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与武技的结合

文人大凡是看不得赳赳武夫气概的,即便在沈德符所处的年代,倘若有人将“太极”与“武技”结合在一起,也许也会遭到“侮圣至此,可恶可狠”的恶骂的。

而历史有时候就喜欢开这种玩笑。在沈德符过世后不到两年,一个“言必称太极的”王朝死了,一个闯劲十足的新王朝,刚一出世,也死了。而一个久居关外的游牧民族却开始掌控这个王朝,开始学着“以汉制汉”的新皇朝建立。此人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十分汉化的名字叫“皇太极”。

顾炎武曾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一朝一姓的灭亡,是亡国,全民族为异族征服,则谓之亡天下。照顾炎武的说法,甲申年的历史,是既亡国又亡天下的了。这亡国亡天下的痛楚,激起了文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即便陈迂酸腐或者手无搏鸡之力,这群文人开始斯文扫地,从事着以往文人所不齿的事情。这其中,值得一题的是北方的孙奇逢、李孝悫、傅青主、王余佑、李塨、颜习斋等与南方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甘凤池等。

而五公山人王余佑,则更值得太极拳史界关注! 王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大清畿辅先哲传·师儒传·夏峰弟子王余佑传》称其“康熙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九,学者私谥文节先生”。此考其生卒:1615-1684。

1644年,甲申国变,王余佑归隐易州(今河北易县)五公山,自号五公山人,后流寓献县(今河北献县),教学生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他编著《十三刀法》,内载“太极连环刀母”六路,因而,人称“太极连环十三刀法”。徐哲东先生曾说,“乙太极为者,用于技击,始见此书”。可见,1644年之后,五公山人已经摒弃了迂腐的陈见,将太极两字与武术结合起来了。

其实,五公山人不只是将太极作为标签粘贴在他的这把刀上,他或者根本没有想注册“太极”这个商标。统编《十三刀法》,书名没有“太极”两字,内容中也只“太极连环刀母”这一处“太极”字样。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他的刀法,却无处不与近代的太极拳理论相契合。其总论云:“吾之用刀,以刀引力,故要重刀。然刀重力大。刀动力随。虽不用力。而力自随矣”、“吾之用刀。力在筋骨。骨软筋硬。周身气脉相连。虽不用力于刀,而周身气力自全在刀焉。如水银之在竹筒中。运之则至首。收之则至尾。然此亦难与不知者道也”。此书后经蟫隐庐石印本易名为《五公山人太极十三刀法》,唐范生校对出版时,改名为《太极十三连环刀》,将太极的商标归属于五公山人的刀法,应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向的。 习刀先习拳,是一般武术教学的常理。没有拳术的基本功法,别说是五公山人三五十两的重刀,即便是斤把重的轻刀,若想“运之则至首,收之则至尾”,也绝非易事。所以说,五公山人除了他的刀法与众不同,理应冠之“太极”名号,那么他的拳法究竟如何呢? 这个问题,几年来一直吸引着我的视线。去年无意之中,我在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一书中找到了谜底。

图103

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成书于民国四年(1915年),首序为国学大师赵衡先生所作(图103)。赵衡,字湘帆。直隶冀州(今河北冀县)人。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卒于在1928年。著《叙异斋文集》等。从他的序言看来,湘帆先生亦精通武学,“世俗所传绵掌,八极十二节,充其量不过一匹夫之所能”、“专事吐纳导引,若五禽、八段锦,造次敌至手足无措,又无以应变”等俱非隔行之论。之后,赵衡先生发现他所看到的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与他记忆中的五公山人的拳术有着相通之处,他说:“往岁某见有写本《五公山人》。新城王馀佑所著刀法拳术。心窃好之,而未暇录福以存。曶曶今二十年,十三刀法已梓行,不复能忆其拳术,亶忆其主要曰:意、气、力,而力不自力,他人之力皆其力,道在用藉,极其所至,撼山洒海,轩柱天地,凡意气之所至皆力之所至”。由此推算,湘帆先生当在1895年前后,见过写本《五公山人》一书。其时,先生年当而立,值博闻强记之时,虽“不复能忆其拳术”,“亶忆其主要”,也足可采信焉。“而力不自力,他人之力皆其力,道在用藉,极其所至,撼山洒海,轩柱天地,凡意气之所至,皆力之所至”一节,俱与内功拳理相契合!

“而力不自力,他人之力皆其力”、“凡意气之所至,皆力之所至”,在赵衡先生看来,与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十分的接近,于是他疑虑:“与今孙君所传是不同出一原,抑原一而异其支与流裔?”而在我看来,既然他的《十三刀法》是名正言顺的太极刀法,那么他的拳法、他拳法中的拳理,又与而今我们的内功拳如此的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拳术倘若被冠名为“太极拳”,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0)

相关推荐

  • 单人跳舞免不得: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五)

    武禹襄祖师 单人跳舞免不得 一一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五) 李新方 [原文]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一柱香.拖刀 ...

  • 十三刀、十三杆与十三势之秘: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二)

    武禹襄祖师 十三刀.十三杆与十三势之秘 一一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二) 李新方 [原文]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 ...

  • 为什么独重刀剑杆三种器械?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一)

    为什么独重刀剑杆三种器械? 一一武禹襄<器械论>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一柱香.拖刀 ...

  • 手臂就是刀枪:武禹襄《器械论》集解(四)

    武禹襄祖师 手臂就是刀枪 一一武禹襄<器械论>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一柱香.拖刀败 ...

  • 【特约】二水居士:考量武技的四要素

    一.先发制人?还是后其发,先其至? 这里涉及一个"借"字.所谓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善借之人,势必把握一个机字,俞大猷<剑经>云:全书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阴阳鱼

    与周濂溪太极图截然不同的另一类太极图,是以阴阳鱼图为主的图式.目前韩国的国旗.蒙古国的国旗等,都是这类图式的衍图. 其图,外圆象征太极:以S曲线分作黑白阴阳两鱼,以示两仪:白鱼黑点,黑鱼白点,以示阴阳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的高雅与庸俗

    不管是为避讳汉文帝刘恆之名,还是误写误读,以讹传讹,<易经·系辞>中的"易有大恆,是生两仪",一旦被传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图100)之后,历史 ...

  • 特约 | 二水居士:一段关于“含胸拔背”的公案

    在众多太极拳身法要领里,对"含胸拔背"的质疑,由来已久. 民国19年唐豪出版<太极拳与内家拳>一书,在其序言中便大放厥词,誓言"辟太极拳之妖妄"云云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养生意义

    气,是一种能量,从中医角度来理解,气,就是血气,意思是血液循环所产生的能量.这能量,通过经络能布及周身. 理解人体脉络,不妨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水流能发电,那么血液循环也一样的可以产生生理能量(中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技击意义:劲与势

    奇经八脉贯通,在养生上的意义,倘若说是不能立马验证的话,但是在技击含义上,应该是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摸索而验证的.二水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对纯粹的气功抱以扁见,原因就是纯粹的气功,无法立马验证"真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之气

    太极拳以及其他的内家拳,讲究的就是内练精气神的.但,古人对气的理解,也许与今人不同的.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所能讲得清楚的. 太极拳的气,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由于几百年来,各位大师对拳论的理 ...

  • 特约 | 二水居士:炁,是一种无形的能量

    古汉语炁氣两字,简化为气.仙道气功中医所讲的气,一般而言,喜欢用"炁"(图122).其他讲究自然空间的或者呼吸.或者与五谷相关的一般使用"氣".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方圆之理

    太极拳的方圆之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方向与路径.方向是方的,路径却是圆的.王壮弘先生有个譬喻,他说:倘若你走路去美国,两点一线,是最近的距离.你走的肯定是这直线.当你走到了美国,你回头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