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生隆对夹

​复生隆对夹

张松柏

1917年头道街开张了一家名为对夹的小吃店,店面很小仅仅经营对夹一个品种,在饭店林立的哈达街略显寒酸,但是这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小吃却格外引起食客们的青睐。这种外形如驴肉火烧似的烧饼,里面夹的肉却不是驴肉而是猪肉,一口咬下去熏过的猪肉异香扑鼻,软糯而不油腻,烧饼烤制得金黄酥脆,外焦里嫩,与半乳化了的肥肉相得益彰,令人口齿留香。特别是铺子里煮肉熏肉时传出的香味,弥漫在整条街上,成了小店流动的招牌,征服了哈达街居民的味蕾和胃袋。至此,对夹这一在赤峰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独特美食,开始了它的百年传承、百年辉煌。

皇家御膳血脉传承

这个对夹美食的创始人叫苏文玉,祖籍河北省廊坊市大成县,大成县清代归河间府管辖,是河间驴肉火烧的发祥地,对夹就是在驴肉火烧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新品种,对夹的根源在大成县应该不过分。明清时期的大成县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种啥啥不长,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破地方离北京不过一百公里,那是中国最有钱最有权的地方,于是大成县的人变着法儿地往京城里钻。可是大成县人身无长技,京城居大不易,于是便有人想了个绝招儿,将自己阉了后进宫当太监。精明强干的大成某人在宫里如鱼得水,把皇上和娘娘们侍候得心花怒放、通体舒畅,自己也捞钱捞得盆满钵满。一人得道,群起仿效,大成县的爷们儿纷纷托门子当太监,久而久之大成县成了中国太监之乡,许多声名显赫的大太监都是出自大成。赵高、魏忠贤、王振、安德海、李莲英等个个名震四海,甚至左右宫廷。对夹中的煮肉、熏肉得益于宫廷御膳房皇家工艺,就与宫廷内大成帮的帮衬有关。

清末在北京三里河北桥湾,大成县人郭子林开着一家名号叫裕生隆的大肉铺,苏文玉父子便在这家肉铺当伙计。苏文玉二姐的大伯子梁某某在宫里“奏事处”当厨师兼采购,肉铺便利用老乡加亲戚的关系与宫里的大成帮攀上了关系,成了专供清宫御膳房的肉食基地。这位梁御厨也将御膳房肉食熟食的加工工艺传给了苏氏父子,从此裕生隆以皇家独门绝技的熟食在京城享有名气。后来的对夹之所以在哈达街独树一帜,便是得益于宫迁饮食文化的血脉传承,也成了赤峰唯一传承自宫迁美食的食品。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帝逊位,清宫侍从大多被遣散,裕生隆失去了清宫大买主,生意大不如前,加之政权更替、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生意愈加艰难,苏文玉便想另谋出路。恰好有一个亲戚在赤峰贩羊的生意需要帮手,苏文玉便辞了工作,并将苏德标打发回老家种地,只身来到哈达街从事贩羊生意。贩羊生意是由股东出钱股,贩羊人出人股,春天到草原上买一批架子羊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待到秋天膘肥体壮以后赶到关内贩卖掉,挣得钱最后按股分红。苏文玉的亲戚觉得苏文玉年事已高出不了牧场,便以苏文玉的名义捎信以身体病了为由,将苏德标骗到赤峰。三人合伙作了一段时间的贩羊生意后没赚到什么钱却格外辛劳,苏文玉便打退堂鼓另谋出路。他观察到哈达街商业兴隆流动人口多,餐饮业非常红火,便打起了开个驴肉火烧铺兼卖熟食的主意,于是便盘下了头道街一间铺面,对夹在哈达街悄然诞生。

根植哈达街

苏氏父子对于打驴肉火烧可称得上是轻车熟路,又对熟食加工炉火纯青,开一家驴肉火烧店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可原料却成了大问题。河间府地处运河两岸,用驴驭贩私盐蔚然成风,退役的驴有的是,可是赤峰属于农牧交错地带,地广人稀,驭使多以马骡,驴派不上用场,没有驴肉来源成了大问题。苏氏父子二人换了一种思路,哈达街市面上猪肉供应充盈,将猪肉作为主料替代驴肉也是一条出路,况且他们还掌握熏制猪肉的皇家秘笈,反复摸索试验,终于得到市场认可,便正式开店营业。在起名称时入乡随俗,去掉河北人猪肉火烧的称谓,按哈达街小吃名称言简意骇的习惯,起名叫对夹,即烧饼中间剖开夹肉的简称。

对夹铺最初选址在头道街老爷庙一带,这里属杂八地,老爷庙院内的北市场闲人较多,正好适合小吃人群,是小吃的绝佳卖场。对夹铺主营对夹,也兼营熏肉香肠等熟食,是一种小吃肉铺的结合体,对于下层百姓吃不起对夹的人来说,也供应芝麻烧饼和汤油大饼,满足各层次人群需求。

对夹脱胎于河间驴肉火烧,但是却属驴肉火烧的另一派系保定驴肉火烧的工艺,比如河间驴肉火烧是长形的,而保定驴肉火烧是圆形的。夹入的内料方面河间使用的酱制驴肉并加菜,而保定则以老汤卤制的驴肉作主料,但是赤峰对夹夹入的凉切肉不加卤汁,又与河间驴肉火烧夹凉驴肉火烧之长为我所用,创造出更适合哈达街人们最喜欢的口味,即赤峰人的味道。

最初的对夹比当代的对夹个头要大一些,每个重二两(旧制十六两为一市斤),重约近70克,与现在市场上的芝麻烧饼相当,夹入对夹的肉要现买现称,根据买主需要称好后再放入对夹之中,而不象现在事先夹好全凭手作称。买好对夹以后,放到一个铁杈子上挨排摆好重新回炉烤一遍,同时也加热了对夹中的猪肉,使肉中的脂肪融入对夹皮中,吃起来更香酥,所以赤峰人管对夹也叫杈子烧饼。杈子回炉烧饼是保定驴肉火烧的技艺,被苏式对夹所采用。

千锤百炼

苏家父子开的对夹铺在哈达街立足之后,不断地改进工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做适合赤峰人口味的对夹。早期的对夹与驴肉火烧一样是个白面饼,既不起层儿,也不起酥,外皮干硬里层韧性大。后来引进酥烧饼和盘丝饼的做法,擀面剂儿时用小米面或者糜子面蘸油擦酥,使对夹皮起层入味,吃起来外酥里软。煮肉熏肉时又添加了多种调味料,料包种类达到近二十种,煮出的肉更加入味儿,同时也改进了熏肉方法,将原来用谷糠过油烧焦的烟味熏制肉类改成用赤峰当地盛产的香柏(杜松)做熏料,香柏所含的焦油挥发成烟雾熏出的猪肉有浓厚的木香味。在对夹红火起来初步得到哈达街人们的认可以后,市面有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效仿,冒出了许多对夹铺,但是怎么也做不出苏氏对夹特有的味道,最后都败下阵来。苏氏对夹在市场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小吃,最多时每天要打四袋洋面的对夹,按每袋40斤计算,有160斤洋面的消耗量。当时哈达街人口不足五万人,这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业绩。苏氏对夹在哈达街一枝独秀的局面一直坚持了近百年而长盛不衰。

苏氏父子在哈达街用对夹赚取了第一桶金以后,又存了新的想法,开一家规模较大的饭店在哈达街占有一席之地。苏氏父子用赚来的二百块大洋垫底,又在社会上募集了资金凑够了一千元,盘下了二中街中段路南一处房屋开设饭店。按赤峰地区饭店名称的规矩必须要有个字号,父子商量后决定以复生隆作为店名注册,店名源于苏氏父子当年在北京做伙计的裕生隆肉铺,意为在哈达街又复制了一个裕生隆并将其延续,同时也是对裕生隆的怀念和感恩。

复生隆饭店的西邻华馨饭店,是哈达街首屈一指的豪华大饭庄,老板便是哈达街头号劣绅杨子彬,财大气粗,黑白两道通吃。这家饭庄拥有一座两进的大四合院,全是包厢雅座,酒席用的大厨也是哈达街一流厨师。整天高朋满座,门前车水马龙。与这样的大饭庄为邻得需要多大的气魄与定力。

复生隆饭店开业以后,最多时雇佣十几名员工,厨师由苏氏父子和可信赖的大成同乡担任,能制作四十多种菜肴,饭店在用人方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律雇佣外地人,大成县老乡优先录用,雇佣者在饭店食宿,以避免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的事件发生。饭店特色以鲁菜为主,兼有冀中风格的菜品,主食还是以对夹、汤油大饼、芝麻烧饼为主,苏家独门绝技的熏肉和腊肠深受食客喜爱。哈达街经商的冀中人很多,号称赤峰三大商帮之一,让众多的口里人在复生隆饭店能吃到可口的家乡饭菜,也是复生隆经营的策略之一。

苏氏父子原计划在赤峰挣点钱后即回家乡,不想产业越做越大,于是便将家眷接到赤峰做长期经营的打算。1924年,苏德标回大成县老家接母亲来赤峰,刚到天津便碰上了直奉战争,军阀混战,交通断绝,母子二人在天津困守了好几个月,待战争结束才回到赤峰。1925年,苏文玉不幸病逝,苏德标成了复生隆的当家人。生意一大摊子,为父亲办丧事又借了一笔债,回老家的念头便打消了,从此苏德标在赤峰娶妻生子世代繁衍,成了地道的赤峰人。

复生隆饭店最红火的时期是1928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十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和太平洋战争的波及,伪满经济被拖垮,日占区开始实行战时经济政策,一切物资实行配给制,商业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市场上物资奇缺,民不聊生。1942年,复生隆饭店倒闭,直到1945年赤峰光复。

赤峰光复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复生隆饭店恢复营业,但是由于国共两党争夺东北,战乱时期复生隆饭店也是勉强维持,直到1947年赤峰二次解放才有所好转。复生隆还与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联营,八纵队投入一笔资金入股,复生隆饭店每月供应部队肉食和食用油改善伙食。赤峰解放区军民共建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赤峰饮食名片

解放以后,国家开始对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赤峰基本完成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复生隆饭店实行了公私合营,后来全市对餐饮业全面进行整合,形成了以大型国营饭店为核心,公私合营小吃店为铺的餐饮格局,复生隆饭店撤销变成了经营对夹为主的特色小吃店,起名对夹铺。考虑到对夹是赤峰小吃的名片,所以将铺面安置在最繁华的商业街——西横街中段路东,主营对夹、馄饨、汤油大饼,并兼营外卖熏肉、腊肠等熟食,对夹定价为每斤八角二分钱。当时,赤峰是低消费时代,每家收入三十多元便可养家糊口,对夹定价外于高位,不是一般市民消费得起的,所以一般市民家庭只是在家里来了贵客才能买上几个待客,逢年过节时能吃上一顿就相当不错了。

十年动乱时期,特别是赤峰划归辽宁省以后,物资供应紧张,细粮和肉类成了稀缺物资,国家供给对夹铺的细粮和猪肉越来越少,对夹铺难以为继,后来干脆搬到头道街北市场门口的西侧一所破房子里,定量每人限制在一斤以内,去晚了还买不到,想吃对夹你得排大队。当时的饭店实行三七面,即一斤熟食要掺进三两玉米面,或者是你买一斤粮票的馒头只付七两纯白面馒头,另搭三两玉米面发糕。市面上只有对夹不搭配玉米面销售,算是享有特权的食品。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对夹铺又搬回到西横街原址,腰包鼓起来的人们拿吃对夹不再当做稀罕事,把外地来的客人请到对夹铺吃一顿成为常态。后来国家鼓励个体工商业发展,私营饭店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街头也出现了对夹铺,但是怎么也做不出苏氏对夹特有的味道。199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企业重组,商业全面私有化改革试点,赤峰所有饭店变为私营,苏德标重新挂起复生隆对夹的牌匾,力图重振家业,同时由于苏氏对夹制作工艺不再保密,人们轻而易举便能掌握苏氏对夹的工艺,以致苏氏风味对夹铺遍地开花。

各大有实力的餐饮企业更是对对夹工艺深入研发,各自创出自己的品牌,如现在的大唐对夹、宴宾楼对夹、铁南对夹、城南对夹等都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并且多次在国内餐饮大赛中获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都是传承的苏氏对夹的血脉。由于苏氏家族己经无人经营继承对夹工艺,苏氏对夹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权授给了赤峰市餐饮学会,也以赤峰对夹之名成立了赤峰市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赤峰对夹如今已被打造成赤峰餐饮业的一张名片,并且享誉全国,走向中国名吃的大舞台,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进军,成长为促进赤峰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