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随卞写——干革命,不忘本

教学启示备忘录

一篇课文,作为学写作文的范例,是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大化还是语言文字运用效果的最大化?两者如果都最大化,学生学习的效果未必如愿。单独追求其一,又是错误片面的。其实,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者需要情感熏陶以获得精神成长的目的,又需要达到能够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目的。两种不同的目的,其实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为单在孩子心中而没有恰当文字形式表现的情感别人无从得知,单有文字的排列却无情感的言语不能成为好文章。一般看来,无论是哪一种似乎又都不能缺失。什么样的法子,是孩子学习一篇课文,能够在这必经之路上真正有所收获呢?

好文章肯定是表情达意的,但是它离不开文字的排列技巧。比如,孩子们在尝试写作“我的植物朋友”、“放风筝”的习作过程中,对植物描述的学习几乎是到位的,无论是用“有的……有的……有的……”表达,还是“动作+语言”的风筝放飞过程描写,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字排列技巧。而写作过程中对“朋友”、“放飞”的意义却未有情感的再现。无论是写前如何强调了情感的作用,最终大多数孩子还是忘却了最初的情感。

这也许是教学的问题或者失误。教学中,始终在强调孩子阅读后的体验感受,或者说分析写法,揣摩作者想法。而在习作过程中,是需要两者融合运用的过程,小学生没有能力把多项内容整合在一起,以达到为表达服务的目的。这就说明了虽然孩子写了作文,读了课文,做了作业,语文的学习质量依旧是低下的原因。

这种“失误”仿佛是入学甚至生活中就存在的。如果有统计,可以发现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生活能力也同样较弱。这不是孩子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这样的能力被“替代”了。孩子们习惯了生活上的喂养后习惯了不安排、不思考、不劳动的生活观念,学习上的“喂养”,造成了各种的学习问题。很多三年级孩子还会做错音序是什么的题目,写错课文中就有的词组,更别说及时交作业(如果家长也有不催不交,催很多次才交的情况,一般孩子也是如此),习惯的生活渗透影响这学习的过程,对这些孩子,教师不得不妥协而牺牲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质量。因为对教学的评价是建立在完成的基础上的,必须一个不拉下。周而复始,到了三年级,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了。

所以说,生活造就人。

而它更是一种无奈。

生活是不受语文教师影响的,但是语文学习应当影响生活。当一篇课文摆在孩子眼前,教师必须先思考孩子能读到什么,用原始的方式呈现,让每一个孩子呈现。这就是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呈现学情的必要性。参差不齐的差异呈现,让学习的过程分层差异化,使得课堂的困境最大化,也因此需要的变革最大化。让嗷嗷待哺变成主动寻食,不放弃探索和思考,是语文课堂的根本。当反复听写的词语还是错误,当反复训练的句子换个问的形式就不会的情况出现时候,教师们会惊讶于孩子的学习能力竟然如此不同,这些孩子在生活中习惯了的和学习的过程相混淆时,悲剧的不仅是分数低,而是基本常识的缺失。

所以,在这个时候,情感需要摆在技巧之前。

要让孩子看到,作者的情感之下,运用了什么文字的技巧,文字技巧之下蕴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对于一篇课文的辩证思考,成为一篇课文的生态根本。事实上会发现,在三年级的孩子中,不乏存在习惯性积累虚假学习,只是背了课文、完成了作业(甚至是到了中高年级无法完成基本的作业,因为老师不再能给出答案供学生“参考”)。留存于读和写过程之间的“想”是这样有效学习呈现的根本,这种想的任务过程,对于孩子的影响巨大,也是最难实现的。他们习惯了低年级时候的唯一答案,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而改变的作用“情感驱动”。

情感驱动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阅读是从哪些文字上获得的情感体验;写作是通过哪些文字以表现情感体验的。促进三年级孩子获得情感体验的动能,学习(教学)语文的负担才能有效减轻。这种介于读写转换之间障碍的根本解决途径,也是情感驱动,代入体验,孩子,你现在就是作者,说说,你在想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说?

期待情感驱动与代入体验能够成为解决读写障碍问题的有效手段。

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是带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教师,孩子是丰富这个世界的根本,当他们的眼中有美好,世界就美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

美好,是语文之本。

语言文字,是美好之本。

总之,干革命,不忘本。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