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3万年前现代人头骨!对中国人起源意义重大,究竟为何?

9月27日消息,据河南日报报道,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发布旧石器考古重大发现。在河南鲁山这个地方,在一处名为仙人洞的地方发现了距今3.2万年古人类的化石,那时候在全世界人类都还没有诞生文明,文字还没有诞生。

据报道,河南鲁山县仙人洞遗址发现距今3.2万年人类头骨化石,这意味着3万多年前,就有早期现代人在中原出现。从结构上看,这处古人类遗骸已经有现代人类的特征,主要是颅骨、上下颌、脊椎、骨盆等构造,这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距今时间最短的现代人类的遗骸。说是现代人类,其实是从时代划分上,他们有了现代步入文明的人类某些特征。

仙人洞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观音寺乡境内,海拔576米,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处于陡峭崖壁上,在原始时代古人类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躲避盲兽的袭击,所以远古人爬树、爬山的能力都比较强,经过若干万年后,堆积层中保留了丰富的信息,至少3层出土人类遗存。该遗址的重大发现是在上部地层出土人类头骨化石和牙齿。

目前对从这个地区获得的两件人类头骨残块所做的初步年龄测定得出距今3.2万年、1.2万年的数据,其中距今3.2万年的骨块来自额骨,厚度在现代人变异范围之内。而且在整个平顶山地区内,目前发现40多处洞穴,其中10处洞穴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与周边发现的40多个洞穴相比,仙人洞在当时算是一个“豪宅”了,基本上能住10个人左右。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发现不仅发现了古人类的遗骸,还发现了土、石头制品,说明这种古人种具有自行设计、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是现代人类的特征之一,包括石片、刮削器和断块,剥片方式为锤击法,属中国北方传统的石片工业范畴。还出土了很多动物的骨骼遗骸或者化石,显示了当时这群古人种的食物习性。包括普氏原羚、马、山羊等16科22种,呈现典型的晚更新世北方动物群面貌,初步测年显示其生存年代为距今约4万—3万年。

在骨头的研究上,可以通过颅骨、上颌、牙齿等构造、磨损特征来了解古人类演化迁徙的历程,判断演化迁徙的脉络。加上周围石器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判断这群古人类的迁徙历程。据分析,该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及相关材料对于研究中国-东亚早期现代人群的演化过程和特点,分析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连续发展和当时人类的文化特点、适应生存方式和古环境背景。

长期以来,在民间对于人类进化迁徙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因为似乎只能靠化石了解,可是化石和现代人还是有一定差别,而且化石的缺陷在于存在时间上的断层,仅仅靠化石是不能得到从古猿到人类这一进化脉络。

化石需要被埋葬后经过上万年的历史才能产生,古人类的化石必不可免地会出现时间上的断层,这就让一些反进化论的人认为,人类的进化迁徙有断层。其实并不是断层,而是化石形成的艰难导致的,找到几百万年前到现在所有年份的化石,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古人类的研究已经基本上摸清了人类进化迁徙的历史,根据现有的化石以及化石周边的人类遗迹(人造的石器、人类使用火焰后遗留的炭堆等),现代人类已经基本清楚人类的进化迁徙历史,因为世间如今也只有人类有一脉相承的制造、改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只有人类有自行生火的能力,所以在古代化石周围发现石器、炭堆,就可以基本确定是人类的祖先。

北京古人头盖骨,它们属于直立人种,和现代中国人没关系

对整个人类演化迁徙历史的了解,基本上也是通过这里的途径,不过真正在古人类学中,还有更多的方法,比如根据牙齿的构造(不同生物由于牙齿用途的不同,食物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磨损和不同的牙釉质构造)、系统发生学(生物某一器官组织的演化历程,比如现如今的陆地动物,只要是有爪子的,很多都是5指,这就是有共同的祖先),这样可以把握生物进化的脉络。

对于中国人的进化迁徙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其实对于整个人类的进化迁徙历史都这样。因为不同地区的人类有不同的文化,有些还出现了区域性的文明,比如中华文明和玛雅文明就有很不同的特点,这就导致一些“人类多地起源”观念的产生,所以最直接还是要寻找演化学上的证据,来证明人类进化迁徙的历史。

这一化石的获得可以填补一定的空缺,以后再发现差不多时间脉络上的化石,加上差不多时间的石器等,就可以更清晰地分辨现代(古代)中华大地上居民的演化迁徙历程,排除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尤其是民间的一些怀疑。在古生物、古人类演化的历程中,有更为严谨的判断方式,这些方式是基于科学的,是难以撼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