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丨为什么民间会很少有老家谱存世?
家谱基本上是以前民间发行量最大的文献了,很多家族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在一起修家谱,一套家谱能有厚厚几大本甚至几十本上百本等。
每一次刊印也会印刷的很多套,同时家谱又有“十五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的传统,所以编修刊印的相比其他民间文献,也算是非常频繁。
但是很多人就郁闷:为什么发行量这么大、编修又非常频繁的家谱,流传至今的老家谱反而非常少呐?
一、印刷量有限
印刷量有限导致的是,能保存家谱的人有限,且发行量有数。
在之前,家谱是族内最神圣的物件,不会让族人,人手一本,能保存家谱的一般是族内的族长、各支系的房长等。每一部家谱上都会有领谱字号,每一个领谱字号就会对应一个领谱人,这就为家谱召回,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还要求各家谱保管人,定期要将家谱拿出,如果丢失或损坏还要受家法惩处。
所以基本很少有某次编修的家谱被遗失,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又被重新发现的情况。
二、家谱保密
前文讲到家谱是一个家族最神圣物件,不会让族人人手一本,也不会随意给外族人看,更不会允许族人誊录家谱私自保存或者送给他族,以免被外族添加世系攀附。
甚至不同支系之间,相互盖各支系的私章进行“防伪”。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家谱印刷多少套,一套多少本,成为了这批次印刷的所有,不会额外,这就为家谱数量的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老谱“升了”
在之前,每一次新家谱编修完成后,以前的老家谱要拿到坟地进行烧掉,雅称是“家谱升了”。所以我们很少看到编修年代很久远的家谱,以及多次修谱后很少看到前几次编修的家谱版本存世。
即使发现距今很久的家谱版本存世,那很大的概率是,从那次修谱后到今天一直没修,不能把家谱给“升了”。
如果多次修谱后看到以前某一个版本家谱存世,也是因为特殊的原因:比如保存家谱的人外迁,将家谱带走或者藏在某个地方,后来机缘巧合被后人发现等。
老谱“升了”是现在看不到老家谱存世的主因。
四、动荡年代毁了
现在很多家族没有家谱,一般不是因为家族没有编修家谱的传统,多是在战乱或者动荡的年代被被毁。被毁的家谱也不在乎是哪一版本哪一年撰修,是不是文物,都会被无差别的毁掉,只有极少数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