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大肆享乐,奢华无度,小妾写下此诗劝告,称为美谈
宋朝立国之后,第一个大功臣就是寇准。他极力反对南迁,并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达成了澶渊之盟,化解了北宋的致命危机。如果不是他,也许南宋早就开始了。其实,寇准出身名门,年少时就以才华闻名天下,宋太宗当时就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在厚望中成长的寇准,也没有辜负宋太宗的期望。不过,他为人太过刚直,而且还特别任性,这阻碍了仕途的进一步发展,也让他没有更多机会为国效力。除此之外,寇准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生活太过奢华。
因为出身高贵,父亲寇湘被封为国公,寇准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例来就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宋史》之中,直截了当地说: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同为名相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提到寇准指邓州时的奢靡生活:
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
其实,这和当时文人的生活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些文人崇尚清贫节俭,有些则崇尚享乐。比如宋庠、宋祁两兄弟,自有贫寒,吃着学堂的腌菜长大,最后高中进士,宋庠当上了宰相,宋祁当上了尚书。他们兄弟两家住得不远,宋祁每天晚上通宵达旦饮宴,左拥右抱,这让哥哥宋庠很不满意。宋庠以当年艰苦读书的事情来劝告弟弟,弟弟却哈哈大笑: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吃虀饭是为甚底?
宋祁的意思也很简单,当年吃苦,不就是为了现在富贵吗?所以宋庠也不知道如何批驳才好,此事才没有了下文。寇准的情况还不一样,他一出生就是富二代、官二代,年少成名,取富贵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这样的人,你让他到哪里去学习节俭?
不过,机会总还是有的。有一次,寇准在饮宴的时候,找来的是当地最为出名的歌女,每唱一首歌,寇准就赏赐她一匹绫缎。可是,这个歌女仗着是头牌,见惯了大世面,居然还嫌少,一脸不高兴。此情此景,被寇准的小妾蒨桃所看到。她气愤不已,当即写下了这两首《呈寇公》:
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第一首尤为出名,它很像是白居易的讽喻诗风格,浅显直白,而又乏人生省。诗的大意是,唱一首清曲就换来一匹绫缎,可是美人还嫌弃赏赐太轻。不知道那些织女在萤窗,要来来回回抛梭多少次,才能够做成这一匹绫缎。
第一首的意思很明显,表面上是告诉歌女,实际上是在劝告寇准这些奢侈生活的背后,是无数百姓汗水的浇灌。在第二首诗中,蒨桃更是站在织女的角度上,毫不客气地痛诉:寒风凌厉,自己身上衣着单薄还要对着手呵气取暖,对着昏暗的小窗,不停地投梭织绫,织机也叫个不停。天气寒冷,梭子握在手中也是冰凉,一整天的劳作甚至还织不了一尺。这样的辛苦,根本不及那个妖艳女子的一首歌!
作为一个小妾,身份是很低微的。蒨桃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际上将矛头对准了寇准,这是很难得的,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这个行为,赢得了后世的赞赏,但是在当时,寇准是什么反应呢?
这就存在了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寇准大受感动,从此不再奢侈,过上了节俭的生活。他不管在何处为官,再也不置产业,因此被称为“无楼台相公”。
另一种说法是寇准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而且还写了一首《和蒨桃》:“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意思大致和宋祁的一样,当官就是为了富贵,就是要听歌,就是要过着优越的生活。
寇准后来到底选择了哪种人生,您听说的能留言告诉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