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37岁还未娶妻,只因此诗中的女子,让他甘愿熬成剩男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令人神往的年代,那时不光有令人神往的辉煌盛世,更有无数才子佳人的风流故事。然而,这些故事的结局,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比如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他是一时翘楚,在官场,也算得上差强人意,只不过在情场,他的经历就坎坷得多。

这个坎坷,主要是来自于初恋的失败。终他一生,都为一个叫做湘灵的女子所困,并为之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些诗歌,打开了伟大诗人的心扉,让他的感情清晰可见,也许他就是要以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心迹。

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家境十分不错,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世代都担任一些小官。在11岁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他的全家搬迁到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在这里,白居易认识了比他小4岁的邻家女湘灵。在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两人陷入了爱河。热恋之中的白居易,写下了一首《邻女》送给湘灵:

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

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首诗非常浅显易懂,他毫不谦虚地将声称自己的恋人赛过天仙,更把她比作白日的嫦娥、旱地的莲花那么珍贵。这里的旱地莲,自然不是现在的花卉品种,那是原产巴西、秘鲁的,唐朝时并没有引入中国。莲花本应该是水中生长出来的,月宫嫦娥应该是晚上才能看到,诗人以此来形容湘灵的珍贵,也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后面两句,白居易赞美了湘灵清亮的嗓音,也就陶醉在幸福之中。这样的嗓音,伴随他们在花前月下,伴随着两个年轻人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从白居易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湘灵既是美丽动人,又拥有一副好嗓音,其实她还懂得音律,体贴懂事,这是何等出色的女子。

诗的题目为《邻女》,很多人解释为邻居,这固然没有大错,但小珏认为这也是暗示湘灵对白居易本身情意绵绵。从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曾经写道: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在此之后,邻女这个词,本身也就用在有怀春少女的身上。湘灵有情,白居易更有情,这自然应该是美好的姻缘。然而,当时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白居易和湘灵的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白居易的母亲却嫌弃湘灵家穷,始终不同意这门婚事。

白居易一直苦苦哀求,母亲却一直不肯答应。就这样,白居易在27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都没有成婚。他前往江南投奔叔父,这是他和湘灵第一次分离。白居易一路上写下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三首诗,都是为湘灵而作。其中在《长相思》的结尾时那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就有《长恨歌》的影子。所以有人认为,《长恨歌》表面上是写李杨的爱情悲剧,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故事。

即使是在白居易29岁时考中了进士,回到符离暂住了8个月,想的是依然求母亲同意娶湘灵。但是,白妈妈就是铁了心不点头。在白居易33岁当上校书郎时,要将家迁往长安。他深知这次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便以最大的决心来说服母亲。

可是,即使磨破嘴皮,白母也不点头。不光如此,白母甚至迁怒于湘灵,不许她来送行。此后的岁月,白居易的母亲甚至不许提及湘灵。在此后白居易写下了很多诗,都是为了这份爱情,他无力说服母亲,便以拒绝成婚来惩罚自己。直到37岁的时候,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他才与同僚的妹妹仓促成婚。

他和湘灵的缘分并没有断绝,在44岁那年,他被贬江州,偶遇了已经40岁还未结婚的湘灵。白居易抱头痛哭,写下了《逢旧》两首。但是因为妻子尚在,这段感情依然是有缘无份。直到53岁时,白居易在杭州返回京师任职时,路过符离,却再也不知道湘灵的去向。

白居易为了儿女情长,甘愿不娶妻,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学起了东晋名士派头,蓄养歌姬,并且醉心于此,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0)

相关推荐