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研究苏轼”, 拥有“科研魂”的孩子们令人敬佩!
前几天,某知名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关于苏轼的课题,在报告中,学生们通过计算机分析苏轼诗词中某些词句出现的频率,同时,学生们通过调研和分析把苏轼赞美过的5A级景区的品牌价值估算出来,人们纷纷向这些六年级的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当然,网络上的质疑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老师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父母帮了多大的忙?”,“课题研究是不是噱头?”,虽然这些小学生所在的学校是中国最牛的小学之一,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毕竟有限,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大人的一些细微帮助在所难免,当然,我今天不探讨这些质疑,对于这群小孩,他们能把课题认认真真的做下去,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凭这种认真的精神就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我们处在一个“喧嚣热闹”的社会中,“快餐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教育也不能幸免,高校、中学、小学都在追求发展速度,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是否丢失了那份“教育魂”?而课题更多的成为学校、老师的“摇钱树”、“镀金牌”,又有多少人能认认真真的做课题研究?又究竟有哪些课题研究乱象呢?
大张旗鼓的开题,稀里糊涂的结题
学校先是动员老师们去申请课题,并一再表态会尽全力支持老师们的课题研究,当某个课题被申请下来之后, “专家论证会”、“开题会”、“课题组成员协调会”等一些列会议,搞的轰轰烈烈的,但后来的课题研究默默无闻,到准备结题的时候,到处拼材料,然后上报给有关专家,最后就稀里糊涂的结题了,至于这个课题有多少实用价值,没人说得清楚。
负责的人不参与研究,研究的人不负责
不同等次的课题,单位的重视程度会有所不同,比如中学阶段的省级课题,负责人一般是校级领导或者本单位的学科专家,分工上,他们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基本不会参与到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去,甚至有的课题组负责人连协调工作都推给了课题组其他成员。如果课题的负责人不参与研究,怎么能对课题进展了如指掌,又怎能及时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进行引导?负责人不懂,成员就可以糊弄了事,哪会认真负责?
课题组成员懒懒散散,碌碌无为
有人认为课题研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若不是为了职称评审,绝不会参与进来,所以有些课题组成员其实是“被逼”参与课题研究的,毕竟课题研究的经历和材料对于他们的晋级很有帮助。抱着“功利”心态的研究者们怎会潜心于课题研究?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研究者抱怨课题分工不合理、自己的工作太多,开课题交流会时,迟到的迟到,请假的请假,有的甚至不打招呼就不参会,而负责人更多的考虑到同事关系也不追究,这就造成了课题组成员懒懒散散,碌碌无为。
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经过这么一“折腾”,成了学校和老师的“花瓶”,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中学在介绍自己时强调承担过多少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某些老师在提交的“晋级材料”多了一些课题研究成果。
但这些课题真真切切的解决了多少问题?很难回答的出来。
“研究苏轼”用“大数据”也好,“实地调研”也好,至少这群孩子脚踏实地的在做研究,而长期坚持科研,不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变的丰富,同时也培育了他们的“不懈的耐力”和“严谨的思维”,所以我希望看到更多学校里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把科研实实在在的做下去!
扫码关注,有更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