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讲坛丨肖从真:结构顾问在项目中的作用与模式(附视频)
来源:CABR建研科技
肖大师主要讲述结构顾问产生的背景,工作对象、主要工作内容和各种工作模式,以及在项目里发挥的作用,结合相关工程案例进行了介绍。
我觉得国外建筑师也是分类型的,一类是商业事务所的建筑师,这类建筑师可与国内建筑师更像一点,他们更理性一点,但我觉得普遍比我们还是要认真一点。还有一类是明星事务所的建筑师,他们的个性比较强,他们不认为是甲方花钱请他们做设计,而是甲方花钱买他们的作品,并且甲方应该花大价钱把他们的作品实现,所以在整个设计过程里面,他们会非常多地去控制建筑品质,对效果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明星事务所还是能够做出精品来的,但和他们合作的过程也会很“痛苦”,合作的结果都是非常令人欣慰的,这算是一个特点。
另外,我和甲方有时候也探讨过,我说你们请大牌设计师,不要以为花了大价钱,花了设计费就完了,还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将结构建起来。我觉得这是追求建筑效果所必须的,建筑师的追求,顾问的努力还有业主的支持。他们也是非常挑业主,有些看着不靠谱的业主他们也不会接。
肖从真:
我以前当过咨询事业部的主任,主要做结构顾问工作,现在是设计院的院长,主要做设计工作,经常被别人顾问,同时也做一些顾问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的确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刚才我也说到,顾问或者广义的顾问是有很多模式的。从顾问公司的角度,它更希望做到方案初设,然后是施工图顾问这样的工作。现在一些大的开发商或者一些重要的项目,这种方式是比较多的。在全过程顾问中,我觉得首先是把各自的工作范围界定好,各自负责什么。另一个方面是把各自的利益关系处理好。
对于优化,很多开发商觉得要看到优化量、节约了多少成本,优化就有功劳了,但有个问题,施工图都已经出来了,你再去做优化,这其实是不合适的。我推荐一种模式,就是顾问+优化的模式,实际上优化有一个保底费,我们建议顾问在方案和初设阶段就要参与进来,和设计院一起来做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呢?不是设计院和顾问谁做得材料更省,而是对比结构设计指标和标准。打个比方,一般的开发商都会有一个限额设计,顾问单位介入以后,顾问和设计院一起来完成限额,那顾问就能拿到他的顾问费,如果说比限额还低,甚至比限额的百分之九十五还低,那顾问还可以拿优化提成。这样设计院并不会很抵触顾问,你一直和他并肩战斗,战斗到他完成限额。至于优化提成要不要拿,根据我们已有的项目经验,其实顾问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基本的顾问费已经拿到了,如果优化得更好呢,还有提成,那就更好了。这也实现了甲方定量的要求,甲方请了顾问,那他完成了限额,如果比限额还低,也有一个明确的优化量。设计院也不至于说施工图出完了,再给我优化,然后我还不同意,你还让我改图,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真到这个地步的话,谁都是失败者,受伤害最大的是这个项目。所以我认为,设计单位和顾问单位,不是水平高低的区分,而是分工的不同,需要发挥好各自的特点,例如,顾问做得多的人画图不一定好,画图多的人不一定熟悉顾问的思路和方法。
肖从真:
我以前导师曾经说,我们的建筑工程和汽车或者一些别的专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尤其是聘请顾问的这些项目,都是很独特的。
你做完之后,别人不可能再做一遍。我认为应该是顾问和设计单位共同努力,在业主能承受的成本范围下,完成一个最满意的建筑作品。业主也应该这样的,不管你有多少钱,你认为这个作品你满意就完美了,而不是说我掏了十块钱,就要给我最值十块钱的东西,这是不恰当的。当然有一些程序化、重复性很强的工作,确实需要有一些量化指标,但是顾问的大部分工作,我认为是很难定量,只能是说从设计的整个过程,到作品的最终建成、呈现效果和成本,各方都能够接受,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