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犯罪根除

随着期末的临近,《心理学》课已接近尾声,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周教授的独特的教学方法的教导下,学到了许多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对事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这里,我浅谈一下,爱心与犯罪根除。
我们知道,中国是个死刑没有废除的国家,当一个个死刑犯被拉上刑场,执行死刑时,人们对犯人恨之入骨,拍手称快。正应了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古之定理,静下来想想,则不然,为什么这么重的刑罚却制止不了犯罪,还是有一个个走向断头台,是刑罚还不重?还是?而在另一个国家——瑞典,没有死刑,犯罪率却很低,究其原因,不应该在于法的轻重吧。在中国,生育孩子后假期比较短,大都是请自己的父母或是雇佣保姆来看管孩子,自己则忙于工作。而瑞典的法律规定:生育后,政府给父母一年假期,并发给相关津贴,必须执行,否则判为违法。强制执行,是为了让孩子在父母养育的过程中充分吸收父母的爱,以保障早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预防成年后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犯罪现象。
心理学认为:人的爱之能力发育如何,对成年后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爱之能力的形成全靠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给孩子的爱,因此心理学家提出:母乳“喂养"是孩子的心理维生素,事实也是如此,人类爱之养成的关键在0——2岁,如果得不到爱心,反之受到冷遇、敌视、漠不关心等,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反社会性的人格,这样的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残酷的,不公平的,他们敌视社会,一旦与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就会不顾一切,为自己的利益与别人争斗,甚至于犯罪。有的人产生一种报复心理而犯罪,导致社会的不安定。总之,这些人大部分是幼儿时期缺乏爱心所致,日本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少年犯60%源于离异和问题家庭,强奸犯中的60%不是母乳“喂养”的,不是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的儿童,由这些数字,我们很容易看出爱心与犯罪的关系,缺少爱心的呵护,形成反社会人格后,再重的刑罚对他们没有用。
相反,在0——2岁,妈妈将孩子拥抱在怀中,那种欣赏、悦纳、关怀关切的目光,安全祥和的感觉,婴儿会完全吸收,因为心理学表明:在0——2岁,人处于无意识状态,由于无意识,人们会对外界的影响不加评判的完全吸收,在父母这种慈爱下成长,长大成人后,习惯于关心人,帮助人,宽容人,在遇到利益冲突时,会主动谦让,理智地解决问题,犯罪也就与之无缘,爱是和谐的基础。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与米卢给中国足球队带来的和谐是分不开的,米卢为什么能给中国足球队带来和谐,与他和谐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很爱他的妻子和女儿,整个家庭笼罩着一种祥和的气氛,就是这样一个人,让中国人实现了进入世界杯的梦想,爱心产生和谐,和谐产生幸福。
因此,心理学家提出:消灭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尽量避免爱的缺失。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犯罪率的减少,减少犯罪已经刻不容缓,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但是仅依靠刑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采取一种什么制度,让孩子们在爱的环境下成长。有一些国家确实采取了一些制度,比如英国,申请结婚当日不予登记,必须经过十五天的冷静期,强调婚姻的持久及责任,着眼于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这样很好的保证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至于让孩子形成一种反社会性人格。另外,还要形成一个以爱心为主体的社会,有爱心,才会有和谐,才会有生活的幸福,人民的安定。反之,一旦失去爱心,人就会进入混乱的状态,何谈发展?《中国青年报》在武汉进行的“女大学生择业”调查显示:85%的女大学生不愿做贤妻良母,当爱与工作不兼得时,43.2%选择工作,而选择爱的只有20%,数字令人震惊,不愿做贤妻良母,以工作为重,表面看来,无重大错误,深想,也就是生了孩子也不安心去养,如此便可理解会有很多的孩子得不到充足的关爱,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爱心决定犯罪率,犯罪的彻底根除还得依靠爱心来实现,心理学家提醒家长、教师、社会及青年自身,真爱孩子,就着眼于结果的幸福,根除犯罪,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彻底根除犯罪,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心理与健康》高清晰音频上线啦
本周第14讲《“丑八怪”成为画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