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温儒敏:对长课文难课文的思考
对长课文难课文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 温儒敏
关于长课文和难课文的教学问题,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学生某一个学段普遍的认知水平编排的,但在课文的学习中,可能有难有易、长短结合,就是说每个学段不是每个水平一刀切,可能是难易结合、长短结合,这样做可能更有弹性,也适合大面积使。大家自己去选择去调整,要根据各自的学情来做调整,不要一个模式一个方法包揽所有的课文,要实事求是,长课文少讲一点,让学生以读为主,难课文可以将水平、要求放低一点。这些在教材中都是有明示的,相信老师们借着会议带来一些经验来分享。
>>>>>>>>>>
会议前,我看了几节课,但是有几个看不清楚,也打不开。
看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在三年级确实有点难,但是学生大部分能读懂,安徒生童话好多在二三年级就开始读了。我看了新疆的老师讲这节课,他不断向学生提问,每一句话都是提问,但是学生全都可以一致的回答,学生能回答,可见学生自己学习都懂了。我想我们不要那么多提问,提一些大家可能不太懂的,全部都是懂的,还提问什么呢?
像这样的长课文,特别是童话,没有必要每一段每一句都讲得那么细,要求学生一口气读下来,七七八八能懂,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有的老师再问这一课立意是什么?是黑暗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吗?不是的!它是表现幸福生活的追求的?也不见得是。不一定要给童话提起思想意义,童话就是孩子们的故事,孩子们的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属于孩子的作品,是吸引和鼓励孩子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童话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对孩子来说,不光是语言运用能力,是对思维训练,包括逻辑思维,高年级多一点,中低年级最多的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审美的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的是贫穷,饥饿,寒冷,孤独,无助,黑暗,这些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缺少实际的体验的,有必要让他们有所体验,现在孩子体验过这样的东西吗?
让他体验,就是展开他们想象力,所以这一课让孩子们大致能读懂,扫除字词句,阅读中的障碍,主要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想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贫穷,饥饿,寒冷,孤独,无助就可以了。为什么这点需要感受呢?因为小孩随着智商、情商的发育,不能只是美好,也让他体验人世间也可能有这些并不美好的东西,世界上也有很辛苦、很可怜的人,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如果一定要有立意的话,我想就是这样,一个培养想象力,体验不同的生活,再一个就是要有同情心、怜悯之心。
>>>>>>>>>>
《小英雄雨来》比较长,但是不难读,教材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家是不是样安排呢?不一定都要有预习,课上稍微讲几句时代背景,然后安排学生自己读,主要是默读,然后把比较难读的字词句梳理一下,其实在习题中有两道题,一个是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说说你的阅读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情节,是一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题,欣赏河的景色,让学生练习怎么抓景物特点,怎么描写。这些活动都能在课内完成,没有必要全部由老师来串讲精读,这是传统课文,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我们那个时代对战争、抗战有所了解,但是现在孩子还是不一定了解,所以上课的时候适当交代背景、抗战的是必要的。
>>>>>>>>>>
《红楼春趣》这是《红楼梦》里面的一小节,把这节课安排在小学,主要是让小学生对《红楼梦》有一定的感性了解,我看到景山学校的老师讲这一课,讲得非常好,他设计和提问都是孩子们学习这课需要掌握的,他提问不是“对不对呀?”“好不好呀?”不是这样,他确实针对孩子们不太了解、不容易掌握的,引导性的提问,问题导向,比如说《红楼春趣》“趣在哪里”?让学生去了解。“宝玉为什么不去踩美人风筝”?这个其实很复杂,是宝玉对女性的,当然给孩子们不能讲这些东西,点到即止。“宝玉给大家的主要印象是什么?”这个景山老师是边读边想边提问,让大家各抒己见,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一课是比较难的,最后归纳成两点:一个关注情节,一个聚焦人物,当然这个有点大,但是确实教孩子们如何读小说一般的方法,而且最好的是引申到《红楼梦》这么有意思,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就达到了目的了。
>>>>>>>>>>
《好的故事》选自《野草》,鲁迅的《野草》是最难懂,但是也是最美的作品,需要很高的鉴赏力,虽然《好的故事》好像比较容易懂,其实这节课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挺难的。
加上他的语言,回头来看,这节课确实不是非常适合放在小学,但是这样放,我想让孩子们接触一点鲁迅也好,就要降低点要求。
这是个散文诗,主要是鲁迅他对故乡的回忆,是用梦的方式呈现。其中写到那些有趣的山水,美丽的山水、花木、人物,各种各样的精致,都是梦中的,或者是回忆中家乡的景致,就像一个一个个镜头呈现,在重复,在叠现。《好的故事》是没有故事的,是一些画面,其实是一种高明的写法,有点印象派的写法。
比如说写水中的倒影,那些村姑、茅屋都往云里面飘,这个梦境,是光色的交织,有点类似印象派的涂画,对学生来讲,不一定要这样去讲,老师要掌握、要理解,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这课比较多,因为鲁迅的语言用的是比较陌生化的,不完全是我们普通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所以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
那有的老师问,是理解作品基本内容?还是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呢?我想两个都重要。前者是基础,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是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理解。没有必要非要非要寻找主题思想教育意义,这里面没有思想教育意义,就是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但是你一定说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但是有点牵强,这是鲁迅写自己的情诗和感情。
所以这课很难的,小学语文有很多是文学类的课文,除了通常讲的听说读写,一定要注重关键能力,基础知识。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但是有一点是我们教学中注意不够的,就是审美能力、想象力,也就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我们知道思维有逻辑思维,比如数学就是在培养逻辑思维,但是语文除了逻辑思维以外,他还要培养直觉思维,也就是我们说的第六感观,形象思维、想象力、审美的能力,这和我们好多家庭安排孩子们去唱歌、去弹琴、学习乐器是一样的,他是为了培养审美的能力,是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所以我们讲立德树人,除了让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受到教育,还有就是全民教育,就是说除了理性,还需要有审美能力,小学生想象力、直接思维。
我们教了那么多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童话,要培养直接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不完全是概括分析,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
这是文学教育的特殊功能,我们学语文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去阅读童话、诗歌、小说、故事等等。学习了这些类课文不是为了找童话故事来学,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童年生活的需要,小孩为什么需要故事童话?就和为什么需要游戏一样的,就让他们玩,不完全是打发时间,就是思维的训练。比如说两岁的小孩,搭积木,他在一边搭积木一边会展开想象,这个房子、这个公主、这个王子,小孩子思维能力是一种展开,这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一方面是对人是潜入教育,再一个是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学习生活需要,也是为了他们这段生活的需要,人生是不能重复的,所以我想游戏、读童话、读一些文学作品,我们语文课担负着这些功能,就像教给孩子们怎么玩似的。阅读童话、阅读文学作品,对孩子们来说,就好像是吃饭和喝水。童年是人生不可重复的阶段,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他不完全是为未来做准备,本身就是美的一个过程,应该好好的珍惜,时间很短,所以语文课就想这个问题,在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方面,特别是提高他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发挥其它任何一课都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小结一下,长课文怎么教?教无定法,不一定像我们很熟练地轻车熟路的讲那些短课文的教法,可以降低要求,放开一点,相信孩子们能读懂,帮助他读不懂的地方。
>>>>>>>>>>
我听了几堂课,各有特点,但是我也有期待,我觉得他们存在的某些毛病,就是教师讲的多,特别是问的太多。几乎每一句话都是问的,密度太大了,学生很累,我在录像中看的,这都是表演性质,看着学生都是很累的,还不不如让学生去自己读,然后集中做点活动,老师讲讲,解决一些阅读中方法上面的问题,注意四个字:是“一课一得”,一课不能有太多的要求。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孩子们怎么去阅读童话?就是尽情想象、体验你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想象和体验,这就是一课一得,读童话就要沉浸其中,不要破坏孩子们的感觉,现在掰的很碎,把这种感觉都破坏了,难怪他不喜欢。
《小英雄雨来》这样的课,不是童话了,它是故事或者是一个报道,教材要求默读,尽量读快一点,那这就是一课一得,默读的方法。
《红楼春趣》主要是见识一下《红楼梦》,知道有这么一部书,感觉一下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但是每个人都写的很有生气。当然,像《红楼春趣》里面还有知识,我看前面老师没有讲到,就是它不是文言文,是古代白话,现在孩子也能读懂,但是有些用词和现在不太一样的,这些可以适当讲一讲,很有味道。这就叫“一课一得”。
>>>>>>>>>>
现在的问题,就是多数的课,掰的太碎太细,学生整体阅读和让学生整体印象比较少,我看有些课没有必要预习,课上去读,印象就好了,而且老师们普遍有一个心理,也可能是考试吧,生怕不懂,我看你们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了,其实他懂的,一篇课文能读懂七七八八就可以了,现在四年级的学生读懂《西游记》有什么难的?有些字都不认识,我说到现在我好多《红楼梦》中的字都念不准,不一定认识,但是我读了好几遍,我四年级就读了,不要生怕孩子们不懂,现在我们的课主要是问的太多。活动太多,就有点密不透风,这个要改改的。
第二,多媒体运用适可而止,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孩子们静下心、闭上眼睛,去想象小女孩的那种孤独、寒冷、无助,饥饿,用一分钟,可以吧,总比在多媒体上画小人,这样破坏了文字的感觉好。用文字来展开想象,和直接看多媒体视频是不一样的。语文课要减少多媒体。景山的老师课讲得好,多媒体运用的也比较恰当,他自己也买了书,令人赞佩,自己也板书,现在好多老师不会板书。
第三,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普遍性,就是课堂用语,老师用什么样语言来上课?是用朗诵腔呢?还是用比较平时的语言上课,课文的朗诵可能有些腔调,节奏等各方面,但是用讲话为什么要用朗诵的语言呢?这个小学语文中我听了好多课,那种朗诵的腔调,也许课文朗读时可以,但是平时的用语没有必要的。还有称呼上,可以看出来。老师们说“孩子们”,不好,你就说“张三”同学、“李四”同学,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一个集体,点他的名“张三”,“李四”来回答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前不久我的新浪微博上我发了这么一段话,引起了几十万的评论,我念给大家听听:“为何许多老师一上讲台就不正常说‘人话’?总是带一种朗诵味的腔调呢?”这种现象在小学、初中更常见,可能因为这样上课才有派?或者是追求领导风格,或者模仿电视主播、或刻板的评论员,很多学生平时说话挺正常的,甚至很生动、有味,可是到了公开场合讲话,也都变成了“语文,这是语文腔”。这是语文问题,应该用语文课的课堂语言,真切一点、套话少一点,特别需要的朗读一般也不要拿腔拿调,语文的功能之一就是思维训练,套话和“语文腔”意味着不过脑子,是语文的悖谬。我说的比较厉害,但是我帖里接到大部分网友回帖:说有时候一听小学有些上课,就说鸡皮疙瘩掉落一地。这也太夸张了,但是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就是说我们课堂语言要亲切一点,平易一点,这样更接近学生,让我们制造一个更好的、更活泼的、更开放的课堂氛围,这本身也是一种语文。
我就讲到这里,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录音整理于温儒敏全国研讨会讲话
转自:書魚者(ID:gh_a6b2f192811d)
编辑:水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