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妭 |“中医”和“地理”

【首说明】

1.自2017年12月4日起,本公众号重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将陆续为大家奉献出他们(小火慢炖,精心烹制)的地理营养快餐。

2.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希望大家能在文后留言互动并转发推广。

今日话题
中医学的地理思想特色

“因地制宜”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是中国古代医学界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中医药学注重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古医籍,尤其是《内经》中很多内容具有地理特色,从整体观念出发,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物产不同,人们的居住条件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故发病也必然有异。

因地制宜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黄帝内经》中很重视地理环境与疾病的相关性,《素问.异法方宜论》有言:“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说明地理环境各异,物产不同,人们的居住条件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故发病也必然有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了我国五方气候的基本特点,即东方生风,南方生火,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

一、地理环境与体质

我国早在商朝就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到春秋战国时更是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大戴礼记·易本命》中提到:“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等,指出由于土质的不同,人体体质存在“肥、大”等差异。《内径》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详细论述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为因地制宜治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方之域,地处海滨,气候温暖,盛产鱼盐,故当地人们多食鱼类且嗜咸。鱼类性热,多食鱼则使邪留肠胃。咸走血,喜食咸则易使血脉擬涩。加之人们长年海上作业,致使皮肤黑而膜理疏,则热积于内而发于肌表,血脉运行涩滞,故易患痈疡。痈肿疮疡病在肌表,其治宜泻,血脉不利则郁热腐血化脓,故宜取砭石排除脓血。

南方之域乃阳盛之地,气候炎热,人们喜吃酸味及发酵食品。酸主收而阳主热,故度廣致密,易于积热。且南方地势低下潮湿,多雾露,易产生内湿。湿热交阻,久留不去,内着筋脉,导致气血运行不利,因此易发生筋脉拘挛、肢体麻木、痹痛。治宜微针刺之,其功能疏通经络气血,祛除湿热之邪。

中央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湿润,当地居民劳动强度小,生活安逸、舒适。过逸则血气运行滞涩,湿滞于内导致阳气不运,因此易发生肢体痿厥以及寒热病证。治宜“导引按跷”,其功能活动肢体,疏畅气血,通利经气。

西方之域,气候较凉,多风沙,人们饮食皆为多脂的酥酪骨肉之类,因此形体肥胖,肌膜致密,卫外抗邪力较强,六淫之邪不易伤人体表。但饮食失调,七情过激,则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故原文日:“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此处“毒药”总括药饵而言,凡治病之药皆谓之毒药。病既在脏腑而不在皮毛经络筋骨,则治法少用针刺砭石按摩,宜服药物以调治其内脏。

北方之域,地势高,气候寒,居民多住在山上,易受风寒;且常年以牛羊乳类为食,乳性属寒,因此内脏易于受寒 。 寒主凝敛,致气滞不行,所以北方之人容易发生脘腹胀满之类的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所以用灸法温经散寒。

例如,西瓜,性凉,水分大,产自新疆(新疆夏季炎热干燥)。我国东部地区湿气较重,所以产白术、茯苓、薏米、莲藕等祛湿的药材。南方地区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而甘蔗产自南方,甘蔗具有和中润燥,清热除烦的功效。江苏多鱼虾蟹,江苏也产紫苏,可解鱼虾蟹之毒。

与此类似,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加之经常食用牛羊肉,容易上火,所以有了斋月。与此类似,佛教发源于印度,是湿热的地方,所以佛教吃素,平和一下。

二、提出 “因地制宜”的治疗法则

“因地制宜”是源于 《内经 》的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 ·五常政大论》根据在西北寒凉之地多胀病,东南温热之地多疮疡的病变特点,提出了“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 ”的治疗大法 。该篇还云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 ;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 ;气温气热,治以温热, 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是说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易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是所谓的 “同病异治”,即同样发病,因地域不同而治法不同。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以用寒凉药治之,并可以用汤液浸渍的方法。气候温热的地方多内寒,可治以温热的方法,以加强内部阳气的巩固,治法必须与该地的气候相同,才能使之平衡无病,但必须辨别相反的情况。如西北之人有假热之冷病,东南之人有假寒之热病,又当用相反的方法治疗。

《素问.异法方宜论》在逐一分析了五方区域各自的地理环境、人的生活习俗、体质特点以及发病情况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治法 :东方之域 ,其治宜砭石;西方者 ,其治宜毒药 (泛指药物 );北方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治宜温针;中央者,其治宜按跷。因东方之人易患痈疡,其病在肌表,热毒血壅,故宜取砭石宣泄热毒,排除脓血。西方之人多内伤,宜服药物调治。北方之人多脏寒腹满,宜用艾火烧灼,以温经散寒。南方之人易生筋脉拘挛、肢体麻木,宜用针刺,以疏通经络气血,祛除湿热之邪。中央之人,生活安逸,易发生肢体痿弱、厥逆、寒热等病证,宜用导引按跷等方法,以活动肢体,疏通经脉气血。该篇还说:砭石的治法来自东方,药物治法来自西方,灸焫的治法来自北方,九针的治法来自南方,导引按跷的治法来自中央。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结合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出适宜各种不同病证的治疗方法。

综上可见,传统中医药学具有浓厚的地理思想特色,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变易的思维方式,充分考虑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药材功效有别、治疗法则要随之而变。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笔记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202011203 ♥东方:砭石疗法: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 ...

  • 异法方宜

    题释: 地域,不同 疾病,不同 治法亦不同 各有所宜 异法方宜 要点: 一. 本篇主要是论述了: 东.西.南.北.中央的 地理环境.生活特点.发病 等不同情况 二. 介绍了 砭石.毒药. 灸焫.微针. ...

  • 习师爷李道政 - 《砭经砭术与李氏砭法》笔记

    玉衡中医_杨施华已关注 0.392021.01.08 09:16:07 师爷李道政在山东中医药的授课 师爷带大家考<砭经>作者 师爷首先正本清源,提出来"砭"的真正意义 ...

  • 知治大体

    ​得病之情: 知治大体 学医业者,心要明 天地阴阳五行之理 始晓天时之和不和 民之生病之情由 了解病情 掌握治法 "大体", 重要的意义. 重要的理论 了解大局 掌握大局 了解病情 ...

  • 约妭 | “道德经”与“地理”

    [首说明] 1.自2017年12月4日起,本公众号重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将陆续为大家奉献出他们(小火慢炖,精心烹制)的地理营养快餐. 2.本公众号纯属公益,她的诞生与坚持,源于地理人对地理的热爱与执着 ...

  • 学习中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学习中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我们约在图书馆谈谈福柯和地理|圆桌星期天

    2018.04.29 14:58 IOE Library Group Study Room1 Theories for telling your story, not the other side. ...

  • 想约你用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的形式聊聊地理与教育【GEO谈天说地】

    本篇题图是编者用ppt模板制作 2019.9.12启用的公众号新头像 写这篇推送是想要寻找喜欢锵锵三人行与圆桌派交流形式.也在从事地理或教育行业的人,在周末进行一次与地理.教育有关的交流. 我将这个活 ...

  • 中医民间抄本欣赏《医事说约》

    中医民间抄本欣赏《医事说约》

  •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栖霞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有七个县市区与之相邻,海阳就是其中之一. 追溯历史,栖霞建县较早(1131年),而海阳建县较晚(1735年).两者正式交界,是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海阳县志>载:&q ...

  • 中医古籍 严氏济生续方 珍藏本 约成书于1267年

    中医严氏济生续方 珍藏A53本,完整版80多页(单面)的内容.<严氏济生续方>是宋代严用和撰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八卷,附补遗一卷,约成书于1267年.卷一为风.痫.头.眼:卷二为鼻.耳 ...

  • 中医古籍——严氏济生续方 珍藏本 约成书于1267年

    中医严氏济生续方 珍藏A53本,完整版80多页(单面)的内容. <严氏济生续方>是宋代严用和撰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八卷,附补遗一卷,约成书于1267年.卷一为风.痫.头.眼:卷二为鼻. ...

  • 《地理点穴传心》约成书于明末清初

    ·<地理点穴传心>,约抄于明末清初.传统堪舆文化认为,吉祥地往往是一块区域,而"穴"则是这块区域中最吉祥的那个点.据说生气就是在这里从地下冒出来的.风水"点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