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梗塞,国医大师任继学老先生治疗经验,1个月痊愈出院
任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从事中医脑病、心病、肾病研究,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医急证医学体系,主编我国中医急诊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任继学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验识俱丰,造诣颇深。
今天学习他治疗缺血性脑梗的治疗。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案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创“中风”之名。明代张景岳认为中风与外风无关,而提出“非风”之说,立“内伤积损”的论点。
【一诊】
郑某,男,47岁。1994年11月,因“右侧肢体瘫痪3天”就诊。3天前酒后夜寐中,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未诊治。逐渐加重至右侧肢体活动不遂,语言謇涩,形盛,面红赤,神清,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查体:右侧肢体全瘫,血压120/80mmHg。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
中医诊断: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西医诊断:脑梗死。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炒水蛭5g,虻虫5g,地龙15g,豨莶草25g,赤芍15g,胆星7.5g,半夏15g,瓜蒌30g,丹参15g,白薇15g,酒大黄5g。其他疗法: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日1次静点。
【治疗效果】
住院23天,痊愈,巩固1个月,追访1年未犯。
【按语】
《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该患平素嗜食酒肉肥甘太过,致使形体丰盛,腠理致密,脂膏堆积于内,为瘀为滞,久则转化为脂液,渗透于营血,附着于脉络,气血难以通利,积损为病,又可滋生湿热,蕴积为痰,热亦煎津为痰,痰热瘀互结,循经上犯于脑脉,窍络失利,脑脉绌急,而发本证。
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中水蛭、虻虫活血破瘀生新,“借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临证指南医案》);地龙清热平肝息风;豨莶草祛风平肝;赤芍凉血活血,丹参“达脏腑而化瘀滞”(《本草正义》);胆星、半夏、瓜蒌、酒大黄四者配伍,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且可祛瘀息风;白薇清热凉血,中风热证用之效佳。瘀血去,热痰消,腑实通而病愈。
本例患者治疗及时亦是取效的关键所在。中风病急性病程为28天,此期以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治疗,效果良好,若进入恢复期才予以治疗,则肢体功能不易恢复。《中风斠诠》指出:“活血通络以疗瘫痪,亦仅可施之于旬月之间,或有效力。若其不遂已久,则机械固已锈蚀,虽有神丹,亦难强起矣!”
另外张锡纯前辈也曾说记载,对于中风,预防为先,不少患者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有下述征兆出现者,需要密切注意:
(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
(二)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愤,多健忘,或常觉疼,或耳聋目胀。
(三)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
(四)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
(五)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看黑板划重点:
对于缺血性脑梗,发病28天(即一个月之内)是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以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治疗,效果良好,任老喜用炒水蛭5g,虻虫5g,地龙15g,这三味中药算是基本方,根据患者的情况辩证加减。另外任老的治疗思路和颜德馨、陈苏生老先生皆颇有类似,脑病需通腑以及豨莶草、白薇的应用,虫类中药也是必不可少的
长按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