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误打误撞进入我生命的书

  • 每一本翻阅过的书,都如同一个冷艳美女,在远方让你不敢接近,因为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读书太消耗精力了,比如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需要我拿出百分百的注意力,稍不留意,就融入不进去。但是我从不放弃。

  • 因为作家劳伦斯G麦克唐纳曾经说过,“我做好准备接到无数拒绝,但坚信每个“不”都将让我更靠近“是”。

  • 我是个很奇葩的人,买了很多书,却不怎么看,甚至是只翻阅了一两页,长久以往,这简直是在犯罪,浪费了自然资源不说,也浪费了人民币。

  • 买书有冲动,这种冲动很特别,因为书的扉页都写了很美妙的文字作为提醒,从一整本书里面抽离出一句看起来很厉害醒目的语句,勾引我们花钱上当。

  • 比如这本书,《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封皮来了一句“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你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一下子就把我俘虏了,结果买了电子书后,发现自己根本读不下去,被坑了。

  • 但更多时候,自己是怀着宁愿被宰的心态,来尝试一些书,宁可错买一千,不可错过一本。

  • 还有时候,是爱屋及乌,喜欢某个电视剧,顺便@关注了它的同名小说,比如《大江大河》,不同的人,在大江大河里能看出不同的影子,官场争斗、改革浪潮的弄潮儿、时代变迁的无奈,林林总总。

  • 最奇葩的还是和网友借书,那是微信最初发展的时代,在网上发出分享换书的愿景,有从未谋面的VERA表示可以换书,见了面VERA表现得很拘谨,换书立马走人,从此不再相见,于是她的《扶桑》和我的《三毛》,便永远的更换了主人。如今我们依旧是微信好友,今晚为了写篇文章,刚翻阅了她的微信,才发现已经为人母。她的那本《扶桑》第一次让我见识了严歌苓创作画面感极强作品的掌控力。

  • 早年在胶东在线混文字板块,结识了良喵。斗胆和他借了一本昂贵的《剑桥中华民国史》,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那天晚上,我的愧疚感涌上心头,给他发了一个短信,告诉他我打算把这本书还给他,他云淡风轻的回了一句。有些信任,不需要说清楚,这份源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曾经把我们这些爱书的家伙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本书我惭愧的没有翻阅多少,但是这种网络奇遇线上接头的方式,还是弥足珍贵的留存在我记忆深处。

  • 有时候,报纸也是媒人,在南方周末了解了作家路内的《少年巴比伦》,买来读了一通,流了一通泪水后,把书放回了书架,那些我永远遇不到的人生给我极大的震撼,远比花钱看董子健演的同名电影体验深刻。

  • 我有个朋友叫做大匠,著名建筑设计师,他主打创作了所城里图书馆,并作为馆长,内部有不少小众书籍,在一次聆听烟台古建筑文化讲座的间隙,我驻足于书架,盯上了一本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因为书有塑模封皮,不拆开根本没有办法阅读,可是拆封意味着书磨损影响后续销售,大匠路过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尽管拆开吧,它早就等待着你拆它了,话语拿捏的舒适度真是一流,于是最终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里面的一句话也促使我今晚坚持写了这么多,斯蒂芬金说: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得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据我所知别无捷径,哪个作家都得干这两件事。

  • 奥尔罕帕慕克写过一本《我头脑里的怪东西》很受用,我头脑里也有些怪东西,其中积极的部分,基本来自于阅读,有助于思考人生,创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哪怕这种价值观对自身的影响很短命,因为生活在凡世,很容易再次被琐碎传染,变得卑微粗鄙,但哪怕短暂的脱离粗鄙,我想,那多半是承蒙读过的东西。

  • 我每天都在打败仗:头脑中想被动接受各种娱乐视频的冲动,总是击败想要阅读的冲动,后者基本不算冲动,因为相比前者,释放内啡肽的效率太慢。但是屡败屡战中,还是会体会些许读--想象画面--体验契阔--辅佐现实人生。

生命还在继续,我觉得误打误撞这件事,还值得继续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