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越读越觉得自己好肤浅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图片来源:网络

1/

今天是端午节。

有人说,这一天只能祝福端午安康,而不能祝愿端午快乐,我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找不到这种说法的可靠出处。

想来又是那些伪学者或者半吊子文化人的信口开河,遇到太多的只会用大腿和屁股思考的人,自然就不分青红皂白不明就里的东施效颦了。

东施效颦的人多了,随波逐流就成为常态,有时候,这种可笑的现象还会成为主流,往往混淆视听,以讹传讹,让谎言成为冠冕堂皇的真理。

谣言之所以传播的飞快,是类似的原因和道理。

2/

其实,传统节日演变至今,几乎都成了消遣娱乐吃喝享受的放假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之间互致问候,也无非都是早已流于形式的客套话而已。

端午节安康也好,端午节快乐也好,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安康,快乐,幸福,吉祥……这些美好的词,代表的也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论是端午节,还是清明节,不论是中秋节,还是重阳节。

美好的祝愿,只是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

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这样的仪式感远远要比在某个星期六或者某个星期日,在朋友圈用母亲和父亲这些词汇来胡乱的秀自己的孝心,更有意义。

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名为《端午》的唐诗,作者文秀是个僧人,其所处时代已是濒临灭亡的晚唐之末。

在国家将亡之际,诗人内心充满深深的忧虑。

端午节之所以被称作端午,到底是因为什么开始?因为屈原?

可是楚江江水苍茫,并不能洗刷屈原内心的不平。

这只是一个传说,可是我们有几人能明白其中背后的故事!

4/

这首诗特别简单,直抒胸臆。

用心的人会读出期间的沧海桑田,也会读出期间的所有无奈与波澜。

世事无常,只有一个僧人把眼光和心思放在这里,一个端午,因为一个僧人的感悟,因此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是天意。

我突然想到很多孩子,本来天意难违,却夭折于自己的父母或者祖父母。

一个没有脑子的父母,如何能培养出有脑子的孩子?

说得有点远了。

这是一个举国都宣扬正能量的时代,把路留给有思想的人,把路留给真正对自己子女好的人,而不是留给一个虚无的概念。

5/

早上,我亲眼见到一对父母,我们同时过马路,红灯亮起,那个父亲说,现在没人,咱们过去。

四五岁的孩子在母亲手里,好在母亲说,等绿灯。

在看着孩子父亲张狂过马路的间隙,我觉得这个母亲伟大无比。

6/

文秀是谁,没有人知道。

他在大唐王朝没落这一点,他用自己的诗歌记载了端午这一刻。

他也没有说太多,只是问了一个我们都想问却都没有直接问出的问题。

节分端午自谁言?

作为一个僧人,他何苦?

可是,他问了,他答了,他知道这个时代他无能为力。

我也无能为力。

7/

唐诗只是经典的一部分。

经典,被埋没的又何止这一首。

漫漫江水,昼夜不舍,可是,它并不能为屈原证明什么,更不能为屈原洗刷从前,谁也不能。

这些感慨,被文秀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我突然觉得这个人好伟大。

8/

晚唐,早已不是李白那个时代。

可是,唐诗的意蕴还在。

文秀终归是一个认同李白的人,他在这一天,用自己整个身心诠释了对大唐的理解。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是懂李白的。

<END>

最近文章:

19岁的李白,写出了满分作文

明天,我在考场外轻轻为你鼓掌

王昌龄高考中榜,李白新婚思故乡

李白写给孩子这首诗,读哭了

五月,每一天每一朵花都很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