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

【古今中外】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本古代小说,其影响力之大、情节之精彩和文学价值之高,使得它们成了公认的“四大名著”。但所谓的“四大名著”是建国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的说法,在此之前这个数字是“6”,也就是“六大名著”。被删掉的是哪两本呢?它们又为何被“踢”出名著之列?
    建国伊始,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方方面面都需要从无到有开始建设。但在建设祖国的同时,人们的休闲时光也需要有娱乐活动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显然是成本最低并且最容易实现的。与此同时,从清末以来的长期战乱,使得民族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当时的文盲率也高得吓人。所以,为了给群众提供有文学价值的书籍同时减少文盲,人民文学出版社便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古代白话小说进行印刷出版,其中第一批的四部书正是后来的“四大名著”。
    而另外两本则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也正是因为当时未能和另外四本书一同出版,使得它们从“六大名著”的队伍中掉了队。这两本书未能一同出版,也是有各自的原因的。
    先来说《儒林外史》。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是后世两千多年里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学说,儒家的众多思想也成为了统治者驭民的工具。从《儒林外史》的书名中,我们就不能推测,这是一本讽刺和批判类型的作品。这本书的作者为清人吴敬梓,写完这本书的时间约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但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嘉庆八年(1803年)才出版发行。由此可见,这本书对现实的批判之狠辣。
    在当时,科举制仍是大多数人入仕的唯一途径,但作者却对科举制的虚伪进行了深刻的嘲讽。此外,这本书也对吏治的腐败和人性丑陋面进行了揭露。《儒林外史》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同时它也是公认的讽刺小说的高峰,鲁迅称其“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也说它“精工提炼”。虽然《儒林外史》的文学水准不输“四大名著”,但这本小说却并不适合当时刚刚完成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环境。
    再来说说《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一样,《聊斋志异》也是一本成书于清代的小说,作者为蒲松龄。《聊斋志异》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全书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爱情故事,以《莲香》《宦娘》等为代表;
    2.抨击科举制度,以《叶生》《司文郎》等为代表;
    3.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以《席方平》《促织》等为代表。
    其中最具特点的莫过于披着鬼怪外衣的爱情故事,比如狐妖与书生的人妖之恋等等。《聊斋志异》中最具知名度的人物就是“聂小倩”和“宁采臣”,他们人鬼殊途的爱情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倩女幽魂》至今仍是经典。
    但《聊斋志异》的问题也很明显,大多故事都伴随着鬼怪传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封建迷信色彩太过浓厚。建国初期为了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和理性,国家花费了大力气,如果将《聊斋志异》直接出版势必会助长部分落后地区的迷信思想。如果大加删减,又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性。
    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也被出版发行了。但这个时候另外的四本书已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并且“四大名著”的说法也已经基本确定。即便是后来《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的价值和水准得到了认可,“四大名著”的地位也已经难以撼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