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52):武则天说了什么,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44)

龙朔三年(663年)八月,李治下令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巡查。

'戊申(8月27日),上以海东累岁用兵,百姓困于征调,士卒战溺死者甚众,诏罢三十六州所造船。遣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等分诣十道,问人疾苦,黜陟官吏。

搞了十个巡视组,一是了解地方情况,二是考核任免干部。

明面上的理由,是长年用兵(正在打朝鲜半岛的百济),老百姓困难比较多。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彗星出现,老天发了警告,所以'诏百僚极言正谏’,叫大家畅所欲言提意见,另外就是向全国派巡视组。

其实巡视这种事,不管什么理由,目的就一个:巩固中央权力。具体到这一次,就是巩固李治的权力。

出发前,李治要找谈话;回来后,李治要听汇报。各地大员,谁是什么情况,什么人作什么处理,统统要听他的指画。搞上一轮,对地方的掌控势必得到加强。

砍完三板斧,李治认为时机成熟,麟德元年(664年)十月,他终于对武则天动手了。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

司马光这段话讲了三件事:一是武则天揽权,李治很恼火。'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说明很多事情两人意见不一致,但武则天作风比较强势,最后都要依她,李治怨气很大。第二,除了外面做的那些准备工作,李治在宫内也有眼线。这个宦官王伏胜,就给他弄来了武则天违规搞'厌胜术’的情报。

'厌胜术’前面介绍过,是一种用来祈福或者诅咒的迷信活动。当初李治废掉王皇后,罪名就是搞'厌胜’谋害皇上,现在又准备拿同样的帽子戴到武则天头上。

其实,'厌胜’这东西,就是当时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再多说一点,算个心理咨询或诊疗,搞没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知不知情、在不在意。显然,这次李治不但知情,而且准备要拿它大作文章了。

第三,上官仪甘做敢死队员。

李治找上官仪商量,正常情况下,上官仪会提废后这种建议吗?

专制时代,皇上皇后为天下父母,哪见过父母一闹矛盾就劝离婚的?这跟一个臣子的身份、伦理完全不符。别说上官仪,当初李治闹着要废掉王皇后,褚遂良他们不是还抵死相劝?所以正常的态度,是说合劝好。

可是现在史书记下的,是上官仪'请废之’,那么唯一的可能:李治先提出要废掉武则天,而且不是今天提,应该提了有一段日子了,上官仪只不过附和。

废后不是一般两口子吵架、一赌气到民政局办个手续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皇上的面子、涉及到皇后代表的政治势力,更重要的:还涉及到皇位继承人。处理如此重大的政治问题,不可能头脑一热、几句话就拍板,事先必定有周密的商量和部署,李治这次喊上官仪来,不过最后的发动和执行。

之前商量的过程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但不难猜测,无外乎这么几个步骤:李治提出想法,上官仪劝合;李治态度坚决,上官仪服从;李治下达任务,上官仪琢磨怎么执行。从这个角度,上官仪不过新一轮废后运动中的许敬宗、李义府而已。

有一点不同:他没有许敬宗、李义府那么好命。

再看事情的发展:

'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关键时刻,武则天的情报系统再次发挥作用。李治这边刚准备行动,武则天那边就已探知消息。你说是李治太不小心呢,还是武则天太过能干?恐怕还是后者的可能性大一点。

这消息对武则天来说,不啻一阵晴天霹雳,而她的反应,充分体现出一个政治强人的魄力和智慧。

李治叫人拟废后诏书,这时就不是躲不躲得过去的问题,而是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面对险境,武则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胆怯,她选择和李治正面交锋。

但这事,光靠胆子大、敢跟皇上吵也没用。司马光一句简单的'诣上自诉’,完全体现不了其中的奥秘。

李治对武则天有意见,不是一天两天,武则天对这一点,也应该心知肚明。面对早晚要落下的刀子,她不可能没有准备,所谓'自诉’,就是表白,她准备已久的这番表白,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