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基础教育变革
摘要
本文从全球化概念入题,然后从全球教育、全球素养和公民教育三个维度界定全球化时代的教育;继而,从全球化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基础教育学校功能布局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化对中国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与挑战。结合以上五个方面的要求与挑战,我国应将公民教育目标赋予基础教育课程中,基于全球化的未来社会调整和课程结构优化,实现基础教育学校合理规划教育功能与资源的空间布局,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能力,并重视家长在变革中的助推作用,以实现中国基础教育面向全球化时代的变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全球化;全球素养;公民教育;学校变革
作者简介:孙刚成,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韩玉洁,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全球化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使用的概念,但直到90年代才作为学术话语被人们广泛接受。
最早阐述全球化概念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从世界市场活动的表现形式出发,表明资本的全球性蔓延是必然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
在世界经济的交汇发展下,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全球化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贝克在描述全球化的概念时,通常用经济全球化表述。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讲道: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越来越不受地理因素限制的过程。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表现在时间、知识、资本等多方面的趋势。
早期的专家学者对全球化的阐释多是基于经济的角度,认为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其实,经济只是一个重要原因,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界各国政治改革、文化交流、社会变迁都有一定关系,也会给世界经济、文化、社会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密切,思想交汇碰撞日趋丰富多彩,不仅使国家文化受到了冲击,还引起了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思考。全球化浪潮带给我国教育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在高等教育中,但高等教育的改变需要奠基,这就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变革要求。我国教育开始在全球化这场浪潮中寻找出路,把握良机,全力应对竞争、迎接挑战。
Part 01
全球化时代的教育
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及政治的交流沟通,公民要适应这个时代背景,就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因此,在以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进程中,教育逐渐出现全球化的趋势,表现为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出现与发展、国际教学交流合作(留学生)的加强、各国向着国际发展趋向改革学制等特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不得不更新其内容以适应发展。
(一)全球教育
教育全球化对各国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教育目的的改变,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开始更新,全球教育应运而生。
全球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四十多年前已开始在英国、美国、日本等教育强国开展。美国全球教育出于美国人民对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的认同,分为全球本位、国家本位、个体本位三种价值取向。英国则从培养英国公民转变为培养世界公民。日本的全球教育则是以本国为首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后民族国家认同教育”。
“正如全球化既加强了世界居民们彼此依赖的意识,又反过来激发了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特性的自觉,全球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对人类整体意识和一种普遍的全球的视野,另一方面又面临对于国家认同、国家利益的强调。”
(二)全球素养
全球素养兴起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全球素养的概念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他们对全球素养含义的阐释都是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并将其核心素养概括为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几个方面。综合而言,“全球素养是人们应对全球化趋势下的新机会和新问题时不可缺乏的品质和重要能力,它要求个体关注全球性的知识和议题,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认同并尊重不同文化类型的开放态度和全球意识,肯定人的尊严的丰富性”。
当今全球化时代已不同于几百年前各国暴力扩张的全球化,也不同于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如今的全球化背景,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全球性的思维和意识,把握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和世界蓬勃发展的势态;能尊重全球文化的多元和分野,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明白全世界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推动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多元,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性;随着大国的崛起,国际竞争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国家在培养人才时不得不重视全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公民教育
从封建君主制到民主共和国,人们的身份已从隶属帝王的私民转为国家公民。近代以来,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全球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国教育目的随之发生变化,教育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只具备本土视野的国家公民,而是能适应全球化发展、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的尊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公民,公民教育的含义也引申出了新内容。“广义的公民教育通过广泛的途径来对公民实施教育,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是经过学校正规教育的形式来对公民实施教育。世界公民教育则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公民进行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教育。”本研究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主要内容,采用的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公民教育,即中小学公民教育。
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潮流,中国公民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基础教育中则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也是培养其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键期,要比其他教育阶段承担更重要的培养新公民的责任。中小学要根据新的时代进步要求,修改培养目标,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理念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Part 02
教育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冲击
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了一次“地震”,小学和中学尤甚,特别是对中小学课程提出了新要求。
(一)全球化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提出新要求
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目标,这看似与全球化有一定联系,但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压力往往会导致这些目标被架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成为纸上谈兵。
若学生不具有科学、客观的全球知识和全球观念,就难以对全球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随着学生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全球文化的多元性还有可能会冲击其民族意识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自然不同。
全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抓住这次机遇进一步发展,就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而要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建构。“所以,中国的课程改革不仅应有全球视野,还要有中国意识,确立中国的全球化课程目标。”
(二)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提出新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类型结构比较单一,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分科课程占据主要位置,中小学对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缺乏关注,学生在校主要学习的课程对其加强本土认同和形成国际视野影响不够。
占据主要地位的课程教学又多以基础性知识传授为主,发散思维、实践创新内容较少,教师教学过程中甚至会为追求升学率而将其忽略,导致学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
另外,基础教育课程科目结构不均衡,小学阶段课程安排多以语文、数学、外语为主,体育、音乐、美术课时本来就不多,还面临被主科挤占课时的情况,其他课外兴趣小组则更是被当作摆设,很少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即便进入中学,也只是多了文史类和理工类课程,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所占比重依然很低,而且被其他科目占用的概率加大。
基础教育阶段的政治课,多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对时政关注较少;学生课业压力大,除在学校学习课本上的政治知识外,对国际时政少有关注,世界大局意识差,不能合理利用全球性知识资源。要让学生适应全球化发展,就要及时更新素质教育内容及实施方法,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以落实,在此基础上进行公民教育。
(三)教育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提出挑战
课程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内部开展的,基本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学校自主制三种。“
中央集权制即指在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发、研究、实行课程系统,包含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课程测验等,这种模式下学校和教师作为实施者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能参与课程建设。
地方分权制则是由地方自己决定课程设置、开发、评价,选择教材、制定标准等。中央与地方是指导、协商关系,同时也赋予了学校较大课程自主管理权。学校自主制则是由学校专门的组织,例如课程委员会决定课程设置,制定课程计划、教学大纲、选择教材,学校高度自治,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无权干预学校的课程管理,这种模式常见于高等院校。”
中国基础课程管理长期以来都使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两级管理体制,20世纪末才开始试行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并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结构中,学校课程管理权逐渐扩大,并得到了制度保障。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需要调整课程管理内容,适当下放课程管理权;地方需要配合中央,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统筹衔接好上下级课程管理工作;学校则要提升本校课程管理能力,适当扩大课程管理权,在满足国家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彰显特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四)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施行提出挑战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与社会、学校、教师等多个方面都有关系,而教师是直接参与课程实施的人。但是在中央、地方、学校三级压力下,教师往往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不能有效参与其中产生影响。
全球化趋势对新时代人才所需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作为直接教育学生的人,是最能够直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的人。他们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及阅历,具备先进的思想和国际视野,还要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新公民。他们与学生交往频繁,最能真实了解学生的状况及实际需要。
因此,教师应实际参与课程研究,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促使国家课程在确保基础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直接践行者,往往改革失败就会归咎于教师的失职或能力与水平不足,因此,更应该让教师亲自参与改革,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达到改革最优化效果。教师只有亲自感受变革的复杂性,并形成新的课程认同,才会主动思考以往难以实施的变革失败的原因,主动思考有效的改进措施,投身到改革中去。
所以,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施行,不应再保持一级一级的应承照做,而应多方联合、共同参与建设,让教学实施不再只是教师的责任,以便于使教学改革行之有效。
(五)全球化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功能布局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培养出满足要求的新人才,课程是主要手段,但课程种类的多样化对学校的空间布局也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工智能日渐流行并应用到教育领域,“互联网 教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科学课程到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再到慕课等教育形式的出现,智能从教育的内容转变为教育的工具、手段和理念。学生在学习并使用这些智能工具的时候,逐渐形成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思维、新理念,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会促使学习方式发生巨大的转变。
学生不仅要全面发展,还要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学校不仅要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还要为之准备适宜的活动场所。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是中小学,而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学校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不能承载学生多样的活动,因此,基础教育学校的面积也需进行合理规定。新的背景下,学生发展不同于过去的“死读书”,学校布局也不能只考虑教室,而要设置多样化、多功能的部室,让人工智能走进中小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受限于空间的大小。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教育方式的智能化和教育视野的国际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是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布局要合理运用智能,为学生准备智能的环境,在此环境中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思维,形成全球意识。
Part 03
全球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取向
全球化对学生的全球意识要求更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也要及时更新。在素质教育基础上,课程目标要对学生的全球素质提出要求,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培养目标需从培养国家公民转变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感与使命感的新公民,这种新的公民教育“是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的超越,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也是人类进化的客观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学生首先要具备全球意识,认识到世界是完整、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客观的全球知识、合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并能承担起全球使命。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都是身心还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难免会眼花缭乱。特别是在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后,因为他们的认识有限,可能会对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造成一定的冲击。由此,学生不仅要全面地认识世界,更要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正确认识全球化给中国及人类带来的发展机会和考验。
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要求人适应全球化潮流,具备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客观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之间多元的区别,既不墨守成规,也不数典忘祖;树立终身学习、珍惜和平、幸福生活的理念,为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全球素质的新人奠定基础。
要使学生具有客观的全球知识,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全球、认识世界,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统一体”的内涵。学生要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自己作为新公民应具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对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有一定了解;尊重世界政治多极化,大致了解全球不同国家的政治及经济制度;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肯定世界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在逐步了解世界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全球意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迅速,学习能力强,此时是对其开展新公民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将新公民教育目标植入基础教育课程
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在未来世界中会不断发展,同一个人会在不同地方被赋予不同身份。中国公民不仅是中国公民,也是世界公民,中国公民的身份是其成为世界公民的基础。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公民身份时要首先认识自己中国公民的身份,借此基础,培养其世界公民品格,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合格的新公民。
然而,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学业压力总是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升入初中以后,考试科目几乎占据了所有课程,课程表上安排的部分活动课都无法实际进行。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教师、学生都很疲惫,学校并没有充足的资源用来研究一门独立的公民课程。这就要求学校为公民教育的实施寻找新的途径。虽然新课程难以开发实施,但原有的基础课程仍会继续进行。将公民教育相关要求以德育目标的形式植入基础课程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中小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上述培养目标。
一是在学科课程中渗透。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涵盖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历史以及政治制度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同;英语、地理等课程则可以帮助学生辨别中外国家之不同,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国际视野。
二是针对世界问题组织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历史、政治课程中的世界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围绕公共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在完成基础课程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能将公民教育涵盖其中。这种讨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课堂上时间有限,但课下可以举行讨论交流会、辩论赛等。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增强其树立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是合理利用班会课。除基础课程外,许多学校都会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班会课也可以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例如,引导学生展开对时事问题的讨论(小黄车被破坏等)、采用新颖的方式宣讲国家政策(播放视频、手抄报展览等),让班会课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班会课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对学生而言更像是一种学习之余的放松,以新颖的方式进行公民教育或许收效更好。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组织合作式、体验式等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教育变革,随之而来的“慕课”“云课程”等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生平台,互联网资源也可以弥补部分学校国际资源匮乏的短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许受身心发展水平等原因限制,不能合理使用资源,教师可以对其加以引导,使之充分发展个性。
(二)基于全球化的未来社会变更和课程结构改进
全球化时代充满了未知,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不仅要能接受社会的飞速发展,还要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善于发现新事物并加以合理利用。这种能力仅靠学习书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学生从小便要开始培养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中小学要融合自身优势研发适合本校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在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要给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留有余地。选修课程是为发展学生个性而设置的,学校要保证选修课程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尊重学生意愿,由学生自己选择选修课程,学校负责相关教师和班级的配备。综合课程可以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拓展知识获取渠道。例如,物理课中提到虹吸现象、凹凸镜折射现象、电路设计等,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证实课本原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疑问并亲自实验解答,如此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也要落实到位,不能徒有其表。为保证课程落实,教育部门要加以监督和支持,完善相关文件规定,严格要求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定期调查落实情况;对开发并实施特色校本课程的学校予以奖励,合理完善奖惩制度。
(三)基础教育学校要合理规划教育资源与功能的空间布局
学校的建筑风格与学习空间的设计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新时代下培养人的目标及方式有变,学习空间也应随之改变。
首先,基础教育学校在建校时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占地面积不能太小,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其次,学校要进行空间的合理规划,除普通教室外还应设置各种功能的部室、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户外运动场地和室内体育馆,以便学生自由活动。学校的建筑物要凸显育人目标,科学设计、民主命名;合理布置教学楼走廊;保障校园绿化等。
再次,学校要为教室配备现代化设备,如可以联网的电脑、投影仪等,各部室也要配备相应的器材,并设置专人管理。学校若无法大规模改变校内布局,则要针对现有结构进行改善,完善配套设施设备、改造利用空闲教室、命名学校建筑物等。全球化时代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要以面向未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需求为宗旨,结合各校特点与育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最后,设计好的课程与教室都要切实投入使用。中小学是为学生发展打下根基的重要时期,要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四)更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方式方法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其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及方法都会对整所学校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在学校变革中起着关键作用。基础教育学校要进行适应全球化潮流的变革,校长要起到带头作用,向着培养新公民的目标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在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通过学校这个层面的改变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校长首先要认识到时代背景对新人的要求,厘清全球化大背景带给基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清晰辨别学校在变革中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本校实际,把握机遇,整体、综合地策划学校变革。校长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要经常与学校教师沟通理念,带领教师群体共同探讨变革对策,让变革成为一场深入人心的运动,而不是校长一个人的独角戏。只有得到全校的支持,学校变革才能更好地进行。
(五)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能力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世纪末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中小学课程设置及安排虽有所改变,但课堂并未出现太大变化,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和西部相对落后的学校,依然以“讲授型课堂”为主,专家、学者的改革意见不能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师不能积极响应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很难真正落实。
日本学者曾言:“要成功实施新的市民教育,有必要由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教育界就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可见,教师需要作为教育界的一分子参与公民教育,对公民教育的目标做出判断,提出意见。教师是课程理论的直接实施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其课堂教学实践行为是课程改革实施的最重要原动力之一。只有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和学生能力精心备课,将课程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将课程改革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培训应多层次进行,不仅要培训基础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要加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情感,积极为改善课堂教学寻找出路。
全球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提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具创新的理念,而且要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仅要对课程与教学有独到的理解,而且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尤其要学会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教育教学。”
教师在传统教学压力下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与压力,加上教师还对全球化不甚了解,不加以培训很难上好公民课,所以开展教师培训迫在眉睫。全球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基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还要包括全球知识、国际视野、全球价值观等。教师不仅要自己学习了解,还要培养学生也朝着新时代、新素质方向发展,这就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首先要具有管理课程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编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实施和评价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合理有效的评价,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发展,让课程实施不仅仅局限于完成上级任务。教师参与课程管理,能够拉近课程管理与实际教学的距离,让变革基于现实,解决现实教学问题。
(六)重视家长在变革中的助推作用
学生家长的水准良莠不齐,因而家长在教育变革中起到的作用是复杂的。家长要积极响应教育变革,首先要变革认识。文化水平高的家长往往能够主动关心、了解教育动态,而文化程度低、偏远地区的家长常常对教育漠不关心,对学校的举措也持抵触心理,这对学校的变革产生了很大阻碍。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应该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家长这一强大资源转化为学校工作的助推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培训活动、家长座谈会、入户走访等途径,面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向家长宣传教育变革,或征集他们对学校变革的良好建议,为变革的实施铺平道路;许多学校设置有“家长委员会”,这是一个加强家校沟通联系的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宣传学校政策,寻求家长理解支持;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学校或教师提建议,促进学校工作改善。一所学校的家长数量远比教职工数量多,学校应努力将家长转化为学校变革的支持者、推动者,为学校变革注入新鲜活力。
“全球化”为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础教育要抓住机遇进行变革,才能培养出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的时代新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现况拟定恰当的变革规划设计。各地教育部门要结合当地情况细化变革任务,为学校变革提供动力和支持。学校要认识到自己在这场变革中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动员全员,积极变革,为促进学生发展、培育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系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市级人民政府、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及相关省级部门履行教育行政职责的评价体系及组织实施研究”(ZDKT19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