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酷事实:杀虫剂对蚊子越来越无效,“恶魔”蠢蠢欲动
疟疾是全球杀手之一。强有力的疟疾控制规划已成功地协助一些国家降低了感染率。然而,越来越多杀虫剂耐药性的出现也增加了疟疾控制的难度。这些因素成为疟疾发病率上升以及导致死亡的前奏。尽管新上市的杀虫剂经历了大量的研发时间,但其耐药性使之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不超过5年。没有有效的杀虫剂,消除疟疾是不可能的。
1999年,怀特和他的同事报道了疟原虫耐药性在不断升级,并且介绍了用单一疗法对抗疟疾存在的风险:使用单一药物尤其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单一药物治疗疟疾可能会增加耐药性,使疟原虫较易适应并最终克服药物障碍。这份报告使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做出一个决定:建议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一线药物对抗疟疾疫情,同时配合大规模杀虫剂的使用。这一联合疗法的实施成功降低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疟疾死亡率。正如2015年世界疟疾日主题所说:多种预防和治疗手段双管齐下对抗疫情,如果对蚊媒传播不采取积极的控制手段,那么任何新药干预和未来疫苗的推出也不会有效果。
在非洲,预防疟疾几乎完全依赖于杀虫剂,家庭中使用长效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或大范围、经常性喷洒含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此方法可以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减少20%以上。自2000年以来,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迅速扩大使用范围,估计54%的非洲家庭现在都拥有至少一个蚊帐。
全非范围内室内喷洒杀虫剂行动始于1946年,是20世纪60年代消灭疟疾的主要预防措施。随着这一行动的终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地方停止了室内喷洒,但在亚洲许多地方仍在继续使用。美国总统提出防治疟疾行动计划后,非洲许多国家又重新开始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到2013年,在非洲每年有5500万人(约占处于疟疾风险总人数的7%)受益于室内滞留喷洒。
拟除虫菊酯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一类处理蚊帐的杀虫剂。近十年来,疟疾蚊媒传播的控制主要依靠这类杀虫剂,然而耐药性的产生不可避免。在非洲的一些地区,拟除虫菊酯已经不能控制蚊媒传播途径。而预计近十年内不会有新的杀虫剂取代拟除虫菊酯,失控的疫情需要新的利器,让它不至于威胁到全世界的公共卫生。
拟除虫菊酯耐药导致非洲疟疾疫情难以控制。这些抗药的蚊子可以生存在1000倍浓度的杀虫剂里,而且研究人员也观察到蚊子可以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里滞留或是休憩在刚喷洒过杀虫剂的墙面上。
在2012年,WHO发表了《疟疾杀虫剂全球抗性管理》。这个报告提出了抗药性威胁及管理措施。此计划很快成为国家指南,各国都依此发展自己的抗药性管理计划。然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操作性挑战。医药研发机构也在不断更新研发产品。例如,双重处理过的长效药浸蚊帐富含除虫菊酯,室内滞留喷洒也应用一种或几种配方。尽管WHO应对疫情有详尽的战略方案,但非洲各国政府只有少数国家实施耐药性的管理方案,态度消极、被动。
疟疾防控是一场与耐药性的赛跑,如果蚊子耐药性的发展快于杀虫剂,人类或将重回疟疾肆虐的中世纪暗黑时代…但愿这场比赛,杀虫剂胜出!
参考文献:Public Health Vol 387 April 23, 2016
荐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