者,治愈着人心,也创造着属于5400万人的“缅甸时间”。

这场“史诗级”的抗击疫病与医疗救援行动进程,不仅值得被记录、被见证,更应该被思考。那些因痛苦和希望而更加团结的日子,那些赴死相救,以命相搏的时刻,那从困难、痛苦、迷茫到逐渐明朗的过程,那些属于凡人英雄的牺牲与壮举,都将作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被载入史册。

这场“战疫”还没有结束,向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致敬,向每一位志愿者致敬,向仰光云南会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致敬。愿大家在疫情中人人平安,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缅甸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