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伤于湿

​秋伤于湿

而不是

“秋伤于燥”

内经里的话

其他的春夏冬

都是伤于季节主气

但是燥是秋季主气

却说“秋伤于湿”

愿经文: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冻病咳嗽

注意:

秋可以伤于湿

秋亦可伤于燥

经文1: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

逆之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经文2: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分析秋:

秋气主收,气收则湿转燥

秋收不及,则伤于湿

秋收太过,则伤于燥

吴鞠通论秋燥

内容非常精彩

能学习到中医思维

推荐《温病条辨》

经文3: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冬病咳嗽

经文4:

精者身本

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

暑汗不出

秋成风疟

经文3中

其他三季,“看上去”

都像是伤于季节主气

但是事实上是这样么

分析春: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木郁贼土

木郁是

春生不及

所以才郁

分析冬:

不藏精

则病温

冬不藏精

一定就是

因为寒么

不寒也可以

导致不藏精

分析夏:

暑汗不出

阳加于阴

谓之汗

汗不出是

阳气不出

阳气不出

不一定是

因为暑热

也可以是

暑热不够

总结:

季节主气的

太过、不及

皆可使人病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

随着秋气

越来越浓

要怎么做

才能减少

体内湿气

内经已对,“湿气”

有了很明显的定义: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体内蓄积的湿气

都和“脾”相关

有可能原来就有“脾虚”

或者接触湿气之后,没有及时去除

让它继续深入体内,也会导致“脾虚”

无论原本“脾虚”,后产生的湿气

还是湿气侵袭,后引起的“脾虚”

都会在“脾”,这个地方发生交集

我们怎么知道

自己的体内有

“湿气”

因为即使体内有“湿气”

也不一定会有明显不适

当然也不会形成疾病了

大多数情况

“湿气”只是

让我们有一些

轻微的机能减退

根据内经

对“湿”的描述:湿性重浊

所以当我们,自己觉得有

“身体沉重”,的感觉之时

可能就是,有了湿气了

但这只是,自己的感觉

外人绝对,是看不到的

另外动作上可能还有点迟缓

偶尔会出现头昏脑胀的感觉

重点可能会有四肢的酸重感

尤其是脚上的感觉更加明显

饮食减少甚至

体倦,爱瞌睡

这些都是因为

“脾主肌肉四肢

主水谷运化”

决定的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

都和“湿”的特性吻合:

重、滞

俗话说“知其源而溯其流”

要想更好避免“湿气”侵袭

就需要了解,哪些情况会

让我们感受外来的“湿气”

比如,冒湿淋雨

即最形象的情况

全身都给水淋湿

还会没有湿气么

另外,南方的

“雾气和露水”

也是需要注意的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雾气和露水

都是水湿里面

最“轻盈”的一种

相对来说

比有形的大雨,要更发散

更加容易进入,皮肤毛孔

“湿气”的起源、形成和影响

体内有了“湿气”怎么办

讨论饮食和作息两方面

首先根据湿气的特点来决定对策

湿性重浊,那么我们就使它“轻清”

湿易伤脾,那么我们就健脾益气

这就是对应湿气的两个基本法则

使湿气“轻清”

生活里面最常见的烧开水

没有加热,水是寒冷的、重浊的

随着我们添柴加火,水渐渐升温

这时候就会

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会自己

在空气中弥散

最后消失不见

“水蒸气”

就是轻清的

当然,我们的人体

不可以直接去加热

但是我们

可以运动

运动会让

机体发热

发热出汗

出汗就会

毛孔张开

这时候体内的湿气

内有不断产生的热量

外有可以泄露的毛孔

就有可能全跑了

有湿气需要

适度多运动

健脾益气:

脾喜温恶寒,喜清淡

这就为饮食

定下了原则:

清淡、温暖

温暖又分二:

一是物理上的温暖:

如开水,热饭热菜

二是形上的:

如偏辛辣的食物

多数都可以化温

平常少吃

大鱼大肉

多吃青菜

比如山药薏米粥

健脾益气

同时还能

消散湿气

鲫鱼汤

健脾祛湿

适当添加

姜葱辣椒

祛除湿气

掌握“湿气”的形成原因

和它对机体存在的影响

假如不慎感受了湿气

初期,还是可以利用

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去解除它带来的困恼

假如感觉湿气较重

有了明显的病症了

建议去看医生

做系统的治疗

毕竟,这些

都只是调理

“秋伤于湿” :

秋季肺

(太阴)

伤于湿

“秋伤于燥“ :

秋季大肠

(阳明为

太阴之表)

伤于燥

没有 太阴肺 伤于燥

君住长江头

参天地之化育

疑为经文传抄错误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太阴湿土

肺经从主令

化气而为湿

故秋伤于湿

秋伤于湿

冬必咳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