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学长说给学弟学妹的
真心话
大一过去一个学期了。
现在看看上大学之前自己写的文章《大学你将为何而来》多少觉得有一点年少轻狂的样子,就像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在进城之前小心翼翼地憧憬,然而又觉得还是有一份可贵的赤子之心吧。
《复旦大学校歌》MV
开学一个月,每天大约十一点睡,每天惴惴不安,甚至向学长请教过早睡秘诀。
学长微微一笑。不谈。
一个月后,十二点躺在床上刷刷手机,偶尔半夜三点与室友夜谈或者独自刷剧。
开学一个月,对社团活动十分热衷,大大小小的活动组织都去报名,乐此不疲。
一个月后,对甩来的锅时常头疼,骂几句自己当时脑子进水。
开学一个月,热情高涨,我要逛遍图书馆,读多少多少书。
一个月后,原来图书馆在这儿吼。
这一定不是我一个人的样子吧?或者是,我希望。
所以现在再回答一次“大学,你将为何而来”,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而我,也在寻找的路上,捡起一些东西,又放下一些东西。
给大学几个关键词,我想不可缺少的是:
开放、自由
学术、独立
大学半年,我绝对没有获得高中两个月的“知识量”。当然更好的是我能够多学点东西,但是我想这是不一样的吧。
大学里或许有一点“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理想教育的影子,我们自觉地想要了解一些东西,不自觉地放大格局。
你和室友也许谈论的不只有影星,火锅,化妆,也许还有人工智能与社会保障。
这是一个你可以看见很多可能的地方,你们可以谈论任何无厘头的问题,也没人会对穿着运动服对国际局势高谈阔论的你嗤之以鼻,或者对西装革履却讲着荤笑话的你不屑一顾。
这也许是我们变化中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再回头看自己高中时光的时候,或许早已经不是同样的感觉。也许不再为一次期末考的成绩闷闷不乐,不再那样纠结于考试的排名或者某个一直没弄清楚的知识点,也许更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我依然怀念,那样为了一点小小的波澜就觉得惊天动地的岁月。
若说高中给我最重要的东西,我想不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不是那些白花花的卷子,而是那种坚持,那个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努力把它做到最好的自己和身边那些陪伴的人,支持的人,爱你的人。也许,就是那份赤子之心。
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已经走过来,想用心告诉学弟学妹们:
大学,绝对是值得你们暂时放下一些东西,努力走到的地方。
希望你们都能走入最美的大学!
复旦大学
形象片
大学
你将为何而来
喝过无数碗鸡汤,从一叠叠试卷上踩过,如今,你就站在那门前,却觉得一切仿佛不真。
我们大多是这样的孩子,从小便知道自己用完的笔芯,废弃的草稿纸都是为了堆砌出某所大学的样子。
大学,意味着什么?
从前的我们知道,那是成功,那是自由。
高考完的那一晚,我们大多是放纵,嗨到凌晨,就好像高考落笔的瞬间,已宣告一切结束,那些岁月,好像都已经有了结果。简单说,我们自由了。
是,自由了。
当朋友圈、空间晒出一张张录取通知书,一篇篇青春感言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我们仿佛迫不及待给过去的生活划上句号,去他的呢。仿佛这十几年来的生活,全然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好像大学的我们,就一定能活出想要的自己来呢。
靠得太近的时候,反而容易迷惘。
那么,想要的自己是怎样的呢?
大学
该是找寻真我的过程
感觉毕业后的自己很多想法都已经不能让过去的自己接受。
一份恰到好处的幸运反而让人觉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很惭愧,自己曾是那样的“学霸”。
单纯的会考试的孩子,会看书的孩子,该是愧对那些羡慕的眼光的。
希望大学的自己,有的不仅是学识,更是见地。
从前的我也算是一个乖乖女吧,不只是在生活上,更是在思想上。我并不算一个父母说东,不敢往西的人,只是有些思想,不知不觉在你脑海中扎根。举个例,大学后你想干什么呢,不自觉的你也许会说,考研啊,读博呗。
但是你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读博呢?因为社会的大趋势吧,因为父母从小就这样告诉你吧。
很多因为,但是否有一个因为,是因为你是你,而不是那些人?我想最初的觉醒,我们要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在思想上开始独立。而思想独立的最初表现便是你开始独立于你的父母,你开始成为你。
客观来说,父母的生活背景与时代与我们谈不上天壤之别,但确实有了许多差异,时代的土壤孕育的是适合它的种子。想起某高校同学的一篇时评写道,“我们父母在经济时代已经被撇下”。不论那是否是事实,但我想那是趋势。最初的觉醒,就像是雏鸟刚走出它的小窝,才可见蓝天高远。
然而觉醒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膨胀。不论好坏,我想适度的膨胀总是好的,那是对自我的最初认识,只有膨胀,才可飞。但是膨胀过度,却是爆炸的毁灭性灾难。我们终要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狂傲走向知道自己知道的自重与谦卑。
大学
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年少时也曾写下诸如“自由是唯一的信仰”之类的句子,不错,自由却是我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曾想自己是不是在用十几年的不自由换来未来的自由。
但当你知道大学你可以无所事事,浑噩度日的时候,那是否是自由?
当你知道大学可以早起晚睡,忙碌不止的时候?那是不是不自由呢?
当你知道未来可能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时,又是否觉得自由?
所以,什么是自由?
我们终不能摆脱某些框架,无限制的自由即是黑暗,生,却也无所息。
所以我想,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却是最好的选择。
自由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选择的自由。
大学,你可以选择很多种生活方式,没有人来给你评定好坏。
所以,只要是你觉得好的,那便是对的。
我从未将自己的大学生活想象成埋头伏案的样子,从未将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成不变,努力去做一个学霸的样子。
但我想,若不曾为奖学金努力拼搏一把,若不曾好好泡泡图书馆,若没有一项喜欢的运动,若没有一场单纯的恋爱,若没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若没有为自己喜欢的社团费心经营,若没有深入体会所谓学术,或也愧对青春一场。
大学
成为有趣会玩的人
曾有大学生在获得某项荣誉时说道,为了它,没有好好打过游戏,没有谈过恋爱。
但校长说,若你能在获得这样的荣誉时也能够打打游戏,谈场恋爱,不是更好?
我想大学的最好的状态,便也如这般。既能朝九晚五,也能浪迹天涯。带上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这世间旅行。(大冰言)
大学
是一个找寻众我的过程
对于大学的“学术之独立,精神之自由”,我深以为然。
大学的我们,却应该为真理而来,为创新而来,为梦想而来。但我想,在大学的培养目标里,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等等,人文情怀始终是第一位的。
无论怎样,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怎样,都是为了人的生活更好。大学的我们,固然要找到真我,而这样的真我只是独我,我们要做的,还要在茫茫人群中找到众我。
或许我们的父母在经济时代已经真的被我们抛下,但也正如批判者所言,为撇下父母和同龄人而得意,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群人走得很远,远比一个人走的更快重要。
在一个能人和一个好人之间,我想我更倾向于去做一个好人。
我的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或者也算那个年代一个知识分子,考上大学的我回家探望,爷爷把我叫到一旁说,有出息的孩子就是这样,从小就能看得出来。
他递给我五百块钱说让我用来想办法捐献给残疾儿童,这是他的心愿,很多孩子生活不容易,希望尽力帮帮他们,他叮嘱我,暂时不要告诉别人,每一年他都要这样做,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约定。
回头想想,确实惭愧,也许我在知识上已经远超于他们,然而有些缺憾,是知识不能弥补的。
我想,这是众我的感知。
所以无论多高,是有一群人牵着线的,这样才稳,才远。你得记着那根线,记着那群人,方得安心。
……
想说的很多,只是想用此文,给自己的大学提个醒吧,或者再想起,还记得自己也曾是有这样想法的青年。
最重要的还在于:
你怎样去过?
切勿辜负了大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