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王师针灸进针规律和补泻手法
针灸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中产生出来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并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发掘,整理,提高,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个具有系统理论的、完整的、独立的一门科学。
历代医学家在从事临床过程中,企图在针刺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操作,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历代医籍中对手法的论述极丰富,从事针灸工作的人对手法问题极为重视。但由于各书记载名目繁多,理论又深奥,对后世学者在掌握上确是一个极大的困难。这是由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社会的限制,玄学思想的影响,在创立手法中,有的确实在临床运用时易于掌握,疗效提高,但亦有的手法在临床应用时复杂,掌握困难,说明了在各种手法中渗透着唯心观论和唯物辩证法的两种思想。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总的纲领,在临床上掌握这一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手法多种多样,学习、掌握及心得体会因人而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近年来对这个问题,医刊、杂志上发表了很多不同见解和剖析其原理机制和研究的论述,这对针灸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将我的几点体会叙述如下。
一、对针灸手法的认识
针灸是对穴位的一种刺激,通过经络的反应达到调气血和阴阳的目的。正如《灵枢·根结》云:“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说明针灸的作用,以调整人之机体功能的盛衰,阴阳平衡,脏腑和调,精气神即能充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因病人的体质不同,阴阳之气有盛有衰,故施术时得气的速迟亦不一致。重阳之人,针下反应很敏捷。阳中有阴之人,针下反应比较迟缓。阴阳平衡之人,针下反应能够适时而至。阴多阳少之人,得气很慢,甚至针后方有反应。还有在针过几次后才能产生反应,还有的患者在针后产生不良的反应,也有针后病情更趋严重的。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对疾病的性质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在辨证方面也就不够明确,所以在施术手法上,补泻运用上就不够正确了。还有可能起到虚虚实实的作用,这都是医生技术上的过失。所以说针灸的手法在操作技术上,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对针灸疗法,我们不但要掌握经络原理,脏腑辨证,治疗法则,取穴正确,配穴恰当,还要手法精通,灵活运用,这是对疾病奏效的关键。因此说针是治病的条件,操作手法得当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经穴是治病的根据,临床运用适当与否,就看其疗效如何了。
总之手法不外有补泻迎随,平补平泻,在理论上都描述得很透彻,很精妙。诸书记载名目繁多,如烧山火、透天凉、龙虎交战、青龙摆尾、白虎摇头、子午流注等,不下数十种。在运用上各代医家所取不同手法,在施术时实行补泻。补泻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徐疾、提插、捻转、呼吸、开合、迎随等补泻手法。运用于临床,以期达到调整机体盛衰之目的。
《灵枢·胀论》云:“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但在临床应用时,是否掌握得恰到好处,达到补泻的目的和如何体会到补泻的要领,在这方面我有以下看法。
(一)针刺深浅的问题
针刺深浅,是针灸医生必须重视的,早在《内经》中已有详尽的阐述,如《灵枢·逆顺肥瘦》云:“年质壮大,血气血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瘦人者,皮薄色少……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浅深不得,反为大贼。”说明了对病人的体质强弱,年龄长幼,病邪之浅深,以及季节的转变,病得新久,症属寒热,脉象虚实,以及病情的变化,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全面的分析,而后决定浅深疾留,方为无谬。要恰如其分,方能达到奏效之目的。如果超越其范围,不问病之虚实,邪之浅深,体质强弱,脉之大小,不掌握刺之深浅度,能深就深,任其行事,不但会造成病情加重,而且还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关于腧穴的刺之浅深度,历代医籍中记载的也不一致。不过我们要掌握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体质、肥瘦、部位、人之长幼、病情、季节等因素,灵活掌握,方能运用自如。运用好手法,掌握好刺激深浅度,甚为重要。如果只遵循古人所说的法度进行施术,不能掌握好深浅的刺激程度,使其刺激不能达到病所,与病的收效关系很大。有鉴于此,强调刺针候气,掌握深浅标准,从而发生酸麻沉胀紧的反应,才能达到使气血随之上下贯通,调和阴阳平衡之目的。因此针刺的深浅必须根据体质、疾病以及穴位的所在部位而定,一般说来头面宜浅,肚腹宜深,胸背宜浅,四肢宜深。但决不能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要全面分析,灵活掌握,方为用之得当。
(二)针刺得气问题
针刺深浅,必须候气,如气不至,助以手法雀啄术,使之气至针下,然后再根据病情施行补泻。但手法掌握到恰如其分实非易事,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针刺得气,掌握时机,实为基本法则,所谓用补以补不足,用泻以泻有余,使阴阳平秘,以达疗效,守而勿失,极为重要。倘若当发未发,错过时机,补泻又不恰当,实实虚虚,此皆过犹不及,而起相反作用。故手法掌握适当与否,必须由得气方面来体会。在操作者,气至针下时,针下沉紧。如鱼吞钩饵之感觉时,勿失时机,速施补泻手法。在患者的反应,如酸麻沉胀串感,二者配合。如寒证针下多发涩,感受发酸。热证则针下紧结,感觉发胀。虚证则针下松滑,感觉麻木。实证针下顶结,感觉辣痛。施术时手法则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菀陈则除之,陷下则灸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的原则。
二、针刺补泻的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我在治疗上采用的是捻针补泻手法。分列如下:
(一)十二经捻针补泻手法
(二)任督二经捻针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手法同时刺针用三进方式,以天地人三部,初步五分,再进一寸,三进寸半,刺到一定深度,则施雀啄手法,以催气引气至针下。如针下沉紧,似鱼吞钩饵之象,患者则觉酸麻沉胀时,即为气已至针下,此时且勿失时机,在操作补时随捻转深入一二分,泻时随捻转提出一二分,在捻转时以捻不动为止,即可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
注:总之,捻转补泻手法,手足阴阳十二经,手三阴与足三阳捻转方向一致,手三阳与足三阴捻转方向一致,任督二脉补泻捻转方向一致。
(三)针灸也有先后次序
先针灸身体上部的穴位,后针灸下部的穴位,先针灸中央的穴位,后针灸四旁的穴位,男子针灸先从左侧起,女子针灸先从右侧起,两侧均针灸则先针健侧,后针患侧穴位。
(四)捻针补泻的原理
人身体左侧属阳性,右侧属阴性,阴主升为补,阳主降为补,顺经捻针为升,逆经捻针为降,所以阳侧降为补,阴侧为升是补。必须知十四经之起止,阴阳升降,才能理解捻针补泻之真谛。此种手法对一切的穴位和一般的疾病最为平妥适宜。
歌诀:
捻针手法最相宜,若气缠针莫急移,
浑如搓线悠悠转,急则捻针肉不离。
起针时亦有补泻:
在起针时先左右转捻一下,以松解其针体缠绕的肌肉,而免伤皮肉。补时慢出针,紧闭穴位,不伤正气。泻时紧出针,慢闭穴位,令邪气从针孔出。
三、针刺八式
根据不同的部位及病情,采取不同的刺针角度及方向。
(一)轻刺
左手按穴,右手持针,轻手缓慢巧妙捻针入穴,适应于虚证、体质虚弱的病人。
(二)重刺
重手急快用力而入穴,适应于实证、体质强壮的病人。
(三)立刺
刺营勿伤卫,将针直立刺入穴内。如取任脉经穴,三脘,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四)卧刺
刺卫勿伤营,将针躺到贴近皮肤刺入穴内,如曲池透臂,丝竹空透率谷,地仓透颊车,头维透曲鬓等穴。
(五)仰刺
将针向上刺入穴内,如刺素髎,人中,大迎,廉泉,臂臑,长强等穴。
(六)俯刺
将针向下刺入穴内,如天突,肩髃,肩髎,巨骨,环跳等穴。
(七)横刺
将针横着刺入穴内,如腋缝透胛缝,巨髎透颧髎,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等穴。
(八)斜刺
将针斜向穴位刺入,如丘墟,商丘,列缺,犊鼻,膝关,以及头面诸穴。
四、针刺前的步骤
(一)切脉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在施术前必先对其疾病进行诊察,分析,诊断明确,方能有的放矢。即观察病人体质,肥瘦虚实,诊其脉之盛衰,辨其经之上下,当补则补,当泻则泻。
(二)循按
施针前先扪循其所病之经,即是先疏通经络之气血,使之流畅,其揣其所病之处,即是属于何经、何穴部位,顺其患病处所,用手来回按摩搓揉,如《灵枢·官能》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如多年积聚经络闭塞,关节不利,必须先循按,后用针灸,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爪切
循按已行,取穴确定,即以右手拇指爪甲用力掐一下,或掐一十字,叫爪切。能令皮肤麻木,减轻病人痛苦,又能避开血管,起针时不出血。亦可将近穴处之气血宣散,不伤荣卫。又能确定穴位之位置,刺之不谬。
(四)双手配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右手推之左手持而御之。”《难经·七十六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标幽赋》记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也,不痛之因。”我在临床几十年,一直主张双手进针法,两手配合,用力适宜,可达进针不痛而又取穴准确稳妥,这是在临床操作上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医者态度
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严肃认真,态度端正,这与医疗质量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对患者有认真负责的精神,才能求得患者的信任合作,施术时专心致志,正像《素问》告诫我们的那样: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之也。《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作为一个针灸医生,施术时好像手如握虎,如临深渊,使精神贯注,操作谨慎,态度端正,是整个治疗工作中的重要规范。在治病时要稳、准、狠。对诊察病人要沉稳,取穴要准确,当刺针的时候要狠。如患者对针恐惧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解除顾虑后方得施术,否则就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就是对待起针时,亦是有严格要求的。有的医生虽施针时专心致志,但起针时则毫不用心,草率其事,忽略补泻,随意取拔。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即是刺针时用补泻,起针时亦应用补泻,才算完成医疗工作全部过程。
▶
▶【本文摘自《金针王乐亭经验集》,作者:张俊英、陈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