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方圆之理
太极拳的方圆之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方向与路径。方向是方的,路径却是圆的。王壮弘先生有个譬喻,他说:倘若你走路去美国,两点一线,是最近的距离。你走的肯定是这直线。当你走到了美国,你回头一看,发现,你走的路径却是一条曲线。太极拳也一样的,你的劲路的方向,一定是直的,象枪口一样,你得对准了,这是方的。当对手一碰你身,便会产生如球掷壁还的效果。倘若将这一劲路的作用轨迹画出来,那就是一条曲线。
第二,形体的外圆内方。太极拳,在左右前后运动过程中,由于手足是处于被动状态的,所以,整体运动的轨迹,似乎是球体运动的。这是外在的圆。而作为训练者本人,在肢体节节贯穿过程中,训练的其实是肌腱、神经末梢、肌肉等组织的纵向拉伸。所以有伸筋拔骨之说。这伸和拔,其实是直线的训练,这直线象是圆的切线。这是内在的方。
第三,太极拳的教学学层面上的方圆。初学拳架,易从一板一眼着手,就象木偶一样。或是初学毛笔字,一笔一画,但求清晰。这就是有些拳流派里的所谓的方架。其实,这方架是为初学者而开的方便门。也不特吴式有方架的。但而今,有些人以方为美,以模仿机器人为乐,那就有失原旨本意了。
拳架熟练之后,就自然成圆了。就象书法一样,或狂草或行书,一一皆能体现书法家的真性情。太极拳也一样。再说推手。初学推手,易从打轮入手。打轮可以磨练人的性子,又可以学会与对手组成一个阴阳球体。这是推手之圆。倘若一味的以推磨为趣,以摸鬼为乐,那么就成了豆腐太极或者鬼怪太极啦。太极推手由圆入手,之后训练的应该是劲路的锐利与准确。这劲路的锐利与准确,就是太极拳推手之方。所以,叶大密老师曾说:拳架先方后圆,推手先圆后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