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期:小讲堂:《赏析对联》沧海云翥】
【大年初六:临屏浅析《清香絮语学对联》:沧海云翥】
第一联:
山中一鹤闲梳羽,==(佚名)
月下几人静醉风。(絮语)
出句:山景所见,作者行走山中,见到一只白鹤自由自在的梳理它的羽毛,“梳理”拟人手法,或是抖动羽毛,或是用嘴撩拨身上的羽毛,一动一静,结合得很好。
对句:月色之下,聚友三三两两,安静醉于清风。这一句,表达的信息不是很明确,月下,三四友人,没酒,没书,没有一个中心交代在月下做什么,单纯的醉清风(吹风),不实在,难以置信,事情交代不完整。“静醉风”词汇有些拗口,也有些牵强。
上下之间,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一个白鹤梳羽,一个数人醉清风。情景与事物意境相隔。
以对联平仄严谨而言“几”字应平。词性接近,尚工。
第二联:
时有春风温旧梦,==(佚名)
夜无明月伴佳人。(絮语)
出句:事起式,句有几义,一:时常在春风中,回首往事,如春风般温暖。
二:往事,如春风般温暖,我时常回首愐怀、留恋。
对句:今夜,没有月色,陪伴高楼的美人,意境优美!仿佛,一幅美人图展示在我眼前,看,美人独立高楼,落落寞的寞形象跃然纸上!漂亮!
上句暖包调,下句冷色调,稍有悬差,但尚算融洽。
对仗方面:春风=明月,欠工。
建议:春风=秋月,更好。
第三联:
抛杆欲钓桥头月,==(佚名)
落笔当吟陌上花。(絮语)
出句:景起式,李白遗风,江上垂钓,钓的不是鱼,而是月,立意来自于李白的句子“痴向舟头捉明月”,表达了文学艺术大师们的在大自然中超然、忘我的境界。
对句:事起式,下笔应该吟赋,岭上的春花。
陌上,汉语词语。指的是“田间”,有时也指不在城市中心。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阿袁(即陈忠远)《客次夜读》诗:“客中谁此话相逢,千万休夸陌上蓬。夜读不知星月隐,一襟窗畔挹春风。”
上句,意境深邃优美,下句意境有收缩之感,没有将画面尽量的放大展开。
平仄工整,词性相同,对仗工整。
第四联:
杯小可盛天上月,==(佚名)
风轻常念梦中人。(絮语)
对句:比拟句,比兴手法,漂亮!此句多义,一:杯子虽小,但能装得下天上的月亮(月亮倒影在装着水的杯中)
二:也暗寓人的胸怀,我胸怀不大,却能容纳天下万事。
对句:风儿轻轻吹来,我常情不自禁的挂念心中的你。这句平实,与上句相比,缺乏含义。
上句一词多义,而含义有指,很有意义!下句平实平庸,如果,也另含他义就完美了。
以对联严谨平仄而言,“常”字需仄,词性接近,对仗尚工。
第五联:
红尘相望隔屏远,==(佚名)
白发归来寂寞深。(絮语)
出句:你我各居他城,俩人隔山相望,距之甚远,出句词汇不够优美凝练一般,比如“隔屏”,隔着屏幕,应该是电脑屏幕,可解视频,现代词汇。为了诗的意境,我且当之为象一座座山一样的山:翠屏。
红尘常见名称,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
对句:白发,指年龄较老者,年老仕途归来,事无大成,不由落寞油生,漂亮!纵使,事之有成,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
上句,你我隔山遥望。下句,我白发归来,寂寞而栖。上下之间,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临老也不能好好相聚,以现实生活而言我,有些惊讶,我且当文字游戏。
赏析:沧海云翥。
2017年2月2号上午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