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非遗】永昌赵坐唱班
永昌赵坐唱班 先唱昆曲,后改滩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请师学昆曲,分新旧两班,每班20人。辛亥革命后散班。民国13年(1924年)重新组织,改唱滩簧,请兰溪城区徐玉书为老师,能唱滩簧《金钗记》《麒麟阁》《王盗令》《火焰山》《白蛇传》《五劝》《白兔记》《私番》等,1949年解散。
坐唱班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边奏边唱,一般没有表演动作,演出不受时地限制,可在舞台上、广场上、家中等,同时春节元宵祭祀庙会,婚娶寿头之时活动最忙,永昌赵坐唱班的主要乐器有:笛子、二胡、板胡、鼓板、三弦笙、月琴、杨琴、大锣、小锣等。
永昌赵坐唱班,民国32年(1943年)改唱滩簧后,延请城区兰溪滩簧班社“咏春社”班主任徐玉书为老师,因此,他与兰溪滩簧是一脉相承的。永昌赵坐唱班自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组建后,时组时散达数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2年再次组建学唱滩簧,这在兰溪市为数也不多。先后聘请赵可华、纪乐可、赵安贵等为老师,学唱滩簧,现(2010年)能唱剧目《拜月》《断桥》《酒楼醉归》《僧尼会》等,1962年组建的永昌赵坐唱班主要成员:正弹月琴赵惠民,二胡赵顺民,老生赵振南,花旦赵跃南,小生兼司鼓赵德清,副旦金头银,大花赵士丰,小花吴纪寿。1964年全班人员转为俱乐部演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曲调仍唱滩簧。20世纪70年代俱乐部消失,2000年由坐唱班部分成员组建“永昌镇喜庆乐队”,到各村为农户婚丧喜事拉唱。拉唱的曲调大多为婺剧曲调。仍会唱“兰溪滩簧”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