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拓 刘季连造像记

今见南齐刘季连造像记(见下图),五面拓,孤拓,未见著录,其发愿文云“大齐通中兴元年一月十有三日弟子益州刺史刘季连为父母祈福造佛像一区”。刘季连者《梁书·列传第十四·刘季连传》具载。

《辞海》简述如下:刘季连(?-505)南朝齐、梁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惠续。宋武帝族侄。以与褚渊善,得免齐高帝大诛宋宗室之难。齐明帝时,从萧遥欣镇江陵,为长史。密奏遥欣有叛意,明帝命他为益州刺史以据遥欣上游。治蜀严酷,赵续伯、雍道唏先后起义,皆被镇压。入梁,武帝召他还京,命邓元起代为刺史,他自恃有兵十万,反于成都。后粮尽归降,赦为庶人,为仇人所杀。

刘季连一生跌宕起伏,颇有戏剧性,先是出身高贵,即所谓“得免齐高帝大诛宋宗室之难”,其世系如下图。

(柏杨著.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下[M]. 2011)

齐明帝建武四年(公元497 年),刘季连被任命为益州刺史,这一任命似乎乃是因袭惯例而已(其父刘思考在刘宋时曾任过益州刺史),实则为明帝使其从长江上游牵制时任雍州刺史的萧遥欣的一个政治平衡的手腕。

刘季连治蜀期间,正值齐、梁易代之际,南齐王朝处于内外交困的境

地,史称齐梁“内难九兴,外寇三作”之际。在内部,中央政局混乱不堪,

尤其是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权力争夺更加剧烈,先有辅政大臣江柘兄弟被

杀,后有扬州刺史萧遥光举兵反叛,地方统治也随之动摇;在外部,齐魏战火

不断,齐军屡败,“是时虏频寇雍州,众军不捷,失沔北五郡”永泰元年

(公元 498年),陈显达北讨大败,齐军更是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朝廷本在多事之秋,刘季连若韬光养晦,善待益州子民,尚可成为地方实力派。唯其志大才疏(如,其后起兵时宣称“据天险之地,握此盛兵,进可以匡社稷,退不失做刘备,欲以此安归乎?”,见《南史》卷十三《刘季连传》。以致萧衍笑云“卿欲慕刘备而曾不及公孙述,岜无卧龙之臣乎。”见《梁书》卷二〇《刘季连传》),治蜀严酷,自其于永元元年(公元 499年)出兵中水后,蜀地变乱遂起而难止。公元 502 年4月,萧衍称帝,改国号为

梁,改元天监。同年6月,梁武帝萧衍遣使入蜀“喻旨慰劳”,刘季连受命准

备返京。新任益州刺史邓元起则派典签朱道琛到成都检校库物。由于邓、朱二

人过去皆与刘季连有隙,加之朱道琛到达成都后,态度强横,强夺器物,“于

是军府大惧,谓元起至必诛季连,祸及党与,竞言之于季连,季连亦以为

然”。遂矫称齐宣德太后令,杀朱道琛,聚兵反叛。此时,邓元起已行至巴

西,“巴西太守朱士略开门以待。先时蜀人多逃亡,至是出投元起,皆称起义

应朝廷”在蜀人的支持下,邓元起军势大振,将刘季连围困于成都。当时

成都城中粮尽,“饿死者相枕”,“季连食粥累月,饥窘无计”天监二年

(公元 503 年)正月,梁武帝遣赵景悦人蜀,诏降刘季连,刘季连开城投降,

不久被送至建康,废为庶人。(以上三段多引,尹建东等. 汉唐时期西南地区的豪族大姓与地方社会[M]. 2013,一书而写)

所谓“自晋以来,益州刺史皆以良将为之”(《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下·始兴简王鉴传》),在刘季连这里却未能如此。而他也完成了从皇族到地方势力派,从地方实力派再到庶人的人生转变。

此为背面,漫漶不清,前人骑马,后二人,一人手持屏风扇,一人似手持拂尘。

从书法看,此造像记结体谨严,已开隋唐楷法之先声,是为书艺审美渐变之实物,然犹未失北碑沉雄、刚健之风,笔力遒劲,线条厚重,于学书者,颇有资鉴价值。南齐川地造像颇少,书法与样式皆有其特点。

回视此碑,人物、时间、地点皆合于文献所载,可谓文献与实物互证也。且刘季连之戏剧人生,于文物传世者仅此而已,尤觉可贵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