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七夕节”
“七夕节”起源于传说的中神话故事。
天庭王母娘娘的宝贝女儿织女,美艳绝伦,善解人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天庭上的神仙们也很喜欢她。日子过得太好让人耐不住寂寞,织女便想出去看看。太上老君听说后,当即制止,因为怕王母娘娘知道。可是太上老君经不住织女的百般哀求,便让织女到离人间最近的“碧波岩”去见识一下人间的生活。不食人间烟火的织女看到什么都新鲜,遇见牛郎更是一见钟情、爱不释怀,就住在了他的家里。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两人分开。织女和牛郎悲痛万分,流泪连连,述说思念之情,引得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使万物都在为牛郎和织女的遭遇哭泣。王母娘娘善心显现,便在每年七月初七安排牛郎织女相聚一天。据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间看不到一只喜鹊,它们被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所感动,都飞往天河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正是由于这感动人间的故事,才有了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是说,在七夕的晚上,抬头看着天上的银河,就像看见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观赏秋月,对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之多了。
那么动人的故事,在前些年,却被西方的“情人节”打败了,很多年轻人似乎淡忘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七夕节”,其实,我们中国的“七夕节”,才真正是传统的“东方情人节”。
明天就是“七夕节”了,午休后随手翻看着自己过去写的有关“七夕节”的文章,静静思考着今年的“七夕节”。
黄昏,站在高楼的最顶层,眯缝着双眼,遥望着东面骊山的方向,想到的是妻子和女儿,她们离我不远,但是我却不能前去与她们相聚,我得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她们在东方,而我在西面,虽然相隔不足二十公里,却只能默默的相互祝福。
太阳从西面缓缓下落,把笑容留给了白天的最后时光,微笑地亲吻着慢慢暗淡的天空,周边的云彩羞的满脸绯红,大地就在日落中暗下去。
我在西边想着身在东面不远处的妻子和女儿此刻在做什么,肯定已经吃完晚饭,在与女儿和女婿喝茶聊天,或者在一起看电视,或者在议论我在做什么。
妻子和女儿在聊着我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我已经与母亲吃完晚饭,收拾完屋子,在房间里拉着小提琴,用“梁祝”的旋律诉说着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天黑了,知了用自己的歌声,倾诉着它们之间的爱慕;鸟儿们也在路边的梧桐树上谈情说爱,互诉衷肠;秋风轻轻地吹奏着初秋的音符,愉快地送走炎热的夏季;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心中就像清清的流水,清凉清静。
我在想,那些守卫国土的解放军将士,他们与家人分居两地,在七夕节的晚上,默默遥望着银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把对亲人的思念,悄悄藏在心里。
我在想,那些身在防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坚守在防疫的岗位上,与家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聚,只能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发个短信,述说一下与家人的彼此思念。
我在想,那些离开家乡在各地打工的农民工,为了祖国的建设,与家人身在两地,相互的思念也只能化作默默的祝福。
我在想,那些在列车上工作的人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对家人的思念,也只能装在自己的心里。
……
七夕节,一个看着不是很重要,但在恋人们、夫妻间特别重视的日子,是那么具有诗情画意。
在这“七夕节”的前夜,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边思索,边写作,思索的是人生,抒写的是亲情,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让我们分居两处。
相思因为无奈,无奈只能相思,每年一度的七夕,原本应该获取一片悄悄却又私密的爱情,但现实的生活,只能求得内心的宁静。
今年的“七夕节”,注定在我的心里是个灰色的“七夕节”。
注:部分照片来自于百度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