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浮生
浮生
浮生几似近空存,一寸聪明九尺昏。
读史皆为循四库,求知竟是损三魂。
青春曾昧古今理,耄耋始思天地根。
回眸扰扰红尘世,怎及诗星向鹿门?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刘司户(蕡)》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记于2020年12月27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虚浮的一生几乎就是接近于空存,如果说曾经有过一寸的灵透聪明,那么就曾有过九尺的愚昏。读史,尽都是遵循着面目全非的四库全书,求知,也尽都是在损毁自己的七魄三魂。青春的时候,曾经非常不明白从古到今的道理,一直到耄耋之时,才开始思索天地之根。回首那些浑浑噩噩的红尘岁月,哪里能赶得上我心目中的诗星走向了鹿门?
首联中的“浮生”,说的是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虚浮的一生,见唐代诗人元稹的《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宋代文人欧阳修的《玉楼春》:“燕鸿过後春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宋代诗人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宋代诗人朱敦儒《好事近·渔父长身来》:“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水流花落叹浮生。”
颔联中的“三魂”,指人的灵魂,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一魂叫爽灵,一魂叫胎元,一魂叫幽精,使用这个典故的,可见元代词人马钰的《满庭芳·心狂意乱歌迷酒惑》:“心狂意乱歌迷酒惑。损伤三魂七魄。”还有元代词人侯善渊的《益寿美金花》词:“内观北斗。斡转天关通慧口。阴里生阳。烹炼三魂七魄亡。玉炉功毕。宝鼎金丹明沥沥。晃耀灵砂。日灿晴空落翠霞。”
颈联中的“天地根”,指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此词可见《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还有唐代诗人独孤及的《观海》诗:“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以及南宋诗人方岳的《除夜》诗:“年华三百六十日,尘劳八万四千门。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静中颇窥造物意,极处是为天地根。生菜春盘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
尾联的“扰扰”,意思是纷乱,烦乱,见唐代诗人武元衡的《南徐别业早春有怀》诗:“生涯扰扰竟何成,自爱深居隐姓名。”宋代诗人苏轼的《荆州》诗之四:“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鰕。”
这一联用了一个典故“诗星”,这个词意思是诗人中的明星,之所以成为典故,是因为唐代诗人卢延让写过一首《吊孟浩然》诗:“高据襄阳播盛名,问人人道是诗星。”后人因此把孟浩然称为“诗星”,如清代的陆凤藻在《小知录·文学·诗世界》里就说:“诗星,孟浩然也。”
这一联末句中的“鹿门”,是湖北襄阳鹿门山的省略称谓,汉代的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返,后来人们便用“鹿门”指代隐士所居之地,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还有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孟浩然画像》诗:“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以及宋代诗人陈棣的《再用前韵三首》其一:“年光未易留驹隙,世事唯堪隐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