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之风

□ 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风,本是因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代先民认为,风与日月星辰一样,具有庄严的神性,故风神被作为一种原始的崇拜。此外,风还是《诗经》中代表民歌的一种音乐体裁(风、雅、颂)。在中医学中,风作为正常的“气”与异常的六淫之一,对生命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兹把风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做一梳理。

病因之风

  风在自然界中,无形却可感,常在而能知。明代曾有《破风诗》云:“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风四时皆有,却为春令主气,故致病多见于春季。

  一旦气候失常,风即可由气成淫,谓之“虚邪贼风”(《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虚邪,王冰注为“邪乘虚入,是谓虚邪”。也有学者认为,“虚邪”是派生于“八风”中的“虚风”,即“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灵枢·九宫八风》)。因而风邪侵袭,常乘虚而入,随性而为,由是致病。

  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轻扬升散,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㖞斜等;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客于肌表,可见畏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故风邪侵袭,易使肌腠疏松,玄府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并进而可知,“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灵枢·五变》)。

  善行数变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善行是指风易行走不定,致病可见病位游移、未有定所,如风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如癫痫、中风之猝然昏仆等。

  主动

  “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伤人可见面肌抽掣,或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

  此外,风有“百病之长”(《素问·风论》)、“百病之始”(《素问·骨空论》)之称,是因其无孔不入,为患尤多,且又为外感病因的先导,是外邪致病的开路先锋,寒、湿、燥、热等往往依附之而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甚或风寒湿、风湿热等。

  与外风相对应,人体还有一种内风,与肝密切相关,故又称肝风。但它并非病因,而是病变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或状态。此如《临证指南医案》言:“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又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由此可知,所谓内风是由体内阳气失制、亢逆变动而生,其病状类似于外风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即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按照六气与五行的关系规律,风与人体的关联有着系统的模式,即“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素问·太阴阳明论》)。

风之病证

  气之流急皆成风,往往因虚而入,外而皮肤肌腠,内而经络脏腑,上至头部,下至膝足,几乎无处不至,遍及全身,因而致病多而广。至于内风则是由久病暗耗、肝失滋养而产生的一种类风,性属本虚标实。兹列举临床常见病证及与相之相关联的现代病名如下。

  内科病证

  伤风、冒风、太阳中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中风(脑卒中)、偏风、风痱、风瘫(脑卒中后遗症),头风、首风、脑风、偏头风、雷头风(血管神经性头痛),风眩(高血压病),面风(三叉神经痛),吊线风(面神经麻痹),摊缓风、瘫缓风(脊髓神经病变),风厥(过敏性休克),羊痫风、羊角风、风痫(癫痫),风水(急性肾炎),肠风(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痛风(痛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痹、历节风、白虎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外科病证

  鹅掌风(手癣),白屑风(皮脂溢出症),白壳风、白疕风(银屑病),面游风(脂溢性皮炎),四弯风(异位性皮炎),白驳风(白癜风),紫癜风(扁平苔癣),风疹(荨麻疹),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肺风粉刺(痤疮),油风脱发(斑秃),缓风(脚气病);绣球风、肾囊风(阴囊湿疹),旋螺风(包皮炎);颈肩风(颈椎病),漏风肩(肩周炎),鸡爪风(手指退行性关节炎),鹤膝风、鹤游风、游膝风、膝眼风、鼓槌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竹节风、龟背风(强直性柱炎),环跳风(髋关节肥大性关节炎),足跟风(跟骨骨质增生症)等。

  妇儿病证

  产后风(风湿或类风湿病等),乳头风(乳房湿疹);惊风、慢脾风(小儿惊厥),风痧(风疹)等。

  五官科病证

  喉风(急性喉部水肿、咽后壁脓肿等),唇风(唇炎),骨槽风(颌骨骨髓炎),五风内障(青光眼),高风雀目(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此外,一些以风命名的疾病现已查明有特殊病源,如麻风(又名疠风、大风),源于麻风杆菌;大脚风源于丝虫;破伤风、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又名四六风、七日风),源于破伤风梭状杆菌等。

风病证治

  关于风病证治,中医学确立的原则是“外风宜散,内风宜平”。

  风自外来,不论是侵犯皮毛、肌腠、经络,还是由口鼻入脏腑,治疗一要应尽早从速,因“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要因势利导,给其找出路,就近而除之,即“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温病条辨》),法当辛散祛风。如风邪袭表,与寒相合者,宜辛温发汗,方选麻黄汤、桂枝汤之类;风与寒湿相合侵犯关节、肌肉、筋骨者,宜散风通络,方选防风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风邪入中经络,见㖞僻不遂、言语不利者,宜祛风养血活血,方选大秦艽汤等;风邪犯于头者,宜疏风活血,方选川芎茶调散等;风邪犯肺、通调失职而见头面、眼睑浮肿者,宜疏风宣肺利水,方选越婢汤等;风与热、湿壅遏肌肤,初起见瘙痒疮疹者,也宜疏风透邪,方选荆防败毒散、消风散等。

  风由内生,自有本源,治当溯源求本,消除风起之因。因于肝火上炎,阳亢动风者,宜清肝泻火、平肝潜阳,选用天麻钩藤饮等;因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越化风者,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选用镇肝熄风汤等;因于阴液过耗而动风者,宜滋阴熄风,选用大定风珠等;因于热传厥阴,煽动内风者,宜清热凉肝、增液熄风,选用羚羊钩藤汤等。

  宋代陈自明曾有言“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大全良方》),为治疗妇人邪风久留筋络之法。明代李中梓在阐述行痹的治法时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医宗必读》)。其意是指风邪入侵,易入经络而致气血耗散且不和,因此通过养血、活血可使风邪尽快清除。这一治疗理念可用于各种风病治疗中,在许多治风方剂中都有体现。

  关于祛风之药,防风尤需一提,其又名屏风,味辛、甘,性温,能散风除湿,止痛、止泻、止痉,性润不燥,有“风药润剂”之称,可用于风邪外侵所致诸证。

  此外,尚有“风药”一说,李东垣指出“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也”(《内外伤辨惑论》),徐大椿则认为:“风药之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现今则把具有辛散升浮之性,能祛风解表、祛风除湿、祛风通络、祛风止痉、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都归入风药的范畴,并在不同的组方环境中,大略可发挥升提、升阳、散火、胜湿、疏肝、引经等作用。

  中医对于风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取象比类的方式来认知的。作为病因或病源,外风显然包括了多种病原微生物,而内风则是类比的一种表达,反映的是功能失常的一种状态。从现代病源学的观点看,这种认识无疑显得模糊、含混、笼统、粗浅,离客观化、规范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但不可否认,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理论体系里,这种认识又确能形象、生动地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