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华:中国当代建筑为何“失魂落魄”?

2019年第163期||总第427期

艺海风│427期

中国当代建筑为何“失魂落魄”?

王长华

文殊院是安放心灵的处所

   文殊坊:

老成都的人文历史精髓

每次路过成都,如果时间允许,我都会到离火车站不远的文殊坊小坐一会。一来歇歇脚,品尝成都的小吃,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想再次瞻仰这座佛教名刹的法相庄严,感受此地的肃穆与宁静。

文殊坊以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充分体现着老成都的人文历史精髓。

文殊院里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确实,红墙之外是滚滚红尘,喧嚣的市井之声,而一墙之隔的院内,却梵音阵阵,钟声袅袅,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待安顿了疲惫的身心,用美味的小吃满足了饕餮的食欲,再学着成都人,要上一杯香茗之后,我却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

文殊院背后的现代建筑与其格调大相径庭

文殊院的面积并不广大,在到处高楼矗立的成都市当中,只能算是一座小小的“凹陷的孤岛”。但就是这座“孤岛”,却与四周野蛮地耸立着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颇有点遗世而独立的风骨。四周的高楼,它们的年龄,最长的也不过二十来年,但早已表现出一种老来的邋遢之态:鸟笼般的阳台上,堆砌着各种生活杂物;更为不堪的是,白色墙壁上黑乎乎的污垢,似乎要沿着墙壁流淌下来……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教授针对千城一面的建筑现状发表感慨说,在今天无论行走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满眼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楼房——看起来很现代,但却千城一面,毫无创意。大城市如此,连小县城也是如此;办公楼如此,连住宅小区也是如此——楼房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公寓像鸟笼子一样,缺乏个性的美感,一点也不“中国”。

这就是中国近年来持续高温的城市化过程中,快速生长于中国各个城市,又快速地被时代所抛弃的所谓现代建筑……它们的最长寿命,也不过就是20来年。

而在蜀都存在了上千年的文殊院,却仍然还是人们心灵的寄宿所:超拔脱俗的出世者在此地诵经、参禅、打坐,修炼身心;世俗的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摆龙门阵,打小麻将……美味的小吃、喷香的酱菜,使人流连忘返……

至此,我突然悟到,建筑,不仅仅是供人栖居的处所,更是芸芸众生安放心灵的地方!

上海外滩建筑  王路  摄

   上海外滩:

外在的奢华与高贵的品质

2011年春季,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的季节,我在上海外滩边上,徜徉徘徊,思索良久。

每一座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建筑,上海呢,竟然是外滩,这多少令人感到有些例外。其实,外滩的灵魂,就是一座座西洋风格的建筑。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各个国家的银行。我贪婪地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各个建筑的近景、远景、侧景,直到相机电量耗完为止。

外滩建筑多为多层和高层建筑,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浦发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还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呈现世界各国建筑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苏州河外白渡桥,南至中山东一路金陵东路的这一片建筑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段的街廓建筑讲究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有英国式的、意大利式的、法国式的、西班牙式等等。譬如,当初惠罗公司的新折衷主义风格,汇司公司和礼记洋行的新巴洛克清水红砖墙及扁平连续券,汇中饭店相间的红砖白墙和印度式侧向柱廊,沙逊大厦的美国装饰艺术造型和绿色穹隆顶等,都凸显建筑个性。

东方明珠建筑群  王路  摄

这些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西方建筑,为何在百年之后,还让人如此着迷?除了造型、外立面的装饰与精美的浮雕,与中国传统建筑大相径庭之外,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这些百年建筑,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但却没有表现出老迈之态,仍然散射着雍容华贵的风韵,令人肃然起敬!而波光粼粼的黄浦江对面,以东方明珠为标志的新上海地标性建筑群,却在满身的珠光宝气和色彩的光怪陆离之下,多少显得有点俗味和土豪之气!

我并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而是近距离地两相对比,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以上想法。

由此看来,建筑,是有着人格的!

甘肃临夏八坊十三巷砖雕  王路  摄

   八坊十三巷:

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如果说上海外滩建筑群是西方建筑投射在东方的缩影的话,那么,与上海相距几千公里的遥远偏僻的中国西部,一个名叫甘肃临夏的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中国民居建筑的孑遗!一幢幢散射着古色古香的砖雕建筑,不啻是传统建筑审美情趣的浓缩!

临夏八坊十三巷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这些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多民族特色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民众的世俗生活图景,堪称河州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这儿,平静地、和谐地存在着原汁原味的大旮巷、拥政巷、铁家巷、沙尕楞巷、仁义巷、王寺巷、专员巷、石桥巷、坝口巷、大南巷、小南巷、细巷、北巷等十三条街巷,“六横七纵”的格局完美,气势非凡,不可多得。

八坊十三巷古街保护区资源,在甘肃全省屈指可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甘肃全省更是寥寥无几。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有纯朴的人文和民俗,有保存较为完整的26院古典建筑群。

漫步在“八坊十三巷”中,但见一个个头戴纱巾的穆斯林妇女,脸上洋溢着平静和安详,在酱牛肉的香味中,在盖碗茶的氤氲气氛中,徜徉在石板铺成的小巷之中。而或宽或窄的店铺里,则时不时冒出一柄柄五色斑斓的花纸伞。仔细看那图案,则牡丹花居多。而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又时有听闻。

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真使人疑惑,这是穿越到了哪个时代?只有从孩子们的现代服装、巷里随处停放的电动摩托车和店铺牌匾上所写的“茶点、咖啡、烧烤”等字样中,你才会猛然从梦境中醒来,原来这里也是当代!

报告文学作家吴志云先生在实地采访了“八坊十三巷”之后感叹说,这里处处流淌着临夏历史传统文化的浓浓汁液。“真没有想到,遥远的大西北临夏,保留着如此完整的古街巷;真不可思议,隆冬夜晚的八坊十三巷,有着这样美妙的景色!”他由衷感慨道,我的故乡江南古城,几乎与临夏古城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积淀。然而,因为“过急、过快、过度”的城市建设冲动,乃至“无规无矩无序”的任性开发,造成了如今的一声叹息:古迹湮没无影,文化符号无踪,乡愁寄托无着。

一位江苏游客感慨说,今天我一走进八坊十三巷,满目皆是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砖雕墙面,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古式建筑,一件件记录历史的古玩藏品,让人感受到大中华文化的博大、大西北风俗的别样!像八坊十三巷这样的具有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显著特点和亮点的新景点,必将引发新一轮中华文化寻根、寻脉、寻趣、寻乐的热点!

至此,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建筑,原来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安宁,摒弃当下世俗的烦嚣,安放现代人躁动不安的灵魂!

圆明园建筑残骸  王长华  摄

   圆明园:

东西方交融的“宁馨儿”

如果说上海外滩建筑代表了典型的西方特色,甘肃临夏的八坊十三巷是中国特色建筑的缩影,那么,圆明园则是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特色之后所产下的“宁馨儿”。

己亥年初冬的圆明园,虽然园中的自然景象,已不能和春夏之季相比,但仍然有如织的游人,在银杏树金黄的落叶中,采撷一片晚秋的纪念。

我暂时隐忍了对于圆明园惨痛历史的感喟,而是想进一步弄清楚另一个问题:作为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产物的皇家园林,她的杂交基因,是否和人类一样,具有独特的优势?

就在园中漫步时,我突然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园中的“西洋楼”为我回答了这一问题。

西洋楼本身并不是地道的西方建筑,而是传教士为迎合中国皇帝好奇心而产生的作品。其主要意义在于它“是自元末明初欧洲建筑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也是首次将东西方两个建筑体系和园林体系加以结合的创造性尝试”。它是对欧洲巴洛克风格进行的一次本土化尝试,沿用了自宋代就已经成体系的石作技术,对西洋风格的建筑装饰理念进行了新尝试,并且引入了全新的装饰题材,将巴洛克风格自由的装饰理念与中国传统的装饰理念予以融合,形成独特的华丽装饰风格,是为中国巴洛克风格之鼻祖。

西洋楼的建造,一方面反映了清帝国统治者观念上的某种变通,体现了清帝对西方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包容与接纳;另一方面,出现在皇家御园内的成规模的西式园林,因真实地记录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而显得十分珍贵,同时也证明了两种园林文化在当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西洋楼的诞生,促使中国出现了更多砖石结构的仿西式建筑。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影响了一批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建筑,甚至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

圆明园罹劫后,中式园林建筑几乎荡然无存,而西洋楼建筑因是砖石结构为主体,相对耐于保留,遂成为整个圆明园建筑遗址建筑遗存最多的地方,西洋楼无形中反倒成为多数人心目中的圆明园形象,而事实上这是对真实历史的一种误解。

北京察院胡同叶氏宅院

   北京四合院:

蕴涵着中国诗词的意境

李清良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风俗和审美,比任何文字的记录都要更直观更真实。一墙一瓦,一砖一石,一园一亭,一楼一城,都是在记录历史,诉说着历史,体现着人文。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居移气,养移体”,意思是生活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气质和身心健康。

建筑,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为一个人生命色彩的底蕴?我们从当代著名词人叶嘉莹先生身上,寻找到了这种可能。

首先是,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的邓云乡教授在《女词人和她家的大四合院》中写道:

中国诗词的某些感受和中国旧时传统生活的感受是分不开的。“庭院深深深几许”,“雨打梨花深闭门”,“更无人处帘垂地”……这种种意境,只有在当年宁静的四合院中,甚至几重院落的侯门第宅中才能感受到,在西式房舍甚至在几十层的公寓楼中,是难以想象的,叶教授所以成为名闻中外的学者、词家,原因自然很多,但我想察院胡同那所大四合院旧时的宁静气氛,对她的影响一定是很大的吧。

作为回应,叶嘉莹先生在《我与我家的大四合院》一文中认为:“我家故居中的一种古典诗词的气氛与意境,则确曾对我有过极深的影响,这所庭院不仅培养了我终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也引领我走上了终生从事古典诗词之教学的途径。”“我当日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没有其他生活的体验,所以我家庭院中的景物,就成了我主要写诗的题材。”“我自己,作为这所庭院的一个后人,生于斯,长于斯,我的知识生命与感情生命都形成孕育于斯,我与这一座庭院,当然更有着说不尽割不断的、万缕千丝的心魂的联系。

叶嘉莹先生

读完这则“词林趣话”, 我们不禁对北京四合院,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产生了某种诗意的联想。当然我们不能说,只有住在四合院里,才能营造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但至少是,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词人,在她的词作里,一定渗透着这种温润的古典建筑的生命气息。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野蛮地生长了一大批所谓的“现代建筑”,它们极为快速地生长,又极其快速地“老去”!由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城市化,一切都来不及思考,不容你沉淀,于是,才有一大批“垃圾建筑”,横行于当世。它们不讲造型,不懂装饰,就像小孩子堆积木一样随意而且任性。它们既没有继承中国的优秀建筑传统,更没有领会西方优秀建筑的精髓,这使得大量的当代建筑显得“失魂落魄”,既失去了东方之“魂”,又缺失西方之“魄”,显得极其粗鄙而又自以为是。

李清良发问道,什么叫中式建筑?今天还有多少配称为“中式建筑”风格的房子?现代化的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如何有机地融合,既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又找到传统与现代、优雅与时尚的平衡呢?能不能借由建筑这个切入口,共同来回望我们的精神家园,亲近我们的传统,在拥抱世界的同时,也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多一点温情与敬意?

到停下快进的脚步,慢慢地回首我们来时之路的时候了。

你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想到多远的未来,建筑也是如此!

这种堆积木式的建筑在中国各地随处可见

王长华,甘肃陇

西人,中国报告文学

学会会员,甘肃省作

家协会会员,甘肃省

杂文学会会员,现供

职于一家媒体。

艺海风

题签:魏新河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事隔160年,圆明园成功“复原”了!网友纷纷表示这也太震撼了吧!

    上个月,圆明园发布了关于园区的365张老照片. 那些落满厚重尘埃的记忆,再次涌现眼前.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所皇家别院离得太遥远. 不能说毫无瓜葛,至少牵连甚少,大概就像身上一块不可言说的胎记吧. ...

  • 秋游圆明园——走进圆明园展览馆

    作者/临海凭风 除了"方外观",讲解人带领队伍去了圆明园的展览馆,我也跟随讲解人去了.圆明园的展览馆位于圆明园西洋楼前,建于1979年.该馆有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影视录像,有按原貌 ...

  • 国家5A级景区---圆明园遗址公园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之西洋楼景区西洋楼是一片欧式园林建筑的俗称,在长春园北部.由西人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建筑.1747年(乾隆十二年)筹 ...

  • 北京圆明园:正觉寺

    这是展室中的重点,展现了大水法宏大的场面. 水法是喷泉的音译.史载,"大水法"在乾隆二十四年修建完成,此物运转起来,"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 ...

  • 艺海风||王长华: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三)

    2019年第83期||总第346期 艺海风│346期 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 --蒙元开国文臣集团中的郝经 (三) 王长华 班师之议  再进良言 忽必烈会合兵马渡江,包围了鄂州,正在此时,却接到 ...

  • 艺海风||王长华: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

    2019年第81期||总第344期 艺海风│344期 能行中国之道  则中国之主也 --蒙元开国文臣集团中的郝经 (一) 王长华 郝经雕像 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军国庶事.此后,"征 ...

  • 王长华||伟大的文明是兼容并蓄的

    2021年第034期||总第673期 艺海风│673期 伟大的文明是兼容并蓄的 文/王长华 西北大学原校长张岂之先生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 ...

  • 王长华||清凉世界

    2021年第043期||总第682期 艺海风│682期 清凉世界 王长华  文|影 南五台景区已被确定为"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如果说坐落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下的"五台留村& ...

  • 王筠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2017》提名艺术家

    1969  生于天津 现居邯郸,自由艺术家 记忆符号之风景系列8  2016  综合材料  50x35cm 记忆符号之风景系列7  2016  综合材料  50x35cm 记忆符号之风景系列6  20 ...

  • 王赞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2017》提名艺术家

    1970 生于江苏徐州 1990 毕业于常州纺织工学院美术专业 现居徐州市,徐州市油画学会会员 教堂  2018  布面油画  70x50cm 池塘边的花  2018  布面油画  80x60cm 风 ...

  • 王长华||千年鹿苑 浴火涅槃

    2021年第062期||总第691期 艺海风│691期 在废墟上兴修一座建筑,在当今时代,这并不很难:而在人心的废墟上重建信仰,却是困难重重.但佛家说,只要发下宏愿,那么,普利一切众生的善愿,都会得到 ...

  • 王长华 ‖《古今乐游原》跋

    作 者 风 采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1968年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双本科学历.1994年,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兰州大学法 ...

  • 王长华||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康仲英的牡丹文化情结(上)

    2021年第065期||总第694期 艺海风│694期 原产于美国,从日本引进的牡丹品种"海黄",一年能开两季花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康仲英的牡丹文化情结 (上) 王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