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失眠以及烧烫伤出现心悸烦躁惊狂之千古奇方:桂枝救逆汤!
仲景惊狂分两类,
不外瘀血与痰饮,
瘀血用汤下瘀血,
痰饮桂枝救逆汤!
~~张胜兵
瘀血引起惊狂用下瘀血汤,已经在本公众号名为“西医认为狂犬病必死无疑,而中医却用这个千古名方出奇制胜”的文章论述详尽,今天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惊狂的另一个病因:痰饮。有关痰饮引起惊狂的内容请看以下分解,当用桂枝救逆汤!
《伤寒论》:一二五、“伤寒”,脉浮,医以火追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在火灾现场可以煮这个汤来救人。救逆时去芍药,因为芍药味酸收敛,会减缓回阳的速度。
桂枝救逆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蜀漆为常山的嫩枝叶,苦辛温,有毒,有驱痰作用。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因此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亦属外邪内饮之证。
【歌诀】桂枝救逆治狂,痰饮阻滞津血伤。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来敛阳。
“伤寒,脉浮”,应麻黄汤发表,结果用火去发汗,病人出现“亡阳”,即表虚。阳卫外固内,因为有阳,里面的津液才不会流失,现在硬用外热去攻它,毛孔打开,亡阳的现象“必惊狂”,焦虑害怕恐惧,“起卧不安”。
中医治疗失眠有很多处方,西医用安眠药治疗失眠,后遗症是焦虑,人会很忧、烦恼,然后西药再开抗忧郁的药,副作用是很开心地去自杀。所以不一定从火场出来才用此方,只要有起卧不安(失眠)、焦虑、情绪不好,只可以用桂枝去芍药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牡蛎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劈,蜀漆三两洗,去腥。
桂枝走肌肉到皮肤表面,蜀漆去痰的力量很强。人的津液正常在肠胃里,遇到火,一部分津液跑到皮肤表面,因为速度太快太热了,马上起水泡。一部分津液堵在中焦,津液离开正常管道,堵在横膈膜的下方以后,马上化生成痰。受惊吓时也容易痰涎壅塞。蜀添是一种漆树皮的内层,把烟烧掉才能入药,烟有毒,现在市面用常山苗(蜀漆的苗)代替。
常山苗
【神农本草】蜀漆味辛,性寒,有毒,为驱痰截疟要药,主袪老痰积饮,引痰上行使吐下行使下。
龙骨牡蛎是收敛的药,从内来收皮肤水泡,同时能利水壮肾阳,牡蛎能收浮阳,因为病人惊狂、起卧不安,就是阳浮在头上面了。桂枝汤健脾阳,让脾正常运转,芍药会让桂枝变慢,故去芍药。
用量及煎煮法:
桂枝3线,炙甘草2钱,生姜2片,大枣12枚,牡蛎5钱,龙骨4钱,常山苗3钱。九碗煮三碗,去滓,温服一碗。
外敷:中医用硫磺、大黄、麻油配在一起,如果是皮肤红肿这药就可以了;起水泡加菖蒲,菖蒲是皮肤表面利水大剂,烧成灰加入;化脓代表变成湿,加白术;发炎了加黄芩。西医把硫磺跟膏药制成硫磺膏,只能去热,不能去水去湿。为什么要去水?因为水绷久了,皮肤会绉掉留疤。
小结:
·伤寒时,绝对不可用火去发汗;
·火灾现场用此方;
·本身无火劫,吃了安眠药、抗忧郁药后出现惊狂、坐卧不安、失眠等副作用,用此方。
《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解读〗伤寒脉浮,治疗应当考虑用麻黄汤发汗,而医者用火烤、火熏、火灸、火针等强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造成大汗出、亡津液,不但达不到解表目的,而且因汗出多而上虚,造成气乘虚上冲,并激动里饮上蒙清窍而发惊狂,以至卧起不安等症,此时治疗宜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按〗《伤寒论》第119条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是论述惊狂的成因;本条是详述其证治。伤寒本是表热证,用火逼迫汗出,火能助热,使热更盛,同时造成气冲饮逆,因而形成惊狂奔豚等症。
本方能治疗因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特意把本方命名为救逆汤。这里要特别注意“亡阳”2字,这里是指亡津液。后世一些注家认为是亡心阳,并认为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冷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
惊狂的发生,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这些解释很难自圆其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可见《内经》、《难经》把狂归因火热盛。
而《伤寒论》则归结为亡阳。两者概念相反,如果不从两者有着不同理论体系来理解,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2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解读〗火邪,是指有表证时,用火烤、熏蒸、火针等逼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如同外来火邪一样使人致病。
《伤寒论》第116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这是对火邪的说明。
〖按〗火邪可使津伤、亡阳,因此这里只提火邪,是简略了惊狂、心悸、卧起不安等症。
【讨论归经】本方证因火劫致津伤入里为阳明热而惊狂。分析药味组成,牡蛎、龙骨敛汗、镇惊,主治在阳明里;蜀漆苦温,主治在太阴里。故本方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其辨证要点:外有表证为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急性热性病治疗不得法,或慢性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等症,皆可出现本方证。
胡老曾治验1例: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2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此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化降逆,予救逆汤加减: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结果:上药服3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6剂,纳增,眠好转,继服10剂,诸症皆消。
王某,女,26岁。
因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烦躁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脉寸浮,头痛,表阳证。脉弦滑,舌苔白腻,喉中痰鸣,里有痰饮。惊悸,心慌,烦躁,失眠,纳差,恶心,痰饮里停上犯。
综合分析:此外邪里饮郁久上犯,爲救逆汤加半夏、茯苓方证。
处方:
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4枚,半夏12g,茯苓12g,生牡蛎(同煎)15g,生龙骨(同煎)15g
结果:上药服3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6剂,纳增,睡眠好转;继服10剂,诸症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