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特征以及辨别方法
元代烧成的釉里红也是使用含氧化铜的彩料作为着色剂,景德镇称这种彩料为“铜花”,它是通过加热铜材获得的氧化表层,经仔细研磨后制备而成。这种彩料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出现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
青花釉里红瓷不仅在工艺上体现它的名贵与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青花釉里红艺术瓷是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它犹如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它的色调比重具有广泛的可变性,或浓汝淡抹,或写实写意,都意境深远,巧夺天工,这正是中国儒、释、道以及伊斯兰等各大文化融合的自然体现。
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也许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煅烧而成。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青红两色互相衬托,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清康熙年间又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青花釉里红的烧制工艺产生于江西景德镇,开始于元朝,发展于明朝,到了清朝雍正青花釉里红彩被成功烧制,乾隆时期更为兴盛。青花釉里红的烧制难度非常大,烧制成功的本来就不多,存世量和遗 留下来的也少,因此极其珍贵,收藏价值也是非常的高了。
洪武釉里红装饰纹样以四季花卉纹为主,主要有缠枝莲叶纹、扁菊花、牡丹、莲花和茶花,扁菊花较为多见,另外松竹梅也较多使用。辅助纹有卷草纹、回纹、灵芝纹、蕉叶纹、变体莲办纹、海水纹等。其纹饰的时代特征基本同青花,两者互相互参照断代。
中华民族对青花釉里红的崇尚,有更深层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青花釉里红的名贵与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工艺价值上。器物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审美取向。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庄重和高 贵,譬如紫禁城的宫墙、文庙和武圣关帝庙的围墙皆用红色。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中国人把结婚生子、开业庆典等喜事,都叫红事,热热闹闹的红色铺满整个场面。红色代表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的人生观。青花则与国画墨色相似。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 高雅的部分之一,墨分五色,在单纯中追求层次和深度,展现中国文人玄之又玄的精神境界。而青花也可分五色,具有同样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历朝历代的人们为何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烧制青花釉里红了。
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青花釉里红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从单一颜色的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到一个更加融合、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