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教授: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试行)解读

丙型肝炎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2016年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的战略目标[1],其中丙肝的消除目标是与2015年相比,新发HCV感染率降低90%,相关死亡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2]。截止2019年,我国丙肝的累积诊断率为30%,累积治疗率仅9%[3]。距2030年消除丙肝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消除丙肝必要且紧迫。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95%以上的持久病毒学应答率(SVR)[4]使得丙型肝炎成为可治愈的疾病。2019年国际[5,6]、国内指南[7]推荐的丙肝一线DAAs治疗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和艾尔巴韦/格拉瑞韦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大幅度降低,增加了我国丙肝患者DAA药物的可及性。

抓住当前消除丙肝的最好时机,有效筛查HCV感染者是消除丙肝的重要环节,但也是目前的“短板”。国内外多项研究[8-11]提示在医院内部开展HCV感染者筛查工作成本低、效率高。医院是发现HCV感染者的重要机构。然而非肝病、非感染专业的医生对丙型肝炎的认知不足,对于丙型肝炎筛查的必要性及诊断、治疗、管理的规范性缺乏了解[12]。因此提高非肝病、非感染专业的医生对于丙型肝炎的认知,培养他们主动筛查HCV感染的意识,及时请感染或肝病专业医生会诊、适时转诊,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就显得尤为必要。

《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试行)》[13]共识应势而生。在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检验医学分会,以及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经过20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该共识于2021年7月正式出版。通过促进医疗机构管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加强医疗机构对检出抗-HCV阳性就诊者的转诊,促进慢丙肝患者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该共识是一份内容详尽、明确;既有目标、执行方法,又有考核标准且便于落地的指导性文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意见。

院内行政管理

院内行政管理采用总负责人制,由主管医疗或院内感染的副院长全面统筹、管理、协调丙肝消除项目在院内的落地执行。成立管理工作组,设专人专项管理,对丙型肝炎检测、诊断、治疗全流程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涉及组织对丙肝筛、诊、治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培训,对患者及公众进行健康宣教。

感染、肝病相关科室

包括感染疾病科、肝病科、消化科等,参与医院内丙型肝炎筛查和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制定,参与质量控制的分析,做好传染病报告以及规范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等。

非肝病、感染相关科室

感染/肝病科以外的相关临床科室(如手术科室、有侵入性操作科室、大型体检中心等)均需负责开展丙型肝炎初筛,将抗-HCV纳入必要的筛查项目。门诊发现抗-HCV阳性者需及时向专科提请会诊、转诊;病房可直接申请HCV RNA检测,阳性者向专科提请会诊、转诊。

检验科

检验报告需明示抗-HCV及HCV RNA检测结果,丙型肝炎相关报告单独分类,定期向管理工作组汇报。

信息科

建立抗-HCV检测报告阳性、HCV RNA阳性警示系统,定期汇总数据。同时,建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LIS)的交汇,便于丙型肝炎检测、诊断、治疗流程的信息和评估指标数据收集,也便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管理。

目标筛查人群

共识明确了HCV感染建议筛查人群。住院患者,尤其40岁以上患者均应进行抗-HCV检测。

门诊患者,下列人群给予抗-HCV检测:

(1)HCV感染高危人群[14];

(2)准备接受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输血或血制品者;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内镜(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者;血液透析者;

(3)肝脏生化指标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如ALT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4)对持续存在HCV感染高危风险的人群,如静脉注射毒品、血液透析、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需要定期筛查抗-HCV[15];

(5)对以下人群建议进行HCV RNA检测,自愈或经治疗HCV被清除但有再感染风险的人群,疑似急性HCV感染的窗口期或免疫抑制状态的人群。

另外共识在丙型肝炎临床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给出了规范的标准流程。

2021年9月,一份更为振奋人心的政府文件对丙肝消除工作给予了更广泛和更有力度的支持。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联合下发的《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16],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丙肝消除的决心和信心,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四方责任”,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全面开展丙肝防治工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工作方案特别强化了丙肝筛查的目标人群管理,将加强重点人群综合干预。重点人群知情自愿“应检尽检”、大众人群“愿检尽检”。动员患者“应治尽治”。医疗机构要规范诊疗服务,以早诊早治、科学规范治疗为重点,为丙肝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愈率。

丙肝消除,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国家、政府、各医疗相关机构、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按工作方案提出的计划,一定能够分步骤依次完成2021年、2025年及2030年目标,进而实现WHO及我国2030年全面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

END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 on viral hepatitis 2016-2021.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27(12): 962-979.

3.https://cdafound.org/dashboard/polaris/dashboar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