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鳎皮,长相丑陋,却是鱼中'唐僧肉'?

箬鳎皮,又名舌鳎。俗称玉秃、鞋底鱼、龙利鱼、牛舌鳎、鳎沙、贴沙、拖沙。属硬骨鱼纲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本文指长吻红舌鳎、短吻舌鳎、半滑舌鳎等一类舌鳎,并非专指某一种舌鳎)。
箬鳎皮是笔者老家(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常见的一种小海鲜,或因少刺多肉,海鲜餐桌中从来不乏它的身影,可说老少皆喜食,人见人爱。箬鳎皮因规格品种大大小小,不一而足,所以有不同的叫法。

舌鳎,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为何,当地岛民称呼箬鳎鱼时,不由自主地加上一个“皮”字。据说箬鳎皮的鱼皮上附着大量微生物,有些人食用之后,可能会引起肠胃的不适感。更有渔妇厌恶其细密的鳞片难以刮除,索性硬生生将其“剥皮”食用。而在城市的市场摊贩上,又堂而皇之地写着“玉秃”,让人惊诧不已。
有人情不自禁地问道,“玉秃”是啥鱼啊?当你细细玩味其中的发音奥妙时,会恍然大悟:“箬鳎”与“玉秃”,不过当地方言音变耳。有卖家甚至打出这样的广告:“细麟玉秃,严重被颜值耽误的好玉秃。”看来世人“以貌取人”的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箬鳎皮一般体长约25~40公分,体侧扁,呈舌状。有眼一面被栉鳞,有两条侧线;无眼一面则被圆鳞,则无侧线。不见胸鳍,尾鳍尖形。一般常见的箬鳎皮有长吻红舌鳎、短吻舌鳎、半滑舌鳎等。东门岛渔谣云:“……黄鱼黄,带鱼亮,箬鳎眼睛单边生。”更有人心念口诀:“左鲆右鲽,左舌(舌鳎科)右鳎(鳎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箬鳎皮为何长成这模样?古今中外说法不一。西方传说是被先知摩西无意劈成半边的,而中国古人寄喻了美好的“比目”形象,犹如连理树、并蒂花、比翼鸟等爱情象征物。双宿双飞,比目而行,是何等的恩爱缠绵呢?
《尔雅》云:“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本草纲目》又云:“比,并也。鱼各一目,相并而行也。”左思的《三都赋》则曰:“双则比目,片则王余。”文学之想象,美则美矣,总敌不过科学的追问。《闽中海错疏》记载:“今闽、广以此鱼名比目。盖比目只一眼,必两鱼相合乃行。而此鱼独行,殊非比目鱼也。”
这样说来,箬鳎皮绝然不是比目鱼式的模范夫妻;只是两眼一歪,偏向一边罢了。所以,浙江人呼为箬鱼,淮泗谓之鞋底鱼,皆取箬鳎皮之形名之。至于福建人称鳎沙,或鲽沙、贴沙、拖沙,也是不难理解的,正能够说明箬鳎皮的生存状态与行为模式。不管贴沙,还是拖沙而行,一边的眼睛,自然慢慢移位。这些似乎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刚出生的箬鳎皮幼鱼,身体扁平眼睛对称,与其他鱼类并无二样。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两眼逐渐偏移,趋向同一侧,直到最后的姿态。它们喜平卧海底,避敌觅食。一旦游动起来,亦宛如箬叶浮动。经过长年累月的变态,其身体一侧自然白皙,而另一侧浑然而成砂石般的深色了。人们总感叹造物弄人,但不得不佩服生物进化之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小时候的箬鳎皮眼睛对称,与其他鱼类没有区别

图源:微博@盒马瞎操心

箬鳎皮在我国各近海渔场均可捕获,但鱼群不密集。在海洋捕捞作业时,多属兼捕的对象。其渔汛期,分夏汛与秋汛,以宽体舌鳎较为名贵,尤以夏汛所捕为肥美。我的童年时光,大多在金七门、八排门渔村度过,对推虾作业兼捕箬鳎皮,可谓记忆犹新。
那一年,酷暑难耐,渔民说海底快被晒焼(干)了。有一日,潮水刚开始退去,姑父收拾起多年未动的推虾网具,兴致勃勃地带着我奔向海岸边。一到潮间带,不知何时,但见姑父只剩下一条裤衩了。他在腰间系一根船线绳,把推虾网搁在拖桶上,趁着退去的潮水,拉着拖桶走向深水区。当走到齐腰深的潮头时,才猛然收住脚。借着拖桶浮力,他使劲把推虾网切入水中。当网具沉底,又顺势捞起。鱼网上抬,落网离水的鱼虾,惊恐万分,在底部网袋中活蹦乱跳。他艰难地转动网具的朝向,让我用撩兜帮忙把鱼获放入拖桶里。
这里面不乏有熟悉的小海鲜,如小白虾、海鳗等,但数量最多的还是两三指宽的箬鳎皮。从娘娘宫到黄泥沟头,一个来回,足足推行了两三个小时。他指示我走到膝盖水位的滩涂上,那种潮岸泥涂,含沙量极高。不但行走方便,简直如履平地,甚至可以小跑一段。等到眼见潮水返涨,姑父方才停止作业,宣告回转海塘坝。那次推虾作业的经历,使得箬鳎皮的“贴沙”形象,深深植入我孩时记忆的脑海,我甚至害怕一不小心踩到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