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心力衰竭的病因概要:
心衰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老年人心衰的高发病率与左心室功能的老化、高血压及其他慢性致病因素的累加效应有关。老年患者,由于增龄性呼吸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肺淤血、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原因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即使轻度心衰即可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本文还介绍心力衰竭的分类、心功能的分级。
心力衰竭的详细解释:
流行病学:
心衰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美国Framingham斫究显示,心力衰竭主要是中老年疾病,在45~94岁年龄段,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就升高2倍,50岁段的患病率为1%,而65岁以上的人群可达6%~10%,到80岁就增加了10倍,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在住院的心衰患者中80%年龄大于65岁。我国心力衰竭调查结果同样发现,心衰患者中大于60岁的患者占50%以上。据近年来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死亡率却占40%。CHF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预后严重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人心衰的高发病率与左心室功能的老化、高血压及其他慢性致病因素的累加效应有关。另外,心衰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老年人中常常得不到积极治疗;还有老年人常服用的某些药物也会加重心衰的相关症状,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心衰发病率高,有效治疗率低。
老年患者,由于增龄性呼吸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肺淤血、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原因,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即使轻度心衰即可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
(3)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低下因窦房结等传导组织的退行性变,老年人心衰时心率可不增快,即使在运动和发热等负荷情况下,心率增快也不明显。
老年人往往合并较多复合病变,机体老化易有多器官、多系统病变并存,使病情复杂化和加重.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常与冠心病合并存在,使诊断和处理更加复杂。进入老年期,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肥胖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者很常见,这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老年人的一些常见病,如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肿瘤或前列腺疾病,需行外科手术时常因伴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和严重高血压而令情况复杂化。老年人亚临床的脑缺血或心肌缺血常因患上一些其他病症而突然加剧。非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诱发心肌梗死者时有发现;因手术或治疗感染性疾病采用的大量输液常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甚至肺水肿;老年人非致命性疾患如腹部手术、下肢或脊椎骨折休养过程中卧床较久,可能在病情改善时突然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或在急性疾病明显改善或稳定时进入衰老状态,终难恢复。这些情况都需要临床医生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
分类与分级:
1.心力衰竭的分类
(1)按发生速度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按病理生理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2.心功能分级
(1) NYHA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1928年)
I级 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Ⅱ级 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等);
Ⅲ级 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Ⅳ级 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2) AHA心功能分级(美国心脏协会1994年)
采用两种方法分级,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第一种即上述的NYHA心功能分级。第二种是客观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3) ACC/ 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2005年关于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分期如下:
A期心力衰竭高危,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症状;
B期器质性心脏疾病,但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C期器质性心脏疾病,并且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包括机械性辅助循环、持续性正性肌力药物输注、心脏移植。
3. 6min步行试验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min的步行距离,判断标准如下:重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离<150m;中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离150~425m;轻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离426~5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