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姗姗来迟的青春答案

《普通人》(Normal People)火了。

且不提该剧在国外的高热度和话题度,即便在国内,以一部畅销小说改编的青春/爱情剧标准来说,《普通人》近期都有了一些“火出圈”的迹象。

向来对这种题材不太感冒的我,在看《普通人》后也必须承认,此剧的品质配得上它的名气和好评:不谄媚、不庸俗,依靠稳健且舒缓的节奏讲述了一段曲折的感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充分展现出了复杂情感的细腻和真实。

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该剧充满了缺少社会毒打的“小资”调调,在一些人看来甚至是缺乏志气的无病呻吟……这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故事,因此,我不会无条件地向大家推荐《普通人》。

讲完这些,我们就可以好好来谈谈《普通人》的优良了。

其实该剧的男女主角都不算凡人,他们的困扰和痛楚也不常见,但他们的经历却演绎出了“普通人”的平凡意味,让许多观众产生了别样的共鸣,这便是《普通人》最大的价值。

下面我会将康奈尔和玛丽安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来评述,多图长文,深度剧透,请酌情阅读。

无知

首先要明白男女主的基础人设:两人是爱尔兰小镇斯莱戈的高中生,康奈尔成长于清贫的单亲家庭,被年轻的母亲洛琳一手带大,与人和善,迎合一切;玛丽安成长于父权/男权至上的富裕家庭,父亲死后她依然活在哥哥艾伦的精神暴力之下,母亲丹妮斯又是个毫无作为的逃避主义者,校园刺头,目空一切

两人看似站在截然相反的对立面,却拥有着共同的性格底色:不外露的自卑。

由于洛琳在玛丽安家做清洁工,他们俩在校园之外有了额外的交集,也正因为缺少了周围人群的目光,两人才能小心翼翼地多说几句。

除去青年男女之间被“好看皮囊”吸引的因素,两人出现额外的对话,真的只是因为他们多见过几面……

一开始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但玛丽安和康奈尔都很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孤独”的相似点,这份特质加速了两人的破冰——也仅仅是破个口子。

两人对彼此一无所知,于是在初吻后他们都迅速产生了“优秀学霸垂青我这个小透明”的想法,害怕改变带来未知的挑战,只能小心翼翼地隐瞒真相,维持“现状”。

在初尝禁果时,这份古怪更为明显:康奈尔丝毫没有小年轻的猴急与兴奋,而是满心为玛丽安着想的理解、迁就与礼让。

先前康奈尔就否认了玛丽安轻贱自我的话语,在他看来,出身好、成绩好、品貌好的玛丽安能喜欢/引诱自己是莫大的福分,他的温柔固然是绅士风度,但又何尝不是自矮一头的卑微呢?

实际上玛丽安也抱着差不多的想法(唯一不同是把“出身好”换成“人缘好”),比如在康奈尔不知未来该读什么专业时,鼓励他选唯一感兴趣的文学。

在这段秘密的关系中,他们为对方着想的程度都胜过了自己……除了不愿曝光关系的自私

终于,“地下情”慢慢浮上了水面——如果不是康奈尔的鼓励,玛丽安不会去参加学校活动,如果不是玛丽安被人轻薄,康奈尔也不会当众维护她,而后一起过了夜。

康奈尔在温存之余,更是向玛丽安保证“我永远不会伤害你”。

到此为止,两人的关系都还算是在正轨之上稳步发展,只可惜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夯实的基础,稍稍经受些许考验便一触即散……

关于两人的风言风语传遍了学校,面对朋友们一半八卦一半调侃的询问,康奈尔瞬间被吓坏了,他突然成为了大家的焦点,他被拖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舒适圈。

对此,康奈尔的做法不是去尝试适应改变,而是迅速“缩回”到和玛丽安亲密之前的状态,比如向蕾切尔道歉并邀请她去参加舞会,还自以为如此伪装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康奈尔看来,否认这段关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玛丽安不会被他拖累,自己也能摆脱所有变化,殊不知此举熄灭了玛丽安刚刚燃起的被爱的希望。

哪怕母亲多次批评,康奈尔都固执地认为(欺骗)自己没有错,直到朋友告诉他“大家早都知道了你们的事”,康奈尔才愿意承认自己毫无意义的决绝,对玛丽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康奈尔和玛丽安对这段关系本就充满了怀疑和畏缩,【第一阶段】的脆弱感情便在高中生涯里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怯懦

上了圣三一大学后,康奈尔和玛丽安各自过着没有交集的生活,直到他们在加雷斯的派对上相遇。

短暂的尴尬和扭捏之后,“老同学”迅速重新熟悉了起来。相比之下,康奈尔显得更意外些,因为焕然一新的玛丽安在大学里看上去如鱼得水——就好像高中时的自己一样。

更广阔的舞台,更高知的同伴,更鲜活的生活,似乎让玛丽安放开了不少,两人也得以把过去的心结解开了一部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他们俩真把过去的事放下了,也就不会有随后的再续前缘……

玛丽安觉得先前彻底不理睬康奈尔是自己反应过度了,仅仅只是派对上几句话,就让她忘却了康奈尔辜负自己的事实,说到底她依然带着自我轻贱的心理

当然,一开始两人只是恢复了普通朋友的关系,可随着交流的密切,他们迟早都会谈到那些绕不开的话题。

长大的好处在于能看清许多过去不明白的道理,康奈尔告诉玛丽安(同时也是告诉自己):高中同学们知道他们俩那点事儿,但没人在乎,许多焦虑和顾忌其实毫无必要。

康奈尔总是不停对玛丽安道歉,其中大多出于不自信的自卑,可这一次却是准备许久的心里话。

玛丽安早已不再怨怼康奈尔了,此番原谅更是彻底解开了心结,如释重负的她没多久就和加雷斯分手了,因为不用再伪装的她不想再重蹈覆辙。

与此同时,玛丽安越来越馋“老相好”了,她还借着酒劲主动向康奈尔求爱、索吻,摆明了要重燃旧情。

康奈尔拒绝了,一方面是他不想趁人之危,更重要的是他还未做好在别人面前与玛丽安亲昵的思想准备——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要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仍然只能接受低调的亲密关系。

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抵消原生家庭带来的折磨,反而会让痛苦翻倍,哥哥的痛骂侮辱,母亲的无动于衷,都再次提醒了玛丽安的卑微。

在家里受到的折辱,使得玛丽安更加贪恋、渴望康奈尔赐予自己的关爱,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她愿意为康奈尔做任何事情。

比如两人拒绝了佩吉的3P建议后,玛丽安表示“只要你愿意我就乐意”,这种不顾自我来取悦爱人的灼灼热情,再次吓到了康奈尔。

康奈尔的潜意识里始终在质疑“我值不值得她爱?”不愿对感情高调,就是他下意识里留的后路,正因这份从未消失过的犹疑和纠结,才让身边所有人都为他们俩感到磨叽和拧巴。

杰米对玛丽安动手动脚的行为,刺破了这层别扭的隔阂。

康奈尔吃醋,证明了他真的在意、想拥有玛丽安,但康奈尔只敢独自生闷气,也说明了他的胆怯和懦弱,玛丽安看在眼里、怨在嘴中、急在心底。

参加同学生日派对在泳池边的那一刻,是康奈尔最好的机会,轻抚爱人的纤腰,亲吻爱人的肩膀,鼓足勇气的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可惜,在没来由的一哆嗦后,爱潮瞬间退去,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

这一步失败后,一切都结束了。之后康奈尔因无法在暑假打工挣钱、又不愿蹭住玛丽安房子而离开,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第二阶段】是两人最单纯快乐的时期,他们本有希望就此走下去,可人生的底色注定了他们还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撕扯

暑假分手之后,两人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对方,直到他们在斯莱戈重遇——没办法,他们的家乡太小了。

越是不正常的关系越会努力装作正常,玛丽安和康奈尔再次重拾了“友谊”。

他们都试着去过新的生活,玛丽安成为了杰米的女友,康奈尔和海伦走到了一起,尽管都忘不了对方,但两人还是戴上了虚假的面具伪装自己。

后悔的康奈尔先受不了了:在两人双双拿到奖学金的夜晚,醉酒被抢劫的康奈尔求助了唯一背得出号码的玛丽安,借着失态讲胡话的劲头,他说出了自己的不甘和疑惑。

通过对夏天的反思,两人突然发现,看似主动热情的玛丽安,其实要比康奈尔更加被动,康奈尔自以为识趣的离开,在玛丽安眼里却是轻而易举的抛弃,他们的共同点就只有殊途同归的怯懦……但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时间会抚平一切——当下一个夏天来到时,玛丽安主动邀请在欧洲游学的康奈尔到意大利的庄园小住。

直到一起骑车去购物,他们才意识到此时此刻是近一年来两人最放松的时候:康奈尔和玛丽安早已在心中设下了锚点,把对方当做了永不冻结的港湾,这份深入灵魂的羁绊,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

借着这次机会,两人提到了一直存在却讳莫如深的关键结症:金钱和阶级

这是出身清贫的康奈尔心里最过不去的坎儿,也是玛丽安后知后觉的问题,她仿佛是想告诉康奈尔,不必把这些差异太放在心上,当成彼此间的障碍,就不知道后者听进去了多少。

两人这般余情未了的样子让现男友杰米看到,使得随后的餐桌变成了修罗场……当晚,玛丽安再次和康奈尔睡在了一起,她也终于说出了从未说出口的心里话:觉得自己没有存在价值,活该被所有人厌弃,至于为何从不提起,是害怕康奈尔会不喜欢残缺的自己。

相比起肉体的交合,玛丽安和康奈尔之间触及灵魂的交流来得实在是晚了些……有意思的是,此次真正交心后,两人只是亲吻而没有做爱。

看诊断病很快,医疗病症却要花许多时间。玛丽安独自跑去了瑞典,也不回家过圣诞节,牵肠挂肚的康奈尔不断对她进行远程“治疗”,通过回想在意大利的那个夏天,告诉玛丽安“你没有错”。

康奈尔锲而不舍的鼓励和慰藉,总算把害怕被珍惜、迷失在SM中的玛丽安拉了回来——康奈尔的存在,令她重新开始希冀自己仍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可别觉得这一时期的康奈尔有多积极健康,他对玛丽安的鼓舞,都建立在自己的抑郁和对女友海伦的心不在焉上,受到朋友罗伯之死的刺激,情绪崩溃的康奈尔后来更是去做了心理咨询……所以,才有了两人在葬礼上相拥,久久不愿放手的一幕。

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无法接受另一半对“前任”有如此强烈的执念,海伦不得不与康奈尔分手。

轮到玛丽安陪伴处于艰难时刻的康奈尔了,其实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多做什么,仅仅是开着远程聊天看书、睡觉,明白有彼此陪伴而已

这一时期,在生活中形单影只的两人是孤独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自由的,因为不再需要去隐藏各自的孤独。

“你不会感到愤怒吗?”有一天,玛丽安突然提到了大家在罗杰死后虚伪的社交表现,说完两人都释然了不少:也许不止我们俩有心病,也许所有人都在伪装。

经历了种种蜕变与成长,两个人重新回到了起点。

【第三阶段】的时间跨度最长,对康奈尔和玛丽安感情落点的影响也最大,他们离功德圆满只差最后一步。

完满

又一个夏天到了,康奈尔和玛丽安已恢复了(除肌肤之亲外)最好的关系。

面对玛丽安再一次的靠近,康奈尔选择保持距离,为了留住“友谊”,他希望两人之间能纯粹一些——哪怕他们都认识到了彼此在一起时从不会孤单,分开后也没有过真正的快乐。

玛丽安很着急,也很失落,他总是不知道康奈尔究竟想要什么,而她的性格又注定只能把机会送到对方面前,让康奈尔去做最后的决断。

这次焦急的表态迫使康奈尔发起了久违的冲锋,当玛丽安以为胜利近在咫尺、只想听到一句“我属于你”时,康奈尔却又一次退缩了……

玛丽安并不是真的有多想康奈尔“打”自己,她只是希望康奈尔能够展现出对自己的占有欲,用一句切实可见的话、一次能够感触的行为来表明他的态度和立场。

康奈尔出于惯性和惊惧,怂了,只得在事后哭着懊悔不已……

所以说,当晚哥哥艾伦对玛丽安的施暴真是“神助攻”,他在两人情绪未退的时候重新给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很欣慰玛丽安打出了那个求助电话,像康奈尔这样的闷罐子,有时候真的只能不断逼着他做出改变。

有些话,有些事实,就算心里都明白,亲耳听到、亲眼看到才会有意义,只要能得到答案,来得再晚都不嫌晚。

寻常的爱情故事,到这里就该告一段落了,但康奈尔和玛丽安的【第四阶段】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新的开始。

康奈尔得到了去纽约读硕士的机会,可他不打算接受,只想寸步不离守在爱人身边。

除了这个小疙瘩外,两人的关系可谓突飞猛进,在洛琳的建议下,玛丽安去了康奈尔家过圣诞节,自己也从冷漠无爱的家庭中抽离了出来……他们不再惧怕周围的眼光,一起跨年、接吻、示爱,享受着无可替代的绵绵情意

这崎岖的一路实在走了太久,但愿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对于爱情,如此这般或许足矣,但对于人生,这般如此还远远不够。玛丽安在找到“家”的感觉后,希望康奈尔能把握去纽约的机会,鼓起勇气去面对未知的富有挑战的新生活。

一直以来,他们俩都觉得对方比自己更优秀,明明都是学霸,却总在“我不够好/我不配”的自我怀疑中一次次错过……现在,仅仅因为前进了一大步,就要重新开始抱残守缺吗?

你可以去大城市,我也可以留在家乡,这次分开并不意味着别离。

人们歌颂爱情,是因为爱情的稀缺和珍贵;爱情的伟大,往往不是因为它拘泥于男女间的那点事,而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前所未有的积极成长。

故事的结尾,康纳尔和玛丽安用他们的选择,做出了“不再错过”的宣言。

我想,这就是《普通人》所富含的意义,用一段不凡的爱情去讲述一段再“平凡”不过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