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中的饮食
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民间谚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养生保健、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医患关系认识等。在养生保健谚语中,又以饮食养生为要。
饮食之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人体通过食入饮食之五味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调配贵在其平,不可太过,五味合五脏,五味和谐,则骨、筋、气血、腠理由于五味滋养而强盛不衰,有利于健康长寿。倘若五味失调则各脏腑功能失衡,病即而生。谚语“大食咸,臭脚臁 (臁疮) ” 就认为,吃的过咸容易导致小腿产生糜烂,伤口难以愈合;“吃甜吃咸,臭脚鼻臁” 则认为,甜和咸不能混在一块吃,不然会导致脚疮;“热补脾,咸坠气” 指出,温热的食物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咸的食物则有泄气的作用,强调饮食口味要以适中、冷热适宜。
谚语“饮食贵有节,劳动贵有恒” 指出,日常饮食应当适时进食且饥饱适度,做到定时定量。此正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节食思想。“要老病少生,常带饿三分”、“八分饱,十分肥” 等谚语均指出,少量、适度的饮食可达到养生防病的作用。反之,若过分饥饿,机体营养来源不足会逐渐衰弱,影响健康;若暴饮暴食则肠胃负担加重,食物停滞体内不能消化,既损伤脾胃又影响营养吸收。正如《灵枢·五味》所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素问·痹论篇》) 以及谚语“半饥半饱没人知,撑坏肚肠没药医”、“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就通过对暴饮暴食后的难受情形规劝人们适当控制食量,告诫民众“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此外,尚有一些规劝人们不要过量饮酒的谚语,如“酒多伤身,气大伤心”、“小酒小人参,大酒误了身” 均指出,过量饮酒不仅伤胃, 还伤及心脑等其他脏器。“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吃”则指出,一日三餐不能像穿衣那样随意增减,而要遵循时间规律,这样才能使脾胃正常发挥运化、腐熟功能,张弛有度,适时提供营养物质以供机体利用,使脏腑功能正常,协调有序。同样,孙思邈在《千金方》也曾言:“先饥而食,先饮而渴;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
由于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不同群体在饮食中也应该有所差别。小儿生机蓬勃,只要乳哺得当,护养适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小儿不必靠药物来补益,如长期补益可能壅滞脾胃、妨碍运化功能,甚至产生性早熟等疾病。谚语“童不补茸,少不服参” 便指出,儿童切不可滥用补益之剂,应该合理应用各种补益之法。谚语“虚不受补”指出,虚证病人在服用补益药之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不适,认为并非每个虚证病人都适合进补。这种观点在历代医家中也多有论及,大抵认为其皆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五脏浊气留滞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