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窃得之果 其味不甜

编者按:

“自主写作,合作欣赏”的写作教学实践,是编者多年的坚持。本学期,编者从高三下来,执教高一新教材。新教材新高考,又是改革的际遇,我又旧瓶装新酒。学了第六单元“学习”主题议论文,特意推出常德市一中520班几篇学生习作,献给战斗在新教材一线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

窃得之果 其味不甜
常德市一中520班  尹喻涵
学习就像在果园摘果,学习的过程也就像是等待硕果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并且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可也有人缺乏耐心和毅力,总是想方设法地窃取他人的,是谓抄袭也。他们中大部分人非但不感到惭愧,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孰不知,窃得之果,其味不甜。
窃得之果味不甜,何也?其因之一,在于窃者之无受劳作之苦,硕果的成熟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硕果在长成之前必定经过其播种者日以继夜的辛勤劳动——为了培育出如此硕果,其播种者也许历经了千辛万苦,他也许失败过,向他人请教过,正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尝试后,他才成功得到了满园硕果,这其中的奥妙又岂是窃者单从一颗小小果子里,尝得出来的?只有其播种者才知道这样一颗果子的背后,凝结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品出果中之甜。
窃得之果味不甜,其因之二,在于窃者难以认真享受。窃得的果子固然易得,可三两口吞下,味没品足,便已尝尽。过段时日,回过头又想品尝时仍不懂播种之法,又只好故技重施,再去窃果。这样反反复复,再美味的果子在口中也无心品味,只觉索然无味了。反观播种者,手里的果子吃完,伸手就能再从树上摘到,反复品味由勤劳得来的硕果,才能品尝到或者说享受到其内部真正的甜味。若仅如窃者偷果用以果腹,而不认真品尝和享受,是永远尝不到其内部之甜的。
“窃果”行为,定然害人害己,那么我们又要如何避免这样的行为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首先我们要做便是学会思考。所谓不应窃果,并非是说他人的成果之于我们毫无用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其实并非是成果,而应去关注过程,向他人请教种出果树的方法,即请教解决困难的思路,若只是一味地抄袭,照搬他人的答案,不加入自己的思考,那么就永远难以享受到硕果带来的甜。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救国之路时,也曾照搬过苏联的经验,当然随后他们便尝到了苦头,在几经波折与数次失败后,他们才意识到,别人种果子的方法不是不能乱用,每片土壤性质不同,得加入自己的思考才行。这对于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勤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至少,下次再想吃果子时,可以自己去摘,而不用去窃取了。
在日常学习中,抄袭固为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可抄袭过后,浪费的是光阴,得到的是虚无。正如窃得之果,几口下肚,索然无味。再环顾满园荒芜,唯剩叹息。我未见其明也。请谨记:窃得之果,其味不甜,种得之果,方才津津有味。
点评

常德市一中520班  高涵迪
此文是以批驳抄袭为旨而作的议论文。通篇都将抄袭比作“窃果”,比喻论证使用得新颖又有趣味。单这点,作者定下了一番苦心思。这番苦心思的意义决不止使文章论述更生动有趣,我个人以为还有以下妙用。
一是使读者更加深刻理解抄袭。平日我们谈抄袭,只觉它是不好的行为,态度鄙弄不屑,却很少深思其动机与危害。“窃果”这比喻则清晰点明:动机是因为果甜和自己缺乏恒心,拥有侥幸心理;危害则是窃者无法真正享受“果实之甜”及继续窃取下去的无休止欲望带来的懒散心态与行为。好了,所以学生们抄袭的动机就是高分所能满足的虚荣心和自己平常学习的不用功,危害则是拿到成绩单或被老师表扬或被同学用仰慕的眼光望着时的担惊受怕心理及可能永远的不用功。这样易于理解抄袭许多,主要是因为贴切。
二是批驳得更加委婉含蓄,也更加富有文采。初读标题,我心中对“窃果”就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猜想,却不敢断定。总要读下去罢,越读越肯定,心中也愈加有了成就感。也愈有阅读完的兴趣了,不妨称它为悬念吧,又是作者的一层用意。再说委婉和文采,中心论点中若直接用抄袭字眼,是否有些大众乏味化?如果一个抄袭者读这篇文章是否会太过难堪呢?实在体贴。
倒数第二个自然段,则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照搬苏联经验后的波折失败与重新探索出的符合国情的“特色道路”所焕发出巨大生命力的对比,论证抄袭不可取,还是极具说服力的,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人们普遍知晓的事实,贴切有力的论据能为议论文加分不少呢!
结尾终于点“窃果”之喻体为抄袭,结束悬念,结局点明中心论点“窃得之果,其味不甜;种得之果,方才津津有味。”呼应了题目,点明了主旨(论点)。
文章逻辑性也十分强,先摆现象,再分析原因,再写危害和避开的做法,再举例论证,最后点中心,思路是非常清楚的,不得不叹服。
以上都是优点。都说“人无完人”,这篇议论文还是有些小小的不足之处:语言不够简炼,论证不够充分,通篇花了极大的笔墨来说理论证,却忽视了撑起议论文的支架是论据,通俗点说,就是一个例子似乎不太具有完全的说服力,希望作者以后的写作中注意这两小点,相信一定能写出更好的议论文。
以上仅个人拙见,如有不足及错误之处,还请包涵。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